
近日,由劉亦菲、佟大為等主演的都市情感劇《玫瑰的故事》正在熱播。 劇中劉亦菲飾演的黃亦玫十分驚艷,被網友譽為“盛世美顏”。 
然而隨著劇情進展,逐漸有觀眾提出劇中女主形象的塑造有“戀愛腦”、“男凝”等嫌疑,給人觀感不太舒服。 
又想立萬人迷大女主的人設,又在搖擺不定地做戀愛腦,觀眾怎么可能買賬? 第n個被魔改的亦舒女郎? 其實劉亦菲并不是第一個“黃亦玫”。 早在張曼玉出演1986年上映的影版《玫瑰的故事》的時候,這個角色就被臺媒評論過:亦舒筆下的都市女郎多是獨立自主的形象,但“玫瑰”這個人物截然不同。 如今劉亦菲出演同一個角色,媒體很容易就把二者聯想到一起對比。 
黃亦玫在原著中被塑造成一個極為妖媚、脫離常理的角色,因此改編到熒幕的難度非常大,想要演出人物靈魂很困難,而且也不符合現在的價值觀。 隨著女性主義精神在影視劇地位越來越重,近些年內陸流行起“亦舒”熱潮,但是改編效果都不盡如人意。 無論是前些年被噴劇情狗血、魔改原著的《我的前半生》,還是近期被吐槽女性虛假獨立、結局又是“中式大團圓”的《承歡記》,都是贏了流量輸了口碑。 
盡管已經有許多前車之鑒印證了亦舒的風格不適合改編成影視劇作品,但劇版《玫瑰的故事》還是迎難而上了。 在劉亦菲的光環和一干帥氣男明星的加持下,這部作品開播首日就拿下騰訊平臺都市劇熱度冠軍。 
但在播出幾集后,有網友開始質疑劇版黃亦玫被改編成北京體制內高干子弟過于生硬,表示這種“本土化”的改編已經偏離女主的成長軌跡。 
在家庭思想觀念比較傳統的背景下,黃亦玫追求者眾多但從來沒有接受過,直到大學畢業才初戀,理應是比較保守的。 然而遇見莊國棟后,她突然瞬間陷入all in式戀愛,二人激情四射,人設前后差異大到讓人感到矛盾。 

根據原著內容,玫瑰出生在香港的富商家庭,從小見識各種應酬場合和紙醉金迷,16歲就初戀了,這樣的張揚明媚性格搭配及時行樂的愛情觀就非常合理。 
而且原著里的玫瑰是個名副其實的“海王”,面對眾多追求者,她接受他們的禮物、約會和曖昧,卻很清醒地不對此負責。 但熒屏的確很難接受“劣跡斑斑”的女主,因此影視劇中的“玫瑰”拒絕別人更加痛快,也不會故意玩弄別人的感情,缺少了玫瑰“妖媚”的核心點。 在劇播出之后,很多人架不住劉亦菲的美貌,反駁道:大女主劇合理改編是為了更好凸顯女主獨立自信的人設。 
那么在盛世美顏下,女主的人設真的立住了嗎? 黃亦玫究竟有多美呢? 在上司周士輝和她短暫的接觸中,黃亦玫就因為生得太美麗,引來男人的覬覦,讓本該和相戀多年的女友結婚的周士輝竟然在民政局悔婚了。 
不斷有人打電話到家里找她,也不斷有人來送花被哥哥趕走...她不僅美得有源源不斷的追求者,甚至在無意中就勾走別人的魂,“破壞”了別人的感情。 
劇中,36歲的劉亦菲把黃亦玫少女的心思演得十分細膩,她的扮相嬌俏稚氣、明媚照人。 她飾演22歲的女大學生并不出戲,輪滑出場的造型青春靚麗,更是被贊譽“白月光回來了”。  
黃亦玫美麗且自知,并擅于運用自己的美貌,在工作中很機靈能干。 她是一個會隨機應變的人,去面試前衣服臟了,會誠懇大方地向陌生人求助;“偽裝”身份成功混入宴會場地,順利促成領導與客戶的見面...好像面對困難,她永遠都可以落落大方地完成,腦袋里有用不完的鬼點子。  
黃亦玫的專業是美術,所以她身上也多了一絲藝術氣息,但不要因為她是藝術生就誤以為她成績不好,反而她自認為“讀書是她的舒適區”,本科央美,在工作兩年后跨專業考上復旦大學的心理學研究生,上的全都是國內頂尖學校。 

而且黃亦玫并不只是隨便上上班,而是真正在工作中產生自己的思考,她關注到自閉癥兒童現狀,發起了自閉癥兒童基金會提案,還想要更加細致地、深入地去研究心理學,最后,還把繪畫對自閉癥的干預療效作為畢業答辯題目。 
可以說不管在讀書還是在工作中,黃亦玫的內在魅力都很大,并不是表面漂亮的花架子。此外,黃亦玫敢愛敢恨的性格在劇中也得到充分詮釋。 她和初戀莊國棟感情來得轟轟烈烈,甜蜜熱戀期十分好嗑。 

當她意識到他并非她的良人,在經歷過痛苦心路歷程后也能決絕放手,即使心里還沒放下,依然選擇及時止損。 但是,美貌掩蓋不住黃亦玫人設的諸多漏洞,觀眾直言她的一些缺點十分“礙眼”,甚至讓人不想看了。  
不可否認,黃亦玫某些時候確實憑著美貌在“為所欲為”,她愉快地與許多異性保持友好關系,被媽媽吐槽“只團結男同學”。 許多大家認為“影響不太好”的事,對她來說都是非常自然的事,絲毫不在意可能會造成的結果。 而且,黃亦玫身上具有富家千金被溺愛了的壞脾氣,一些情緒不穩定的舉動讓很多人表示難以理解。 
她和莊國棟吵架,當著哥哥的面摔手機,后來吵架時又隔空打遍了廣州所有酒店的電話。 
因為莊國棟沒有告訴她自己決定去異國工作,就把男友家砸了來釋放情緒,甚至因為動靜太大引來警察。 有網友認同黃亦玫這些情緒崩潰時刻的真實感,表示冷暴力真的會把人“逼瘋”,但還有很多人都覺得,她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造成麻煩,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最重要的是,這部劇給黃亦玫的定位是清醒獨立大女主,但觀眾開始質疑這個人設到底立不立得住腳來。 首當其沖的質疑就是黃亦玫面對感情,都太過戀愛腦。 
雖然劇本可能是為了凸顯初戀時女孩感情誠摯熱烈、滿心滿眼都是對方,但在情節設置上似乎有些用力過猛了。 初戀cp8歲的年齡差讓觀眾忍不住吐槽:哪有22歲小姑娘初戀談30歲大叔的啊! 黃亦玫和莊國棟感情發展極快,在屋子里一言不合就強吻,短短幾集接吻27次,推動劇情“非吻不可”嗎? 
她在戀愛中,腦子里堪稱只有男友,對方隨意一句話,就能讓她馬上飛到巴黎。 黃亦玫為了向單位請假還直接拿辭職信“威脅”,一副全然丟掉理智的樣子,哪里有一點獨立大女主的清醒自持? 
這段感情結束后,黃亦玫又遇到了方協文。因為自卑,方協文追求黃亦玫的方式被吐槽“偷感十足”,但面對黃亦玫時又把缺陷隱藏得很好。 他為了接近黃亦玫,可以到她打工的地方找兼職;他以便宜價租給她自己樓上的房間,只為了能離她近一點;他還去玫瑰吃飯的地方調監控,只為了看和她一起吃飯的人是誰……簡直“毫無邊界感”。 當黃亦玫嫁給方協文后,男方的第二幅面孔漸漸顯現。他掌控欲極強,做美甲要管,穿裙子還要管,更是直言“男主外女主內這不是應該的嗎”,導致婚后生活把自信張揚的黃亦玫眼中的光都熄滅了。 
可能玫瑰沒有上帝視角,所以心甘情愿接受這一切,但對于觀眾來說,她就是妥妥的戀愛腦:“向下兼容”、“扶貧”…… 

無論是tina還是蘇更生,她們的愛情或家庭也不美滿,但都是以自己需求為中心,對于事業有著強烈的進取心。 有人不禁調侃:第一次見到主角戀愛腦配角清醒的劇。對此,觀眾怎么會不感到失望呢? 然而觀眾往往會寬容高顏值、養眼的演員,因此哪怕《玫瑰的故事》人設存在爭議、劇情趨于浮夸,還是很多人表示“為了看神仙姐姐忍了”。 誰在喜歡這種完美人設? 劇中黃亦玫出身高知家庭、成績優異、外貌出眾、備受寵愛,又被賦予了與原著中截然不同的獨立精神,簡直是集萬千光芒于一身的瑪麗蘇女主,堪稱完美人設的典范。 
所以網友不懂看她的愛情故事,爽點在哪?難道是看如此完美的她怎么吃愛情的苦嗎? 有網友吐槽周士輝視角下的黃亦玫一股子“狐媚”味,男凝下的大美女不清不楚地跟異性吃飯喝咖啡,這樣的鏡頭有不尊重女性的嫌疑。 
而莊國棟的大男子主義更是讓人感到壓抑,也難怪黃亦玫會情緒爆發,最后決絕分手了。 
她與方文協草率成婚,堅持了十年還是分開了。 
最后她遇見了靈魂伴侶,對方卻瀕臨離世。 
幾經波折,黃亦玫還是沒有收獲幸福的愛情,她的悲劇情感線與完美人設形成強烈對比,更具有影視劇跌宕起伏的戲劇感。 通過黃亦玫,很多觀眾表示找到心靈寄托:我也要成為她這樣敢愛敢恨的人。 也有人表示黃亦玫的人設脫離現實太遠,普通人沒有必要去效仿。
更有人直言該劇三觀不正,甚至勸網友們抵制這部作品…… 關于黃亦玫人設的爭議近期在各論壇都吵得沸沸揚揚,總的來看觀眾對于改編的內容持不認可的態度。 亦舒女郎的魅力在原著中大放光彩并不意味著適合熒屏,希望廣大編劇在改編的時候能更加走心,不要老犯“既要也要”的毛病,什么好東西都要按在女主身上,卻不能將這些東西合理化,最后人設崩塌,什么都留不住。  記得“在看”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