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負陰抱陽,背山面水,這是風水觀念中宅、村、城鎮基址選擇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格局。 所謂負陰抱陽,即基址后面有主峰來龍山,左右有次峰或山崗的左輔右弼山,或稱為青龍、白虎砂山,山上要保持豐茂植被;前面有月牙形的池塘(宅、村的情況下)或彎曲的水流 (村鎮、城市);水的對面還有一個對景山、案山;軸線方向最好是坐北朝南。但只要符合這套格局,軸線是其他方向有時也是可以的。基址正好處于這個山水環抱的中央,地勢平坦而具有一定的坡度。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背山面水基址的基本格局。具體來說,理想的風水格局應具備以下的形勢名稱及相應位置如下: ![]() 1,祖山:基址背后山脈的起始山; 2,少祖山:祖山之前的山; 3,主山:少祖山之前、基址之后的主峰,又稱來龍山; 4,青龍:基址之左的次峰或崗阜,亦稱左輔、左肩或左臂; 5,白虎:基址之右的次峰或崗阜,亦稱右弼、右肩或右臂; 6,護山;青龍及白虎外側的山; 7,案山;基址之前隔水的近山; 8,朝山;基址之前隔水及案山的遠山; 9,水口山:水流去處的左右兩山,隔水成對峙狀,往往處于村鎮的入口,一般成對地稱為獅山、象山或龜山、蛇山; 10,龍脈:連接祖山、少祖山及主山的山脈; 11,龍穴:即基址最佳選點,在主山之前,山水環抱之中央,被認是萬物精華的“氣”的凝結點,故為最適于居住的福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