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昭陵遺址出頭的鴟尾是陶器, 在鄴城遺址也出土過一件陶鴟尾, 它們憑借千里的歷史, 被珍視。
宋及以后琉璃鴟吻出現, 除了材質發生變化, 樣式也大變, 開始出現了龍, 如鳥尾或魚尾的樣式幾乎絕跡。
天津獨樂寺山門上的一對鴟吻, 被說成是鴟尾向鴟吻的過渡件, 但是梁思成先生說或為明代仿制。
在晉東南的古建筑上, 處處可見明清琉璃鴟吻, 其上有明確的燒造時間。 大多數被替換成了新作, 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留在屋頂上的也還不少, 總圣仙翁廟與天臺庵上的就是原件。
還有很多省保市保古建筑上有精彩的鴟吻, 被盜賊垂涎, 不知流落到了何方。
4號圖倒座觀音殿的一對明代鴟吻, 十年前被盜, 幸而我的山地車與這對鴟吻有合影。 幾年后, 我的山地車與鴟吻一樣命運被入戶盜竊。
我時常想, 它們存在著就好, 等待它們在不久的將來再出現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