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公交打的方便,公交車2 ~3元一程,打的也就十幾元錢一程,景點相對集中,交通方便,城市依避暑山莊而存,托旅游而興。 沿山莊的十二個古老寺廟,并沒有全面修葺開放,估計因為寺廟的類同缺少更有吸引旅客的亮點是主要原因。在大促內需發展旅游業的浪潮中,特別吸引人的故事已經講得差不多了,再行發掘難度極高。 查了一下資料,就近的磬錘峰人氣指數還有些,其周邊還有二個寺廟,都屬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點相對于集中,于是再起個早,打個車去磬錘峰。 哈,又到得早了,還沒開門,周邊沒啥吸引眼球的景色,于是徒步去邊上的安遠廟。 ![]() ![]() 站在頂上遠眺小布達拉宮 ![]() ![]() ![]() ![]() 普渡殿 ![]() ![]() 公園主景觀磬錘峰俗稱 “棒槌山”,海拔596.26m,峰柱高38.29m,上部直徑15.04m,下部直徑10.27m,重約16200噸,被譽為“上帝的拇指”。 景區內還有蛤蟆石、蝸牛山、龍背山、龍脊山、寶山寺、麻祥墓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 ![]() ![]() ![]() ![]() ![]() 磬錘峰入口 ![]() 磬錘峰國家森林公園導覽圖 ![]() ![]() ![]() ![]() ![]() 磬錘峰 ![]() 磬錘峰 有關磬錘峰的文獻記載最早出現在1500年前,酈道元的《水經注》稱之為“石挺〞,并稱“挺在層巒之上,孤石云舉,臨崖危嶺,可高百仞”。 ![]() 捏一下磬錘峰 ![]() 磬錘峰 ![]() 磬錘峰摸頂 老天塑就磬錘峰,承德群山會一宗。 ![]() 乘纜車返回 到出口上坡步行10分鐘,就可以到普樂寺。 ![]() 普樂寺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是乾隆帝為西北少數民族王公貴族瞻禮而建,突出體現了其“因其教,不易其俗” 鞏固北部邊防的治世思想。乾隆帝御題“普樂寺”,取“普天同樂”之意。寺廟占地2.4萬平方米,坐東朝西,中軸線直對避暑山莊。分前后兩部分,西部為前半部,“伽藍七堂”漢式布局;東部為后半部,典型的藏式阇城(曼陀羅),阇城三層平臺之上為主體建筑旭光閣,般內供奉銅鑄密宗上樂王佛雙身像。 ![]() 普樂寺平面圖 ![]() 天王殿 ![]() 宗印殿 ![]() 宗印殿 ![]() 宗印殿 ![]() 碑亭 ![]() ![]() 第三重為旭光閣石基。阇城第三層即旭光閣,是普樂寺最高處,也是阇城的核心。 ![]() ![]() ![]() 喇嘛塔 位于阇城第二層,共八座。阇城四面的四座,分別為黑色、紫色、青色、白色;四角的四座均為黃色。這五種顏色代表了藏傳佛教的五行,即地、水、火、風、空。五色塔象征五色土,中國九州之土為五色,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士。八座塔取佛教“八正覺〞之意,作為佛祖釋迦牟尼佛八大成就的功德塔,象征著清政府對四面八方長期穩固的統治。 ![]() ![]() 旭光閣,位于普樂寺主體建筑阇城的最高處,仿北京天壇祈年殿而建,意為面向東方旭日的佛閣。 ![]() 旭光閣石基 木髹漆彩繪上樂王佛壇城 ![]() ![]() ![]() ![]() ![]() ![]() ![]() ![]() ![]() 普樂寺阇城 普樂寺建造的非常漂亮,特別是這藻井,真飽眼福。 從早上七點半到十點三刻離開,這三個景點耗時三個多小時。 承德是清康乾盛世時的陪都,當年國庫豐盛,集全國之能工巧匠在這里建造了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和一大批宗教建筑,代表了當年的最高建筑水平,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非常有看頭。 這里商家推薦的還有壩上草原、木蘭圍場和文廟。 這壩上草原和木蘭圍場,一是考慮還需要一段路,再一個是草原看得比較多,而且現在不看草原最好的季節,且作放棄。 這里還有個文廟路不遠,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乘車路過,但是看過山東曲阜文廟和其它地方的文廟,內容類同太多,提不起游興,也作放棄。 此行從北京到承德,所見奇特寺廟不少,但是沒見到一個僧侶,這也是一個特點,這里所有的寺廟都是旅游景區獨家經營。 承德城市不錯,史上曾經是熱河的省會,也很干凈,物價也不貴,公交方便,打的便宜,實在還應該再待一兩天。 中午找到承德最熱鬧的地方吃便飯。下午繼續行程。 ![]() 廣西的竹筒飯買賣也做到這里來了,這些菜加一瓶啤酒,80元,夠二人吃個飽。 |
|
來自: 昵稱4272264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