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預測及佳作賞析:智慧的旅程——從高中到大學再到人生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材料一:幾乎每位中學老師都說過“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 材料二:“大學生的眼中透露著清澈的愚蠢”一句近期成為了網絡熱梗。 材料三:一項來自《心理學前沿》的研究顯示,從1939年到2022年,大學生的平均智商從139下降到了102,平均每年降0.2。 我們真的在逐漸退化嗎?作為高中生的你,在閱讀上述材料后對高中、大學與未來的人生道路有怎樣的聯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 審題: 本作文題由三則材料組成,材料一是一位中學老師對學生說“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材料二是說“大學生的眼中透露著清澈的愚蠢”,材料三是一份關于大學生智商下降的研究報告。這三則材料看似都在諷刺學生一代不如一代,但事實上,這樣的說法并不科學,也并不符合實際。因此,我們需要對這些材料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得出自己的觀點。 立意:
素材:
【佳作賞析】:智慧之路:高中、大學與未來的人生道路 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總會遇到一些質疑和困惑。幾乎每位中學老師都曾說過“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而“大學生的眼中透露著清澈的愚蠢”這句話近期成為了網絡熱梗。一項來自《心理學前沿》的研究更是顯示,從1939年到2022年,大學生的平均智商從139下降到了102,平均每年降0.2。面對這些質疑和數據,我們是否真的在逐漸退化呢?作為高中生,在閱讀上述材料后,我對高中、大學與未來的人生道路有了許多聯想與思考。 在高中階段,我們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課業繁重,競爭激烈,每個人都為了考取理想的大學而努力拼搏。然而,正是在這個階段,我們經歷了生理和心理的快速成長。我們開始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對世界充滿好奇。高中的友誼也格外珍貴,我們一起度過了無數個夜晚,共同奮斗。這段時光讓我們學會了堅持和拼搏,為我們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礎。 進入大學,我們迎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充滿了探索和嘗試。然而,正如網絡熱梗所言,“大學生的眼中透露著清澈的愚蠢”。這句話反映了當前大學生面臨的困境。在追求分數和成績的同時,我們似乎忽略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大學生不再是“天之驕子”,而是面臨著就業壓力和人生選擇的困惑。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在退化。相反,我們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尋找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未來的人生道路充滿了未知和挑戰。面對這些困難,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從1939年到2022年的智商數據下降,讓我們意識到時代在變化,對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變化。未來社會需要的是具備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和跨學科素養的人才。因此,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僅要關注知識的積累,更要注重能力的培養。 那么,作為高中生,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未來的人生道路呢?首先,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其次,我們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特長,形成獨特的競爭力。同時,我們要注重人際交往,學會團隊合作,為未來的人生道路打下堅實基礎。最后,我們要保持對世界的熱愛和好奇心,勇敢追求夢想,不斷挑戰自己。 總之,高中、大學和未來的人生道路是緊密相連的。我們不能被質疑和數據所困擾,而要堅定信念,勇敢追求夢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鍛煉能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書寫精彩的人生篇章。 【佳作賞析】:我們的智商在退化嗎?對高中、大學與未來人生道路的思考 從中學到大學,再到未來的人生道路,我們經歷了成長、探索和成熟的三個階段。在這三個階段中,我們不斷面臨各種挑戰和困擾,但也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從中學、大學和未來三個方面談談我的聯想和思考。 在中學階段,我們總是聽到老師說:“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這句話似乎成了每位中學老師的口頭禪。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真的差,而是老師在激勵我們努力學習,追求進步。回想起來,中學時期的我們確實面臨著諸多壓力,如升學考試、課程繁重等。但正是這些壓力,使我們不斷挑戰自己,努力提高。 進入大學,我們發現現實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一句網絡熱梗“大學生的眼中透露著清澈的愚蠢”道出了許多大學生的現狀。大學生活充滿了自由和誘惑,許多人在這個時候陷入了迷茫和懈怠。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我們真的愚蠢,而是我們在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大學時期,我們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可以自由選擇課程、參加社團活動等。這些經歷讓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承擔責任。 展望未來的人生道路,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真的在逐漸退化嗎?事實上,從1939年到2022年,大學生的平均智商從139下降到了102,平均每年降0.2。這個數據讓人擔憂,但我們要明白,智商并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和能力的唯一標準。在未來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具備的是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 面對未來的挑戰,我們應該怎么做呢?首先,我們要保持對知識的渴望,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其次,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為之努力。此外,我們要學會與他人合作,培養團隊精神。最后,我們要關注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中學、大學和未來的人生道路充滿了挑戰和機遇。我們不能被表面的困境所迷惑,而要看到自己不斷成長的潛力。正如那句網絡熱梗所表達的,我們并非愚蠢,而是在成長過程中尋找自己的人生方向。只要我們保持積極的心態,勇敢面對挑戰,我們的人生一定會充滿光彩。 【佳作賞析】:智慧的旅程——從高中到大學再到人生 在審視我們成長歷程的材料一、二、三中,似乎隱藏著一個令人不安的暗示: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的智慧正在悄然流逝。然而,作為一名高中生,我不禁質疑:這種說法真的成立嗎?我們的智慧真的在不斷減少嗎? 記得剛剛踏入高中校園的那一刻,我們滿懷對未來的憧憬,懷揣對知識的無限熱忱。我們孜孜不倦地學習,奮發向前,只為了能夠踏入夢想中的大學之門。而大學,被普遍認為是人生中的一個關鍵轉折點,是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舞臺。然而,材料二中的那句話——“大學生的眼中透露著清澈的愚蠢”——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難道大學真的是智慧衰退的起點嗎?我回想起我的叔叔,一位充滿智慧的大學生。他曾告訴我,大學不僅僅是吸收知識的地方,更是一個培養獨立思考、面對生活挑戰的搖籃。這讓我認識到,大學并非智慧的終點,它反而標志著一個全新的開始。 據《心理學前沿》的研究表明,當代大學生的平均智商呈現下降趨勢。但是,我認為智商并不是衡量智慧的唯一尺度。智慧不僅僅是知識的累積,它還涉及到知識應用的技巧,對生活深刻的理解,以及對世界的洞察力。正如我國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所言:“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真正的智慧,是在生活的點滴中不斷學習、成長和進步。 高中和大學不過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段里程碑,而人生智慧的增長卻需要在每一個階段進行積累和體悟。從高中到大學,我們經歷了成長的痛苦和喜悅,經歷了轉變的挑戰和機遇,也孕育了對未來的無限期待。而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還有更多的考驗等待著我們去迎接。 我想起了我國的科學家錢學森,他在年輕時就展露頭角。然而,在他留學美國期間,他遭遇了不少挫折。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對困難,最終成為我國航天事業的偉大奠基人。正是因為他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使得他在人生道路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高中、大學以及整個人生,并不是一個智慧衰退的過程,反而應被視為一個持續學習、持續進步的旅程。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去把握和珍惜。 我面前的路還很長,我將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人生追求的決心,勇敢地繼續前行。我堅信,只要我不斷追求、不斷學習,我的人生將充滿智慧和希望。 在這個既充滿挑戰也充滿機遇的時代,讓我們共同奮斗,用智慧繪就屬于我們的精彩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