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對熱帶地區的劃分是: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就是熱帶地區,從緯度上來看,也就是南北緯23度26分之間。 熱帶地區是一個很大的地理概念,它的總面積大約占據了全球的40%,地域非常遼闊。 ![]() 然而面積如此廣闊的熱帶地區,從古至今卻幾乎沒有出現過對世界有重大影響力的強國! 為何熱帶地區無強國? 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是地理環境!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熱帶地區的那種環境,天生就缺乏能孕育出強國的土壤。 ![]() 不論是過去的農耕時代還是現在的工業信息化時代,熱帶地區的發展都始終有兩大硬傷沒有解決! 第一大硬傷:極端高溫導致發展緩慢!氣候和溫度決定了社會文明的發展下限。 看看當今世界的格局,發達國家和新興的發展中國家,大多數都位于四季分明、氣候適宜的溫帶及亞熱帶。 比如歐洲、東亞等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發展程度最高的區域。 而像東南亞、南亞、南美以及非洲的大多數區域都是長年高溫,酷暑難耐,當地的文明發展程度也相對偏低。 ![]() 因為天氣熱輕則讓人懶散不想動,重則讓人熱壞甚至熱死。 看看今年五月份印度的極端高溫,最高溫度沖到了52度以上,日平均溫度基本都是四十多度,即便一天當中最涼爽的凌晨,溫度仍然高達40度! 熱帶地區的恐怖氣候在極大程度上限制了當地的發展和進步! ![]() 溫度過高,動輒四五十度的極端天氣,別說去工作和思考了,就連飯都吃不下,就想躺在陰涼地方不動。 尤其是高溫天氣下的工廠車間,對工作人員來說更是一個噩夢! 當室外溫度都有四五十度的時候,車間里頭少說也有個五十多六十度的樣子,這種環境沒幾個人受得了!溫度太高首先容易中暑,其次還會讓人更加情緒暴躁,難以靜下心來工作。 極端高溫不僅人會遭罪,連機器設備都扛不住! ![]() 噴水降溫 依據分子熱運動的原理,溫度過高,分子運動劇烈,也就意味著機器各零部件的磨損加劇,那么設備就會更容易出故障,將極大地影響生產能效! 這么長期下來,整個熱帶地區的創造力、生產力和工作效率就會停滯不前,逐漸落后于其他氣候帶。 當然你可能會說熱帶地區到處都是果子,可以隨便吃,餓不著,不過這個是優勢也是劣勢! ![]() 特別是進入工業時代以后,這種所謂的熱帶優勢在工廠先進生產力面前就啥也不是了! 第二大硬傷:樹太多了!多數熱帶地區廣泛分布著熱帶雨林等一望無垠的森林,有時候樹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對農業和工業的發展會起到逆作用。 細數人類發展的進程,你會發現其實農業、工業文明跟砍樹是相輔相成的! ![]() 不管是歐洲還是東亞,古時候大多數平原地區要么是遮天蔽日的森林,要么是沼澤或濕地。 隨著大片大片的原始密林被砍伐,濕地、沼澤被治理,意味著有更多的土地被開墾出來,種糧食的耕地也就增多了。 當然,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不會再一味地砍樹,而是會有規劃地去植樹造林。 ![]() 不過在古代和近代的大多數時期,要想增加人口,要想發展壯大,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改造森林改造沼澤濕地,讓這些不毛之地變成適合人類生活的宜居家園。 而在溫帶、亞熱帶,森林的茂密程度相對要低一些,而且每到秋冬季節還會有大量樹木落葉。因此很適合人在里面行動,改造起來也更容易一些。 ![]() 同時,溫帶、亞熱帶一年當中都至少有幾個月是比較寒冷的,而以前的人取暖、做飯大多是燒柴,這又在無形之中加快了對森林的改造速度。 隨著耕地的增多,農業文明穩定下來,人口迎來大幅增長,并為后續的工業時代奠定了基礎。 ![]() 亞馬遜熱帶雨林 而要改造熱帶地區的森林,那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熱帶雨林的密度、生態復雜性、危險性(蛇蟲鼠蟻和瘴氣等)完全不是溫帶森林能比的! 要將熱帶雨林徹底改造成為耕地,成本之高難以想象! 總的來說,森林越多越密的熱帶地區,生產力和社會組織力都不太行,就很難產生強大的國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