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玉版論要篇第十五: 【原文】黃帝問曰:余聞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曰:揆度者,度病之淺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請言道之至數(shù),五色脈變,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轉(zhuǎn)不回,回則不轉(zhuǎn),乃失其機,至數(shù)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機》。《揆度》用以衡量疾病的深淺,奇恒則是區(qū)別異于正常的疾病。五色、脈變、揆度、奇恒,雖然所指不同,但道理只有一個:看色脈之間有無神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陰陽平衡,四氣終而復(fù)始,循環(huán)往復(fù),這是大周天;一年12個月從1月開始,為寅月,人體對應(yīng)12經(jīng)絡(luò),同樣從肺經(jīng)(寅)開始循行,循環(huán)無端。氣血循環(huán)向前不可回逆,如果回逆就不能正常運轉(zhuǎn),就失掉了生機。這是關(guān)鍵,把它刻在玉版上,可以與《玉機真藏論篇》合參。【原文】容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見淺者,湯液主治,十日已;其見深者,必齊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見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脫,不治,百日盡已。脈短氣絕,死;病溫虛甚,死。天地之間的四氣放在人體上對應(yīng)的是肝心脾肺腎,如果放在臉上同樣可以對應(yīng):左臉為肝,唇下為心,鼻梁:脾,右臉:肺,額頭:腎;如果放在腹部同樣:神闕為脾,繞著神闕定位上下左右。臉上的氣色相生對應(yīng)木火土金水。面色很淺,用湯液10天就可以治好。顏色深,湯液加針灸,21天可治。顏色特別深,要用醪酒煮湯藥,100天可愈。顏面失色,油光散盡若塵,死癥;脈氣短促、陽氣虛脫、脈癥不符,死癥。 色見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為逆,下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易,重陽死,重陰死。陰陽反他,治在權(quán)衡相奪,奇恒事也,揆度事也。頭為陽之極,正常的氣是往下走,如果衛(wèi)氣一直往上走:兇。左右男女相反:女人的左邊是陰,右邊是陽,看氣色的時候,如果左邊的肝青一直往右邊去,意味著一直往上加陽,陽上加陽,這就是重陽。如果從右邊往左邊走,結(jié)果越來越白,陰上加陰,重陰,都是逆癥,陰和陽要平衡, 這就是揆度和奇恒的核心。 【原文】搏脈痹躄,寒熱之交。脈孤為消氣,虛泄為奪血。孤為逆,虛為從。行奇恒之法,以太陰始。行所不勝曰逆,逆則死;行所勝曰從,從則活。八風(fēng)四時之勝,終而復(fù)始,逆行一過,不復(fù)可數(shù)。論要畢矣。陽主四肢關(guān)節(jié),搏脈造成痹癥或躄癥,當(dāng)外邪侵犯,內(nèi)在的陽會出來與之相抗(正常人體表的陽已經(jīng)足以對抗外邪),打贏了就是熱,輸了就是寒。孤脈說明陰或陽衰竭了;中空無力說明血不夠了(血不足時脈反而變大)。孤脈(無論孤陰或孤陽)都危險;虛脈好治(虛脈:里面沒有長東西,實脈:長東西了)。所以人體要根據(jù)陰陽平衡來走,與揆度奇恒一樣,與天地的陰陽平衡相合相通。
(AI作畫:六月無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