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鮮于璜碑》全稱《漢故雁門太守鮮于君碑》,1973年5月出土于天津市武清縣高村,碑首有畫像,碑額為陽刻漢篆,碑陽、碑陰共有827字。該碑立于東漢延熹八年(165)。 1979年文物出版社首次出版了該碑的首拓本,書法界為之轟動,被認為是可與《張遷碑》媲美的唯一漢碑。 《鮮于璜碑》和《張遷碑》極為類似,這種通感產生于這兩塊碑文的字形和用筆特征。《鮮于璜碑》筆畫豐厚飽滿,波法平整,橫畫略比豎粗。碑陽字多呈扁方,而碑陰字扁長,呈敦厚狀,其波挑也與眾不同,許多橫波肥厚而作扭鋒上翹狀。 《鮮于璜碑》字口清晰。如果仔細揣摩,就會發現此碑處處用中鋒,折處多呈直角,不用中鋒圓筆,是表現不出此碑那種含蓄渾厚的感覺的。 《鮮于璜碑》碑陰與碑陽出于一人,但碑陰氣度更大,風格也更具特色。于《西狹頌》《郙閣頌》《張遷碑》等雄強風格外,再顯示出一種典雅、壯美的面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