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風寒感冒是由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一般治療風寒感冒的關鍵需要發汗(中醫稱辛溫解表),主治方是桂枝湯——傷寒論首方,也稱和劑之王(麻黃湯也主治風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總的治療原則是:辛溫解表,宣肺散寒。 風寒感冒的主要癥狀:渾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發熱、怕冷、頭痛、無汗,而且會引起并發癥:若患兒常打噴嚏、流清涕、鼻粘膜蒼白水腫,全身癥狀不嚴重,應考慮是否患過敏性鼻炎。可并發急性鼻竇炎、中耳炎、氣管-支氣管炎。部分病人可繼發風濕病、腎小球腎炎、心肌炎等。 在這里想告訴大家,家里有老人的一定要注意預防感冒,特別是這各季節,最近這段時間大家也都感受到了,特別是“陽”起來之后,好多上了年紀的老人去世了很多,院士也有很多也去世了,所以大家要重視。 生活中常見這樣的情況,大多數老年人說感冒了,問題不大能吃能喝,第二天就送醫院了,然后出現心衰、全身水腫、肺部嚴重感染等癥狀,最后醫治無效死亡。 風寒感冒對于年輕人來說不可怕,對于老年人來說就不是什么好事,特別是風寒感冒引起的并發癥,隨時危及生命。 年青人正氣強,癥候一般都在淺表,而老年人和兒童這兩個群體正氣比較弱,寒氣可以長驅直入,從體表進入五臟,造成五臟受寒,從而導致臟腑衰竭。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一到冬天會有很多老年人去世的原因。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預防這種情況呢,在這里就不得不說到我們中醫學大師陳潮祖前輩,他以《傷寒論》為基礎,研制出了“五通湯”方劑,其功效在于阻斷因風寒導致大病、重病的路徑,防止死亡。 陳老先生生于1929年,是我國最早研究和教授《方劑學》的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提出了'五臟宜通'和“膜腠三焦”的見解,其著作《中醫病機治法學》問世后,迅速被日本翻譯出版,流傳海外。 五臟宜通的觀點就是:“人體氣血津液要流動,不能郁滯”,血液郁滯就會引起血管堵塞,累積心臟,導致心衰死亡;肺氣郁滯,就會影響肺臟氣體交換功能,導致肺臟衰竭而死亡;津液停滯,失去流動性,無法滋潤濡養皮膚及臟腑,就會導致身體水腫,全身腫胖,從西醫角度說,就是急性腎炎或者心衰引發的水腫。 風寒感冒后,寒邪入體使得運行氣血津液的“經絡”產生攣縮,從而致使氣血津液流通運行不暢,引發心衰、肺衰、腎炎等癥狀。陳潮祖老先生的五通湯就有祛風散寒,紓解經絡之攣縮之功效。 其組方為:麻黃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半夏15克、細辛6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陳皮15克、厚樸20克、枳實15克、柴胡15克、白術20克、茯苓20克、澤瀉30克、人參10克。水煎3次,和勻,分3次服。 五通湯組方,就是根據《傷寒論》諸方的配合:小青龍湯(調肺氣);理中湯(調脾氣);當歸芍藥散(調肝血);四逆散(調肝氣);真武湯、五苓散(通行津液)等經典名方凝練而成,暢通全身氣血津液。 風寒感冒既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治療上就應祛風散寒,《黃帝內經》講到:“其在皮者,汗而發之”、“中滿者,泄之于內”、“其下者,引而竭之”,那我們就通過上、中、下三個路徑,把寒邪排出體外。 方中:麻黃、桂枝、細辛可以入肺,具有發汗散寒之功效。通過發汗讓寒邪從皮膚排出體外,此為上路用藥。 方中:陳皮、枳實、厚樸行胃腸之氣,氣行則津行,可以把胃腸中的寒水之氣排出體外。而干姜、半夏、白術具有溫補脾陽之功效,通過溫補脾陽,可以散除脾胃腸道之寒氣,此為中路用藥。 方中:茯苓、澤瀉、白術、桂枝為五苓散主要成分,可以溫補腎陽和膀胱之陽氣,增進氣化功能,使下焦寒氣通過小便排出體外,此為下路用藥。 既然上、中、下三路及五臟之寒氣已經排出體外,那經絡中的寒氣也需排出體外,讓氣血津液運行暢通。而桂枝、細辛、白芍、甘草這4味藥對促進氣血津液流通最為拿手。 桂枝具有溫通經脈、散除經絡寒氣之功效;細辛辛溫,通徹內外,散除全身內外之寒。白芍有解除經絡痙攣的特效,而甘草的加入更能增強這一功能。此4味藥,就可以讓“收縮”的經脈,重新恢復“舒張”,讓氣血津液恢復流通。 方中:人參具有增強五臟正氣之功效。老年人大多體虛,因此寒氣才能趁虛而入,以人參固護正氣,防止被動,有“振衰起廢之功”。 以上諸藥合用,既散內外之寒、內溫陽氣、補其虛損、通其滯塞,又能夠調補五臟之氣血津液,所以以“五通湯”來命名。 陳老先生同時也列出了此方所對對應的病癥: 1、一般的風寒感冒可以用五通湯。比如頭痛、渾身乏力酸軟、鼻塞流涕、咽喉癢、咳喘痰白,這是肺系疾病,這種病最多見,冬季尤其多,用五通湯效果很好。 2、風寒感冒加重,累積心臟,導致心區憋悶、疼痛,可以用五通湯。比如有些感冒造成的心包積液,或者感冒后冠心病心絞痛加劇,這是心系疾病。 3、風寒感冒后,累及脾胃,導致嘔吐、腹瀉、胃痛、腹痛,大便稀、嚴重食欲不振的,可以用五通湯,這是脾胃系疾病,有些胃腸型感冒就是如此。 4、風寒感冒后,引起急性腎炎,出現小便不利、全身水腫的,可以用五通湯。這是腎系疾病,很多小孩的急性腎炎就是如此。 5、風寒感冒后,胸脅脹痛,肝氣不舒、肝血郁滯的,可以用五通湯,這是肝系疾病,因為肝經遍布脅肋,肝氣、肝血受寒不通,就會脅肋脹痛。 此方只要具備一個癥狀便可應用,須以舌質淡胖為辨證依據。舌質淡胖:寒氣盛、水飲停,需要溫補陽氣,散除寒邪。 據陳潮祖老先生介紹,他用此方救治了數千例風寒感冒并發癥患者,特別是當下冬季,此方的使用率頗高,療效很好,值得大家收藏學習。 |
|
來自: 新用戶6492XJVX > 《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