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形科,過去也稱作唇形花科,是雙子葉植物綱中的一個大科,大約有200多個屬7200余種,中國有99屬808余種。唇形科植物最大的特點是:莖是四棱形的,植株多含芳香油而有濃郁香氣。主要分布中心在地中海沿岸和小亞細亞半島,是干旱地區的主要植被。唇形科的模式屬為野芝麻屬。 唇形科的植物一般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以提取香精,藥用或烹飪做調料。許多品種被人工種植,不僅可以應用,有許多品種作為容易成活的鮮花種植。例如薄荷、薰衣草、紫蘇、百里香、丹參、益母草等。本科還包含多種中藥,如黃芩、夏枯草、廣藿香等,這些植物一般都很容易用插枝繁殖。 唇形科植物由于其花瓣分為上下兩部分,類似“唇”形,花萼五裂,花瓣有的五裂,有的合瓣形成二唇或合成花冠筒而得名。 如何更好的學習常見的唇形科植物,特別是具有中藥價值的唇形科植物,僅對常見的唇形科做出了一些整理如下: 1、廣藿香:莖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條稍曲折,長30?60cm,直徑0 2?0. 7cm;表面被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中部有髓;老莖類圓柱形,直徑1?l 2cm,被灰褐色栓皮。葉對生,皺縮成團,展平后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長4?9cm,寬3?7cm;兩面均被灰白色絨毛;先端短尖或鈍圓,基部楔形或鈍圓,邊緣具大小不規則的鈍齒;葉柄細,長2?5cm,被柔毛。氣香特異,味微苦。 2、丹參:根莖短粗,頂端有時殘留莖基。根數條,長圓柱形,略彎曲,有的分枝并具須狀細根,長10?20cm,直徑0.3?lcm,表面棕紅色或暗棕紅色,粗糙,具縱皺紋。老根外皮疏松,多顯紫棕色,常呈鱗片狀剝落。質硬而脆,斷面疏松,有裂隙或略平整而致密,皮部棕紅色,木部灰黃色或紫褐色,導管束黃白色,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苦澀。 3、冬凌草:莖基部近圓形,上部方柱形,長30?70cm。 表面紅紫色,有柔毛;質硬而脆,斷面淡黃色。葉對生,有柄; 葉片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或卵形菱狀,長2? 6cm,寬1 5?3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急縮下延成假翅,邊緣具粗鋸齒;上表面棕綠色,下表面淡綠色,沿葉脈被疏柔毛。有時帶花,聚傘狀圓錐花序頂生,花小,花萼筒狀鐘形,5裂齒,花冠二唇形。氣微香,味苦、甘。
5、連錢草:長10?20cm,疏被短柔毛。莖呈方柱形,細而扭曲;表面黃綠色或紫紅色,節上有不定根;質脆,易折斷,斷面常中空。葉對生,葉片多皺縮,展平后呈腎形或近心形,長1?3cm寬1. 5?3cm,灰綠色或綠褐色9邊緣具圓齒;葉柄纖細,長4?7cm。輪傘花序腋生,花冠二唇形,長達2cm,搓之氣芳香,味微苦。 6、澤蘭:莖呈方柱形,少分枝,四面均有淺縱溝,長50?100cm,直徑0. 2~0. 6cm;表面黃綠色或帶紫色,節處紫色明顯,有白色茸毛;質脆,斷面黃白色,髓部中空。葉對生,有短柄或近無柄;葉片多皺縮,展平后呈披針形或長圓形,長5?10cm;上表面黑綠色或暗綠色,下表面灰綠色,密具腺點,兩面均有短毛;先端尖,基部漸狹,邊緣有鋸齒。輪傘花序腋生,花冠多脫落,苞片和花萼宿存,小包片披針形,有緣毛,花萼鐘形,5齒。氣微,味淡。 7、荊芥:莖呈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長50?80cm,直徑0.2-0. 4cm;表面淡黃綠色或淡紫紅色,被短柔毛;體輕,質脆,斷面類白色。葉對生,多已脫落,葉片3?5羽狀分裂,裂片細長。穗狀輪傘花序頂生,長2?9cm,直徑約0. 7cm,花冠多脫落,宿萼鐘狀,先端5裂,淡棕色或黃綠色,被短柔毛;小堅果棕黑色。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 8、荊芥穗:穗狀輪傘花序呈圓柱形,長3?15cm,直徑約7mmo花冠多脫落,宿萼黃綠色,鐘形,質脆易碎,內有棕黑色小堅果。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 9、茺蔚子:呈三棱形,長2?3mm,寬約1 5mm。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深色斑點,一端稍寬,平截狀,另一端漸窄而鈍尖。果皮薄,子葉類白色,富油性。氣微,味苦。 10、香薷:青香薷: 長30?50cm,基部紫紅色,上部黃綠色或淡黃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莖方柱形,基部類圓形,直徑1?2mm,節明顯,節間長4?7cm;質脆,易折斷。葉對生,多皺縮或脫落,葉片展平后呈長卵形或披針形,暗綠色或黃綠色,邊緣有3~5疏淺鋸齒。穗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苞片圓卵形或圓倒卵形,脫落或殘存;花萼宿存,鐘狀,淡紫紅色或灰綠色,先端5裂,密被茸毛。小堅果4,直徑0.7-1. 1mm,近圓球形,具網紋。氣清香而濃,味微辛而涼。 江香薷:長55?66cmo表面黃綠色,質較柔軟。邊緣有 5?9疏淺鋸齒。果實直徑0 9?1.4mm,表面具疏網紋。 11、獨一味:葉蓮座狀交互對生,卷縮,展平后呈扇形或三角狀卵形,長4?12cm,寬5?15cm;先端鈍或圓形,基部淺心形或下延成寬楔形,邊緣具圓齒;上表面綠褐色,下表面灰綠色;脈扇形,小脈網狀,突起;葉柄扁平而寬。果序略呈塔形或短圓錐狀,長3?6cm;宿萼棕色,管狀鐘形,具5棱線,萼齒5,先端具長刺尖。小堅果倒卵狀三棱形。氣微,味微澀、苦。 12、夏枯草:呈圓柱形,略扁,長1 5?8cm,直徑0.8~ 1. 5cm;淡棕色至棕紅色。全穗由數輪至10數輪宿萼與苞片組成,每輪有對生苞片2片,呈扇形,先端尖尾狀,脈紋明顯,外表面有白毛。每一苞片內有花3朵,花冠多已脫落,宿萼二唇形,內有小堅果4枚,卵圓形,棕色,尖端有白色突起。體輕。氣微,味淡。 13、益母草:鮮益母草幼苗期無莖,基生葉圓心形,5?9淺裂每裂片有2?3鈍齒?;ㄇ捌谇o呈方柱形,上部多分枝,四面凹下成縱溝,長30?60cm,直徑0.2-0. 5cm;表面青綠色;質鮮嫩,斷面中部有髓。葉交互對生,有柄;葉片青綠色,質鮮嫩,揉之有汁;下部莖生葉掌狀3裂,上部葉羽狀深裂或淺裂成3片,裂片全緣或具少數鋸齒。氣微,味微苦。 干益母草: 莖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體輕,質韌,斷面中部有髓。葉片灰綠色,多皺縮、破碎,易脫落。輪傘花序腋生, 小花淡紫色,花萼筒狀,花冠二唇形。切段者長約2cm。 14、黃芩:呈圓錐形,扭曲,長8?25cm,直徑1? 3cm,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有稀疏的疣狀細根痕,上部較粗糙,有扭曲的縱皺紋或不規則的網紋,下部有順紋和細皺紋。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色,中心紅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狀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氣微,味苦。 15、斷血流:莖呈方柱形,四面凹下呈槽,分枝對生,長30?90cm,直徑1. 5?4mm;上部密被灰白色茸毛,下部較稀疏或近于無毛,節間長2?8cm,表面灰綠色或綠褐色;質脆, 易折斷,斷面不平整,中央有髓或中空。葉對生,有柄,葉片多 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長2?5cm,寬1.5? 3. 2cm;邊緣具疏鋸齒,上表面綠褐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均 密被白色茸毛。氣微香,味澀、微苦。 16、紫蘇子:呈卵圓形或類球形,直徑約1.5mm。表面 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網紋,基部稍尖,有灰白 色點狀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壓碎。種子黃白色,種皮膜 質,子葉2,類白色,有油性。壓碎有香氣,味微辛。 17、紫蘇葉:葉片多皺縮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 圓形,長4?Hem,寬2. 5?9cmo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 或寬楔形,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紫 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數凹點狀的腺鱗。葉柄長2? 7cm,紫色或紫綠色。質脆。帶嫩枝者,枝的直徑2?5mm,紫 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18、紫蘇梗:呈方柱形,四棱鈍圓,長短不一,直徑0.5~ 1.5cmo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面有縱溝和細縱紋,節部稍 膨大,有對生的枝痕和葉痕。體輕,質硬,斷面裂片狀。切片 厚2?5mm,常呈斜長方形,木部黃白色,射線細密,呈放射 狀,髓部白色,疏松或脫落。氣微香,味淡。 19、筋骨草:長10?35cm。根細小,暗黃色。地上部分灰黃色或黃綠色,密被白色柔毛。細莖叢生,質軟柔韌,不易折斷。 葉對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匙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3?6cm,寬1. 5?2 5cm9綠褐色,邊緣有波狀粗齒,葉柄具狹翅。輪傘花序腋生,小花二唇形,黃棕色。氣微,味苦。 20、薄荷:莖呈方柱形,有對生分枝,長15?40cm,直徑0. 2?0 4cm;表面紫棕色或淡綠色,棱角處具茸毛,節間長2?5cm;質脆,斷面白色,髓部中空。葉對生,有短柄;葉片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寬披針形、長橢圓形或卵形,長2- 7cm,寬1?3cm;上表面深綠色,下表面灰綠色,稀被茸毛,有凹點狀腺鱗。輪傘花序腋生,花萼鐘狀,先端5齒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涼香氣,味辛涼。 21、迷迭香:本品老莖呈圓柱形;幼枝四棱形,密被白色細絨毛,直徑0.1~0.5cm,表面暗灰色,外皮易脫落,脫落處顯灰黃色;質硬,斷面纖維性,黃色葉叢生于枝上,線形,長1~2.5cm,寬1~2mm,表面綠色,下面密被白色絨毛全緣,革質。氣香特異,味微辛辣。 22、百里香:莖方柱形,多分枝,長5-18cm,直先約1mm;表面紫褐色,幼莖被白色柔毛。節明顯,匍匐莖節上具細根。葉多皺縮,展平后呈卵圓形,長0.3-1cn,寬1.5-4mm,先端鈍或稍銳尖,基部楔形,全緣,下面腺點明顯。小花集成頭狀,紫色或淡紫色。小堅果近圓形或卵圓形,壓扁狀。氣芳香,味辛。 23、羅勒:為不規則的段,莖、葉、花、果混合。莖呈方柱形,表面黃綠色或帶紫色,被柔毛;質堅實,折斷面纖維性,黃白色,中央有髓。葉片多皺縮或脫落,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或有微鋸齒,葉面有腺點??偁钶唫慊ㄐ蝽斏?花冠多脫落,花萼棕褐色,膜質,5齒裂,邊緣具柔毛,偶見內有黑褐色果實,呈長圓形或卵形。氣芳香,味辛、涼。 24、薰衣草:莖方形,密被白色茸毛,折斷面淡黃白色或灰白色,有時可見中央有細小的空腔。輪傘花序生于枝的上部,花萼二唇形,筒狀,長約5mm,具5齒,其中1齒特肥大;花二唇形,藍色,長6~10mm。氣芳香,味辛涼。 25、鼠尾草:一年生草本;須根密集。莖直立,高40-60cm,鈍四稜形,具溝,沿稜上被疏長柔毛或近無毛。莖下部葉為二回羽狀復葉,葉柄長7-9cm,腹凹背凸,被疏長柔毛或無毛,葉片長6-10cm,寬5-9cm,莖上部葉為一回羽狀復葉,具短柄,頂生小葉披針形或菱形,長可達10cm,寬3.5cm,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長楔形,邊緣具鈍鋸齒,被疏柔毛或兩面無毛,草質,側生小葉卵圓狀披針形,長1.5-5cm,寬0.8-2.5cm,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基部偏斜近圓形,其余與頂生小葉同,近無柄。 輪傘花序2-6花,組成伸長的總狀花序或分枝組成總狀圓錐花序,花序頂生?;ㄆ?-9月。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長2-5mm,寬0.5-1mm,全緣,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üiL1-1.5mm,被短柔毛;花序軸密被具腺或無腺疏柔毛?;ㄝ嗤残?,長4-6mm,外面疏被具腺疏柔毛,內面在喉部有白色的長硬毛毛環,二唇形,唇裂達花萼長1/3,上唇三角形或近半圓形,長約2mm,寬3mm,全緣,先端具3個小尖頭,下唇與上唇近等長,寬約3mm,半裂成2齒,齒長三角形,長漸尖?;ü诘t、淡紫、淡藍至白色,長約12mm,外面密被長柔毛,內面離基部2.5-4mm有斜生的疏柔毛環,冠筒直伸,筒狀,長約9mm,外伸,基部寬2mm,向上漸寬,至喉部寬達3.5mm,冠檐二唇形,上唇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5mm,寬2mm,先端微缺,下唇長3mm,寬4mm,3裂,中裂片較大,倒心形,邊緣有小圓齒,側裂片卵圓形,較小。能育雄蕊2,外伸,花絲長約1mm,藥隔長約6mm,直伸或稍彎曲,上臂長,二下臂瘦小,不育,分離。花柱外伸,先端不相等2裂,前裂片較長。花盤前方略膨大。 26、馬郁蘭:有香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寬大的葉子為橢圓狀,暗綠色,花簇多稀疏,呈粉紫色、白色或粉紅色。馬郁蘭的口味甜美,帶有淡淡的澀感。在西方,結婚的男女頭上插戴馬郁蘭是一種非常傳統的習俗。 27、一串紅:一、二年生草本,株高約60-90公分,葉心形,微皺。花頂生,似一串紅而小,花冠下唇比上唇長?;ㄉp紅,花姿輕盈明媚。產地分布熱帶美洲生長習性:栽培土以肥沃之土壤或砂質土壤為佳,排水需良好,日照充足。定植后摘心一次,促使多分枝,能多開花。追肥用三要素每20-30天一次花謝后將殘花剪除,并補給肥料,能促使花芽產生,繼續開花。高溫時期淋雨潮濕,花期遇后,若施予強剪,可望再萌發新枝,重新生長。繁殖種子有好光性,播種后不可覆蓋,保持濕潤,約經10-15天發芽,幼苗經追肥1-2次,高約10-15公分再行定植。觀賞應用大面積栽培,盛花之際,景觀殊為柔美優雅。 28、披薩草: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度:30-60公分,3-5月播種6-10月開花;8-10月播種,4-7月開花,花色 白色。葉子可浸泡當成茶飲用,可以解決消化系統方面的問題。形態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度 約2公分,種子發芽 7-12天,成熟時間 55天,3-5月播種,6-10月開花;8-10月播種,4-7月開花,花色為白色,可利用部位 葉、花科屬:唇形花科(Labiatae)植株高度:30-60公分。紅女王西洋蓍草是在西洋蓍草上改良的新品更具觀嘗性,并有芳香氣味。葉子多少帶紫色,呈四稜形。披薩草嘗起來有點苦味和胡椒般的辛辣味。由于它具有濃郁的辛香,在烹飪時常常用于添香和去除肉類的膻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