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明強 女聲小組唱《膠林晨曲》(交響組歌《海南頌》第二章 曲二)(視源:海南省音樂家協會) 剛到海南,暫居??诔芜~的第三天,筆者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說他是我在母校營山中學執教期間所教的高91級學生張先,供職于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在???、儋州兩地上班,聽同學說楊老師來海南了,歡迎楊老師一定來儋州“兩院”看看。他鄉遇學生,盛感欣喜與欣慰!我爽快答應,一定要去參觀學習,再續師生之誼。 ![]() 本文作者楊明強(右)與學生張先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園合影(左 萍 攝) 1月31日,我和夫人從海南樂東九所乘高特出發北上儋州,一個多小時就到了。前來接站的學生張先與我緊緊握手,雙方甚喜。此乃1991年7月該年級畢業后,師生33年后首次蒙面。 在小車前往儋州“兩院”的路上,已是副高職稱,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從事科研的張先,首先向我們介紹了儋州“兩院”的概況。 ![]() 一 20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就爆發了抗美援朝戰爭,西方國家開始對我國橡膠等戰略物資進行封鎖,形勢嚴峻。對此,黨中央決定在華南建立天然橡膠生產基地。1953年,中國橡膠研究所在廣州成立,后遷移至海南島,結合生產,開展科研,并創辦了華南熱帶作物學院,成為科研、教學、推廣三結合基地。 由于新址地處偏僻,四周除幾個村寨和幾片橡膠園外,全是荒山野嶺。一群天南地北、南腔北調的年輕人,響應黨的號召,為了一個共同理想——新中國的橡膠事業,從繁華的大都市來到當年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被第三次流放的窮鄉僻壤。隨后,荒野之地便有了華南熱帶作物研究院、華南熱帶作物學院;再后來,又發展為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和華南熱帶農業大學。這,便是儋州“熱帶兩院”,簡稱“兩院”。 ![]() 橡膠園遠眺 半個多小時的車程中,張先剛介紹完“兩院”由來及其一系列動人故事,小車就開到了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基地。 浩瀚無垠的橡膠林,郁郁蔥蔥,筆直的樹干,茂密的枝葉,路邊鋪滿了一層厚厚的落葉,在夕照下熠熠發光,宛如橡樹的海洋。在這里,不同的科研項目,分成了不同的種植區域和種植作物。隨后,我們由地勢平坦的橡膠林基地向半山坡地進發。地勢高些的地帶,橡膠樹林更茂密、更高大。 ![]() 漫步“兩院”(左萍 攝) 張先說,他們橡膠所的科研人員每周都會定時到基地觀察、記錄,為科研、實驗做準備。偌大的地方,僅橡膠林生產和科研基地,就多達5萬多畝實驗農場,是農科院主要的生產、科研和生活基地。 第一次置身橡膠林海,我們激動的心情有如林濤陣陣。 張先介紹說,儋州乃海南橡膠主產區,現有橡膠種植面積多達93萬畝,是全國橡膠主要產區之一。近年來,著力研究橡膠的育種、培肥、割膠,并努力改良種植方法,以提高橡膠產量與質量。 ![]() 巨樹抱團 我下榻處,位于被稱為“寶島新村”的“兩院”,在茫茫熱帶森林中,被巨無霸的大樹簇擁的綠蔭深處的“森林客?!?。這里是“兩院”接待領導、專家和嘉賓的特色酒店。 ![]() “兩院”森林家園 次日清晨6點,我迫不及待走出客棧,去“兩院”大森林呼吸新鮮空氣,飽覽熱帶雨林中的森林景觀。 漫步林蔭大道,只見兩旁粗壯碩大的樹干群,足有20多米高,密集的綠云般的巨傘遮天蔽日,眾多東南亞白色建筑風格的古老石頭樓房掩映于蓊蓊郁郁的綠樹林中,星星點點,若隱若現,倍感美麗而神秘。 ![]() 綠意盎然 早餐后,陽光四射,我們再度走讀“兩院”,觀賞美景。在教學樓前,我們看到,石碑上刻有“儋州立業 寶島生根”八個紅色大字十分醒目。原來,這是1960年2月9日至10日,周恩來總理來儋州視察“兩院”和慰問“兩院”師生與科研人員合影后的欣然題字。周總理的這八字贈言,是“兩院”人白手起家、艱苦奮斗、攻克科研難關,為中國熱帶作物及橡膠事業立下汗馬功勞的真實寫照。后來,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朱德、鄧小平、葉劍英、胡耀邦、江澤民、李鵬、朱镕基和溫家寶等都先后來到儋州熱帶“兩院”視察和指導工作。 ![]() 周恩來總理題字 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關心“兩院”發展 漫步校園大道,近看,濃蔭密布,幽香陣陣,古樹長影,晨光斑駁;遠觀,自然形成的一道拱形隧道,樹葉茂盛,生機盎然,滿眼皆綠。每當夏日酷暑,這里總是綠蔭如蓋,清爽宜人,涼風陣陣。漫步這條天然形成的綠色隧道,等于實地體驗著森林氧吧,令人身心舒坦,神清氣爽。 ![]() 科研大樓 ![]() 綠蔭掩映下的教學大樓 在這里,看到幾位樹下讀書的大學生,不禁讓我想起歌曲《校園的早晨》: “沿著校園熟悉的小路,清晨來到樹下讀書,初升的太陽,照在臉上,也照在身旁的那棵小樹……” 靜謐大自然,大美自不言。啊,這寧靜的森林校園,她屏蔽了世間的一切喧囂與煩惱,超凡脫俗。她會讓你的內心一塵不染,格外純潔。因為,她的特有的寧靜,已將你心歸自然,融為一體。 ![]() 森林校園 走讀儋州熱帶“兩院”,用腳步丈量這片美麗的土地;再去儋陽樓遠眺“兩院”全景,把她的大美永久儲存心底。 2024年7月6日于成都皓月樓 ![]() 4.【散文】楊明強 ‖ 打卡斯里蘭卡:米內瑞亞 叢林湖畔的大象部落5.【散文】楊明強 ‖ 打卡斯里蘭卡:獅子巖 失落的天上宮闕6.【散文】楊明強 ‖ 打卡斯里蘭卡:佛牙寺 走進心靈的棲息地7.【散文】楊明強 ‖ 打卡斯里蘭卡:加勒古城 高蹺海釣印度洋8.【散文】楊明強 ‖ 打卡斯里蘭卡:夢幻之旅 體驗海邊小火車9.【散文】楊明強 ‖ 打卡斯里蘭卡:森林名校 好大一棵樹12.【文藝】楊明強 ‖ 《紅手印》,心相印——分享凌仕江、許寒松抗疫歌曲有感 13.【“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動”征文】楊明強 ‖ 三地相隔 視頻傳情 14.【散文】楊明強 ‖ 《大熊貓圖志》引發的故事——38年前采訪大熊貓專家秦自生教授的一段回憶 15.【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動”征文】楊明強 ‖ 早晚八點鐘的期盼 17.【特稿】楊明強 ‖ 天下第一好事還是讀書——兼談讀書人的閱讀方略 19.【散文】楊明強 ‖ 走讀突尼斯(二):夢中的橄欖樹20.【散文】楊明強 ‖ 走讀突尼斯(三):浪漫的沙漠之旅21.【散文】楊明強 ‖ 走讀突尼斯(四):這里的歷史會說話22.【散文】楊明強 ‖ 大書坊品讀奇人阿年23.【散文】楊明強 ‖ 春風沉醉的黃色世界24.【散文】楊明強 ‖ 廈大研學:重溫大學時光25.【散文】楊明強 ‖ 煙云深處我歸來26.【散文】楊明強 ‖ 清流田園追夢人27.【散文】楊明強 ‖ 快樂老家方家灣28.【散文】楊明強 ‖ 在那東山頂上29.【散文】楊明強 ‖ 青山綠水童年好夢30.【散文】楊明強 ‖ 金銀寨下 往事如煙32.【記憶】楊明強 ‖ 為國選才樂奉獻 勇立潮頭鼓與呼——從招考改革歷程看《招生考試報》的前世今生和傾情奉獻(一) 33.【記憶】楊明強 ‖ 為國選才樂奉獻 勇立潮頭鼓與呼——從招考改革歷程看《招生考試報》的前世今生和傾情奉獻(二) 34.【記憶】楊明強 ‖ 為國選才樂奉獻 勇立潮頭鼓與呼——從招考改革歷程看《招生考試報》的前世今生和傾情奉獻(三) 36.【散文】楊明強 ‖ 愛上趙公山(下)41.【教育】楊明強 ‖ 崢嶸八秩 桃李五洲——四川省雙流中學隆重召開辦學80年學術交流大會 43.【紀實】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在蓉勝利閉幕 ‖ 楊明強 45.【文藝】四川省散文學會成立30周年慶典暨2022年迎春團拜會在蓉舉行‖楊明強 47.【書評】好在形象和情感棲息于生活之上——簡評楊明強先生的《游云筆記》‖田聞一 49.【文史英華】吟壇二璧 藝苑雙葩——趙義山教授新書發布會與詩詞品讀會在蓉舉行50.【文學動態】四川省文學藝術發展促進會第二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暨2023年工作推進會在蓉舉行51.【教育】翰墨飄香滿校園——記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中心學校的書法教育 52.【文藝】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第六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巴金文學院舉行54.【親情文化】兩張老照片 情牽四代人‖楊明強56.【藝術】四川啟動“書法人生·墨香校園”主題書法大展公益活動‖楊明強 萬陳毅58.【文化傳播】名家進名校 文藝促職教——四川省紅星作家協會(省直作協)組織作家藝術家深入校園采風59.【文化傳播】四川省紅星(省直)作協深入革命老區營山縣舉辦作家進校園活動60.【文化傳播】名家進名校 文學促藝教——青年作家凌仕江暢談“詩和遠方” 63.【散文】水仙情緣‖楊明強 65.【散文】熱帶森林中的“兩院”‖楊明強 文/圖:楊明強(網名曉風皓月,作家,攝影家,知名媒體人。四川省省直(紅星)作家協會副主席,《招生考試報》原主編) 視源:海南省音樂家協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