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戶乙,61歲了。應該是1963年出生。 1991年進入股市,當時28歲。巧了,我也是27歲進入股市。 1991年到2001年,陸續投資20來萬或者三四十萬,最后賬戶里應該有60來萬。 也就是說38歲賬戶里60來萬。 2001年到2005年,38歲到42歲,2001年賣了套房子(在深圳最低價)投入股市,當時賬戶120多萬。推理房子賣了60萬。原來賬戶里60萬。到了42歲,2005年的時候,賬戶剩下40來萬。也就是那輪大熊市市值縮水三分之二。2001年,深圳房價平均5500元,60多萬元的房子應該是110平至少。2005年,深圳房子均價7000, 這套房子應該市值80萬左右。不賣房,資產20萬+80萬,100萬。賣了房,剩下40萬。當然還可能當時他有幾套房子。應該都是工作+實業賺的。 2005年到2008年,42歲到45歲,趕上了大牛市,40來萬干到500萬,退出,買銀行理財。45歲,500萬,大盤高點,退出買銀行理財,同時在深圳還有幾套房。人生贏家。(我今年44歲,還在股市混著)。 2008年到2013年,45歲到50歲,一直空倉。 2013年,把500萬拿出來,26元開始投資瀘州老窖。之后老窖從26元不斷下跌,到19元之后開始加大倉位,浮虧過百萬,從380億市值加倉到280億。瀘州老窖2013年業績40億,他從9倍多市盈率連續加倉到7倍市盈率。2014年瀘州老窖財務洗澡,丟失了2億存款,盈利暴跌到8.8億。最后股價跌到15.5見底。散戶乙又賣了兩套出租房加倉。總投入1000萬。平均成本18元。剛開始的500萬投入之后浮虧20%,等于很快虧了100多萬。但是有魄力賣房加倉,兩套房500萬,一套房250萬,深圳房價2013年均價2.2萬,由此推理,賣了兩套房子也是100多平的。 就是50歲,賣掉兩套深圳的房子,疊加銀行存款500萬,1000萬全倉梭哈從46跌到16元的瀘州老窖。很有魄力。標準的逆向投資。要知道當時瀘州老窖可是2014年利潤暴跌80%。對比起來,今天中國飛鶴的利潤暴跌55%都是小兒科了。 結果50歲到58歲,2013年到2021年,老窖暴漲20倍,從200多億市值干到了4000多億市值,散戶乙高點賣出一半換了中國神華。市值2億的時候,賣出1億買中國神華。又過了3年,從58歲到61歲,1億市值的瀘州老窖縮水到6000萬,1億市值的中國神華(中國神華市值從3500億到8200億),變成了近2.5億(加分紅再投),現在總市值3億,十年收益30倍。 本來1億老窖,1億神華,現在神華市值是老窖近4倍。當時近60倍市盈率賣出老窖,6倍市盈率買入中國神華是多么正確。 我的感悟,散戶乙之所以能十年收益30倍,主要的原因和邏輯在于他多年股市投資的經驗+對巴菲特價值投資深入骨髓的學習和理解+實業和工作的巨大成功(深圳可以先后賣掉三套房)+逆向投資偉大公司的理性思考和行動魄力(當時老窖從46暴跌到16市場絕大多數人和機構都是看空不買的)。 巴菲特1970年代,80%資金都逆向投資了3個股票,喜事糖果,華盛頓郵報,蓋可保險。其中蓋可保險是60跌到3塊錢重倉買入,買入了其33.3%的股份。結果這三個股票,巴菲特都持有了40多年,都賺了百倍以上。 1987年之后巴菲特又逆勢投資,暴跌抄底了可口可樂和富國銀行,這兩個股票占他當時倉位70%以上,其中可口可樂一個就占了近50%,都拿了30多年,都賺了超過50倍。 2009年,巴菲特又逆勢投資,暴跌抄底了從50多跌到7塊的美國銀行,之后美國銀行又跌到5塊錢以下,巴菲特浮虧40%。結果到了今天,美國銀行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巴菲特又爆賺了十幾倍。 2016年,巴菲特十幾倍市盈率重倉買入蘋果,保守算到今天,巴菲特賺了至少8倍。也就是說現在占比巴菲特60%以上倉位的美國銀行和蘋果,基本巴菲特都是10年賺了10倍。第三大重倉可口可樂,37年賺了50多倍。至于投資中國石油的4年8倍和比亞迪的14年30倍,由于占他總倉位太小,不值得一提。只是股神在我國市場小試牛刀。 散戶乙,十年靠兩只重倉股,瀘州老窖,中國神華,就30倍收益,1000萬干到3億。 段永平,20年主要靠3只股票,網易,從1500多萬到20億。用了近10年。(2002-2012)。 蘋果茅臺,從2012到2024年,基本收益都是20倍左右,從幾十億到超過千億。基本從1000多萬到1000多億,20多年萬倍收益,主要靠三只股票,網易,蘋果,茅臺。其中買網易,從10幾塊暴跌到1塊重倉,非常類似巴菲特60到3買蓋可保險;茅臺從260暴跌到100多重倉,也類似巴菲特當年抄底可口可樂。 回頭看這些股神們重倉的股票,和當時他們重倉的背景,結合當時買入估值,蘋果,茅臺,瀘州老窖,中國神華,網易,可口可樂,富國銀行,美國銀行,蓋可保險,華盛頓郵報,等等,有什么共同特點? 大公司,好公司,耳熟能詳的國家名片公司,大行業龍頭,經濟危機期間股價暴跌腰斬,市盈率跌到10倍附近甚至5倍附近。重倉抄底,長期拿住超過十年。 我們不斷學習前輩的成功經驗,疊加自己在股市不斷學習前輩失敗的教訓,不斷摸索,進步,學習,思考,閱讀,我相信,再過10年20年,等到我們60多歲的時候,大概率在股市投資中會有一個不錯的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