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中國注冊營養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級營養講師 擅長將醫學與現代營養知識結合,專注母嬰營養健康領域。手把手教你如何科學養育孩子! 經常有媽媽在后臺給我留言,說家里寶寶不好好吃奶,是不是處于厭奶期?以至于擔心長此以往會影響寶寶生長發育。 每當看到此類留言,我都非常能理解家長焦慮的心情。 對于小寶寶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吃、喝、拉、撒、睡,尤其是“吃”,直接關系到寶寶是否攝入充足的營養,而寶寶生長發育正依賴于此。 要說“厭奶”,首先還是要簡單說一下“奶量”的問題,下面這張表格是各年齡段寶寶奶量的建議量及喂養頻次,大家可以參考。 ▲ 各年齡段寶寶奶量的建議量及喂養頻次 但需要提醒的是:每個寶寶生長發育需求都不一樣,除了參考建議量,還要考慮自己寶寶實際情況,只要精神狀態好、身體各項指標正常就不用擔心,更不要強迫喂養。 我們每個人的飯量不可能一成不變,偶爾胃口不好,不想吃飯也是正常的,寶寶的奶量也是如此。 但如果持續1-2周,奶量下降30%及以上,就需要注意了,除了監測寶寶的生長發育的敏感指標“體重”,還需找到原因,從而解決問題。 【寶寶厭奶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在醫學上并沒有厭奶期這一病癥,它也不是每個寶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都會遇到的一個癥狀,只是有些寶寶會出現。 厭奶可分為“病理性厭奶”、“生理性厭奶”和“心理性厭奶”。 1)病理性厭奶 顧名思義就是指寶寶由于疾病原因導致不喜歡喝奶,所以寶寶除了厭奶,還有其他一些疾病的表現。 比如睡眠不好、精神差、易哭鬧等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嘔吐、腹瀉或者發熱等疾病表現。 這種情況媽媽非常容易甄別,一般都會及時去醫院就診從而緩解疾病,病好后厭奶的情況也會隨之糾正。 2)生理性厭奶 寶寶由于生理原因,導致進食后出現不適感覺,從而產生對食物不感興趣或拒食的現象。 3)心理性厭奶 這種情況是極為常見的,而發生的原因往往和家人的喂養方式不正確有關。 總之:寶寶每天喝多少奶,要根據寶寶的自身情況來調整,只要生長發育狀況良好就可以,千萬不要隨便與其他寶寶對比,否則只會讓家長焦慮,過度喂養還可能引發寶寶厭奶的惡性循環。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