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獅圖樣幣雪康臥獅 ![]() 西藏宣統寶藏半分、一分 ![]() ![]() 光緒三十一年(1905),為抵制印度盧比銀幣長期對西藏及其毗鄰的川、滇部分地區的侵占,在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及四川總督錫良的主持下,發行了一種仿制印度盧比的“四川盧比”銀幣,“四川盧比”發行后,在經濟相對繁榮的川藏及滇藏地區廣受歡迎,出現市場溢價升水的現象。 ![]() 同時,印度盧比因受排擠而逐漸淡出市場。然而,由于內藏地區經濟落后,仍習慣于西藏傳統的小面值一錢銀幣,不適應元單位的“盧比”體制。所以,在內藏的拉薩等地,“四川盧比”銀幣行用不暢。少量流入的往往要折價貼水行用。針對這一情況,同時也考慮到仿制印度盧比畢竟是一時權宜的無奈之舉,因為有損主權形象。所以,時任駐藏大臣的聯豫,便于宣統二年(1910)主持發行了援引“寶藏薄片”銀幣舊制的宣統寶藏銀幣、銅幣,以期作為統一的西藏地方貨幣。 回到宣統二年七月初一日,聯豫將鑄出的新幣“恭裝黃匣,進呈御覽”。并在奏折中陳述了流通狀況與擴充建議,“臣現飭試鑄銀圓一種,銅圓兩種,銀圓重一錢,銅圓一種合銀一分,一種合銀五厘……商民領用,極形踴躍”。“臣擬另購外洋輕便機器……并擬增建廠屋,招募內陸工匠,次第擴充”。清廷朱批著照所請,予以肯定。 在歷經多年奏請商討曲折謀劃后,新幣“宣統寶藏”才終于誕生。其既傳承續補自乾隆朝以來寶藏銀錢的錢法舊制,又在此基礎上革新工藝大膽創新,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宣統寶藏”作為寶藏系列銀幣中首款機制幣,與之前手工打制幣有著本質不同,不僅大大提高了制幣效率,使得貨幣的重量尺寸更趨標準化,更有助于規范流通取信于民。 注二:1909年4月4日(宣統元年間二月十四日)川督趙爾巽與駐藏大臣聯豫會銜上奏,建議川軍入藏來應對當時西藏陷入西方殖民地侵略,藏軍叛亂,對抗英軍,實現西藏新軍整備。清廷次日批準。趙爾巽即組建入藏川軍。于1909年8月11日(宣統元年六月二十六日)鐘穎統師川軍,自成都起程。川藏道路崎,川軍輻重難行,不少夫役或病或亡,七月底始抵打箭爐(康定)九月至德格,十月初至察木多(昌都)。 ![]() 為防生信恐,朝廷曉詢西藏地方,川軍入藏“系按照藏印通商條約辦理”擬于三商埠設立巡警,并護衛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俾黃教日盛,百姓安端”,但噶廈仍請求撤退川軍,并聲言,如不允所請,“則藏眾必將反叛”;并在川藏線沿途多處屯聚數千藏軍,以阻川軍。 面對藏兵聚阻,清廷命令鐘穎相機驅剿,“以資鎮威為主”。為配合川軍,十月下旬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率邊軍自德格冒雪馳赴察木多,使恩達藏兵撤退。趙爾豐來取聲東擊西策略,讓邊軍走南路,轉移藏軍視線:讓鐘穎率川軍由北路,由三十九族間道徑往西藏。在三十九族及聯豫調兵配合下,川軍順利抵達拉里。藏軍在江達抵抗。在川、邊兩軍夾擊下,藏軍大敗。 ![]() 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 1910年2月12日(宣統二年正月初三日)川軍前鋒進入拉薩隨后第一營、第二營亦于14、15日相繼到達。鐘穎自率后隊于17日入拉薩。 川軍進入拉薩時,正值舉辦傳召大法會,拉薩城里僧俗藏民多眾,發生了聯豫的衛隊槍擊藏民,侮辱藏官的事件。“一時全城震動,人民不安。”加之聯豫派兵搜捕達賴未經清廷批準、擅自任命的噶倫,“達賴恐遭危險,即摯其左右,逃往印度”。 至此,經過近半年行軍,川軍全部抵達拉薩,履行中央軍駐藏職責。 西藏獅圖火寶花啟介 ![]() 西藏獅圖火寶花噶阿 ![]() 1919年西藏雪阿果木五錢 ![]() 西藏獅圖四瓣卡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