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投資人眼中,榮昌生物在國內創新藥企中因“花錢”力度受到爭議,投資自建產能就是其中焦點之一。 事實真的如此嗎? 通過對榮昌生物核心產品之一泰它西普的產品力、自免市場的潛力進行分析,以及細看榮昌生物的產能建設節奏,我們很容易發現,其實這是一筆“精細賬”: 基于對市場供給的科學預判和產能建設的一般規律,堅持適度超前的原則,保持供給端和需求端的動態平衡,如此一來,既能保障供給,又沒有過度投入,從而將資金投入的精準度、高效性和可持續性達到高度的統一平衡。 / 01 / 自免賽道:龐大的患者群體與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 自身免疫疾病發病極其廣泛,存在尚未被滿足的巨大臨床需求,成為困擾人類健康的重大難題。 有望成為B細胞介導的自免領域重磅先導藥物的“泰它西普”,有著極廣的應用范圍,目前布局了8個適應癥。除已在國內獲批的系統性紅斑狼瘡適應癥外,其他適應癥的開發大有齊頭并進之勢——類風濕關節炎適應癥將于近期在中國獲批上市,重癥肌無力適應癥已經鎖定數據庫,正處于遞交上市申請的準備階段,IgA腎炎、干燥綜合征等適應癥已完成國內Ⅲ期臨床全部患者入組,從今年下半年起將陸續申報上市銷售;視神經脊髓炎Ⅲ期、狼瘡腎炎Ⅱ期等適應癥的臨床研究進展順利。 (1)系統性紅斑狼瘡領域的逆襲 系統性紅斑狼瘡之所以被稱為“不死的癌癥”,一方面,是有著巨大臨床需求得不到滿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其發病機制復雜,新藥研發之路異常困難,多個跨國藥企的研發項目均以失敗告終。 正因為如此,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領域又被稱為“新藥墳場”。然而,榮昌生物卻把這塊難啃的“硬骨頭”,作為泰它西普的首個上市適應癥,展現出公司對泰它西普優異療效及安全性的充足信心。國內Ⅲ期臨床數據顯示,其有效率高達82%,并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具有壓倒性的競爭優勢。 當然,市場的表現,也沒讓榮昌生物失望。面對國內市場的唯一生物制劑競品,泰它西普的雙靶點作用機制迅速得到業界的廣泛認可,銷售額一路攀升:從2021年4700萬元,到2022年的3.3億元(增長462.19%),再到2023年的5.2億元(增長57.58%),2024年上半年又有更大幅度的增長,展現出強大的商業化轉化前景,已覆蓋全國多數省份的超2000多家醫院,逾4萬患者從中獲益,創造了巨大的綜合價值。 (2)類風濕關節炎適應癥上市在即 公開消息顯示,泰它西普類風濕關節炎適應癥上市申請已獲國家藥監局正式受理,預計將于近期獲批上市,即將成為泰它西普獲批的第二個適應癥。 在2023年11月15日的美國風濕病學會(ACR)年會上,榮昌生物公布了其治療類風濕關節炎適應癥的Ⅲ期臨床試驗數據,泰它西普在24周時的ACR20應答率達到60%,與安慰劑組的26.9%相比有顯著提高。這表明泰它西普在療效上具有優勢,將為我國超600萬人的龐大患者群體帶來新的治療手段。 (3)重癥肌無力研究數據極為優異 重癥肌無力在中國屬于罕見病。在該治療領域,泰它西普表現亮眼,獲國家藥監局突破性療法認定,以及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其Ⅱ期臨床數據顯示出極為優異的療效。 一方面,治療起效迅速且效果顯著,第12周時QMG評分平均降低9.5分,在第24周,泰它西普240 mg組的QMG評分平均降低9.6分。在臨床上,QMG評分降低3分即視為有效應答,降低5分則視為顯著應答。 另一方面,泰它西普的療效覆蓋面廣。在第24周,240 mg組患者獲得QMG臨床意義應答(評分下降3分及以上)的累積百分比達到100%,獲得QMG顯著應答(評分下降5分及以上)的累積百分比為86.7%。相比之下,其他藥物QMG應答率僅為63%(評分下降3分及以上)。 (4)干燥綜合征領域有望成為生物制劑NO.1 目前并無用作治療干燥綜合征的生物藥獲批,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而泰它西普干燥綜合征適應癥的國內Ⅲ期臨床試驗已于今年5月13日完成全部患者入組,將于明年提交上市申請,這表明其研發進度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有望填補這一領域的空白,成為NO.1。 泰它西普一項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風濕病學》(RHEUMATOLOGY)的Ⅱ期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其治療干燥綜合征患者展示出良好臨床獲益。與安慰劑相比,泰它西普治療組在第12周和24周能明顯改善干燥綜合征患者的干燥綜合征疾病活動指數(ESSDAI)評分和多維疲勞量表(MFI-20),并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安全耐受,無嚴重不良事件發生。 (5)IgA腎病領域潛力巨大 在備受關注的IgA腎病領域,泰它西普同樣是一個有潛力的競爭者,同樣具備領先的臨床研究領先優勢。5月17日,榮昌生物宣布泰它西普治療IgA腎病的國內Ⅲ期臨床試驗,已完成患者入組,將于明年申報上市。 Ⅱ期臨床數據顯示,240mg泰它西普,每周一次,共計24周的治療,可以使IgA腎病患者的平均尿蛋白定量下降49%,這一下降比例在目前在研藥物中屬于領先水平。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全球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約800余萬人,其中我國100余萬人;全球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約4220萬人,其中我國約620萬人;全球干燥綜合征患者約409萬人,其中我國約64萬人;全球IgA腎炎患者約973萬人,其中我國約228萬人;全球重癥肌無力患者約114萬人,其中我國約20萬人。由此可見,以上適應癥的全球患者超過6500萬人,其中我國患者人群超過1000萬人,相當部分人群無針對性的靶向治療藥物,只有普通的免疫抑制劑、激素等,療效差,毒副作用大,存在著極大的尚未被滿足的重大臨床需求。 從以上泰它西普相關適應癥臨床試驗進度來看,從2024年開始,在未來的兩三年之內,這些適應癥都將獲批上市,并轉化為商業價值,對于在自免賽道按照大單品打造的“泰它西普”來說,市場潛力極其可觀。 / 02 / 產能儲備:保持供給端和需求端的動態平衡 基于對泰它西普產品力分析,以及巨大的自身免疫市場需求,可以預見,因泰它西普療效優異且具有不可替代性,市場需求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那么,如何建設與之相匹配的產能,穩健保障產品的持續放量,是一個現實而重大問題。畢竟,大分子藥物的及時供應,需要足夠大的產能規模支撐。過去幾年,部分PD-1頭部企業就因為產能的限制,制約了搶占市場的動作。 其實,榮昌生物早在2019年就基于對臨床研究進展和市場需求的科學預判,前瞻性地布局了新藥產業化建設項目,并于2020年拉開自建產能的序幕,也就是后來被大家熟知的總投資超23億元的榮昌生物三期、四期工程。 這并非是榮昌生物的激進操作,而是出于兩個方面的考量做出的審慎決策。 一是,對于一家biopharma來說,自主化的產能建設是個重大的戰略問題,是保質保量安全供給產品的基本保障,也是降本增效的核心環節。不管是百濟神州、信達生物,還是恒瑞醫藥等藥企,近年來都在自建大分子藥物產能,且投入規模越來越大。就在7月初,恒瑞醫藥宣布PD-1卡瑞利珠的10000L不銹鋼生物反應器生產線獲批,正式進入“萬升規模”時代。 二是,對于藥企而言,生產基地建設周期較長、認證程序復雜,生產線獲批時間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并且產能的爬坡也要時間,因此適度超前布局是合理且必要的。即便是打好了產能建設的提前量,屆時也有可能會被超預期的市場銷量擾亂節奏。 對此,榮昌生物有著極深的體會。 為保證“泰它西普”上市后的市場供應,榮昌生物未雨綢繆,調整工程建設順序,于2020年投資6.4億元首先開工建設了發酵規模2.4萬升、年產200萬支“泰它西普”的四期工程,并于2022年建成,等待生產場地補充申請的獲批。 盡管早有預判,但“泰它西普”于2021年獲批上市并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后,因療效優異及不可替代性,使用患者劇增,銷量實現快速增長,產品供給能力一度受到挑戰。如果新增生產場地補充申請不能及時獲批,部分患者將不能按需供藥,國際市場開發亦將受到影響。幸好,四期工程補充申請于2023年11月及時獲批準,新產能的釋放彌補了數十萬支的市場供藥缺口,滿足了廣大患者的臨床用藥需求。 由此,初踏新藥產業化的榮昌生物變得更加成熟,審慎加速建設體量更大的三期項目,這是一個總投資16.8億元,規劃建設發酵規模達到12.6萬升、年產能1100萬支泰它西普的巨大工程,目前正處在驗證階段,預期在明年陸續投入使用。 打破原本規劃的順序,先建四期、后有三期,體現了榮昌生物對市場銷售趨勢的精準研判: 考慮到供不應求的可能,優先推進投入較小、周期較短的四期工程,首先滿足短期的市場需求;在滿足短期市場需求的情況下,推進投入較大、周期較長的三期項目,最終滿足中、長期的市場供應,徹底解決供應層面的短板。很顯然,榮昌生物產業化項目建設順序的顛倒是表象,發展的邏輯既是遵循了事分輕重緩急的辯證,又是審時度勢的順勢而為。 總體上看,榮昌生物規劃建設的生產車間總建筑面積24萬平方米,總發酵規模16.2萬升,設計的年產能分別是融合蛋白制劑1350萬支、ADC制劑450萬支,預留了合理的產能空間,實際產能將根據市場需求動態建設完成。榮昌生物傾力打造符合國際GMP標準的生產體系,通過了歐盟質量受權人的審計,相關產品已源源不斷運往世界各地,支持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 / 03 / 小結 按照現有產能來看,“泰它西普”“維迪西妥單抗”的產能不僅能夠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也可滿足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用產品的需求,為產品國際商業化供給留下空間。換句話說,現有產能可以動態滿足公司的銷售需要,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技術升級,生產成本將會大幅降低。 透視榮昌生物的產能建設,可以說這是一筆“精細賬”: 產能建設的必要性、合理性、科學性、前瞻性與市場供給實現了緊密結合,節奏把握拿捏得當,既能保障供給,又沒有過度投入,風險控制非常得當。 參考海外頂尖藥企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看到,它們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它們都是市場節奏的掌控者,共同之處是能夠預見并應對市場難以預測的變化,從而進行前瞻性的布局。在醫藥行業,發展機遇往往稍縱即逝,因此沒有時間猶豫不決。從這個角度來看,榮昌生物的產能規劃和市場前瞻展現了其對行業發展趨勢的敏銳洞察和對未來機會的精準捕捉,這將是公司持續成功的關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