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水先期: 【白話解】有的婦人月經先期而至,并且月經量非常多。有人認為這是血熱極重而引起的病癥。有誰知道這是腎中水火太旺而引起的呢!火太旺盛則引起血熱,水太旺盛則導致血多,這是有余的病證,不是不足的病變。似乎是不用服藥而會自行痊愈。然而腎中水火過于亢盛,子宮過熱,不僅是難以受孕的原因,而且還有爍干男精的憂慮。太過就要減少,說的不正是相互資助的道理嗎!但是火不能任其亢盛有余,而水也斷斷不能令其不足。治療的方法只是微清其熱,不必泄利真水。 方用清經散: 丹皮(三錢),地骨皮(五錢),赤芍(三錢,酒炒),大熟地(三錢,九蒸),青蒿(二錢),白茯苓(一錢),黃柏(五分,鹽水浸炒), 【用法】水煎服。服用二劑,亢盛之火便自然能夠恢復正常。 【解析】清經散雖然用的是清火藥物,但卻仍然是滋水之味,亢盛之火得清而水不會隨火而泄,這是有損也有益的治療方法。又有婦人經水先期而來,但量卻極少,甚至只有一、二點。有人認為這是血熱過極引起的。有誰知道這是腎中火旺而陰水虧耗所引起的呢!這與上面所說的病癥都是先期而至,但為什么要區分虛實的不同呢?婦人月經異常最是難以調理的,假如不對細微之處詳加分辨,則用藥很少會有效果。月經先期而至是火氣上沖所引起的,但經量的多少則是水氣盛衰的驗證。所以說月經先期而至量多的,是火熱亢盛而水氣有余;月經先期而經量少的,是火熱亢盛而水液不足。假若一見月經先期而來,就都認為是火熱亢盛,只用瀉火的方法而不去補水,或是用水火兩泄的方法,如此而治能有不加重病情的嗎!先期而經量少的治療方法不必去泄火,只是專用補水,水液充足則火熱自會消退,這也是相互資助的道理靜月山人整理摘于《傅青主女科》。 方用兩地湯: 【組成】大生地(一兩,酒炒),元參 (一兩),白芍藥(五錢,酒炒),麥冬肉(五錢),地骨皮(三錢),阿膠(三錢)。 【用法】用水煎服。服用四劑,月經就會正常了。 【解析】兩地湯用地骨皮、生地相互配合,能清骨中之熱。骨中之熱,是由腎經之熱引起的。用地骨皮和生地相配清骨髓中熱,則腎氣自會正常,并且還不會損傷胃氣,這是非常巧妙的治法啊。況且方中用的所有藥物,又都是純粹的補水藥物,水液旺盛而火熱就會自行恢復正常,這就是其中的道理。經水先期但經量少的病癥與上面所說的經量多的病癥要相互印證參考,對于月經先期的病癥就斷不會出現誤治了。 二、經水后期: 【白話解】有的婦人月經后期而至,但經量較多。有人認為這是血虛引起的病變。又有誰知道這樣的病變不是血虛引起的呢!月經后期而至,經量多少不同,說明病變也有不同,這是不能只用血虛來立論的。如果月經后期而至,但經量較少,這是血寒而不足;如果月經后期.而至,但經量較多,這是血寒而有余。經水本是源于腎精的,當經水來潮時,五臟六腑的血液都來歸附。所以經水來潮的時候,所有經脈的血液都來附益。當經水來潮,陰門開啟,來不及迅速閉合,所有經脈的血液就會乘其空隙而向下出。血液已經出于脈外,就會形成不足。治療方法宜于補中溫散。不能說月經后期都是血液不足引起的。 方用溫經攝血湯: 【組成】大熟地(一兩,九蒸)白芍(一兩,酒炒) 川芎(五錢,酒洗)白術(五錢,土炒)柴胡(五分)五味子(三分) 續斷(一錢)肉桂(五分,去粗研) 【用法】水煎服。服用三劑,月經就能正常。 【解析】溫經攝血湯能大補肝、腎、脾三臟的精血,加上肉桂能祛內寒,柴胡能解肝郁,補中有散,但散不耗氣;補中有泄,但泄不損陰,所以補之有益,而溫之有功,這是調經非常有效的方藥,是固攝血液的仙丹。凡是月經后期來潮的,都可以用此方治療。如果元氣不足,加人人參一、二錢也可以。
【白話解】有的婦人經水斷斷續續,時有時無,或前或后,無有定期。人們一般認為這是氣血虧虛引起的。又有誰知道這是肝氣郁結導致的呢!經水由腎而出,而肝為腎之子,肝氣郁結,子病犯母,就會引起腎郁;腎郁則氣必定不會正常宣散,經水或前或后,或斷或續,正是腎氣有時通暢有時閉郁的表現。有人認為肝氣郁結不一-定會影響到腎,而腎氣不郁,不一定會像上面所說的那樣。這是不知道子母之間相互關聯,子若有病,則母必定會產生照顧養育的情懷。肝氣郁結,腎就不會沒有情意纏綿的情誼,肝氣有時開,有時閉,則腎氣就有時去,有時留,這是母子之間相互影響造成的,沒有什么可懷疑的。治療方法宜用疏肝解郁,就是開宣腎郁,肝腎郁結得開,則經水就自然會有一定的規律。 方用定經湯: 【組成】菟絲子(一兩,酒炒)白芍 (一兩,酒炒)當歸 (一兩,酒洗)大熟地(五錢,九蒸)山藥(五錢,炒)白茯苓(三錢)芥穗(二錢,炒黑)柴胡 (五分) 【用法】水煎服。服用二劑,則經水干凈;服用四劑,則經水就能形成規律。 【解析】定經湯具有疏肝腎之氣的功能,而沒有用通經的藥物;定經湯能補肝腎之精,而沒有用利水的藥物。肝腎之氣舒暢則精通,肝腎之精旺盛則水利,沒有治而取得了治療效果,正是治的非常精妙啊。(上面“經水先期”“經水后期”和“經水先后無定期”等三條關于調經的論述,論辦的非常明白清晰,所立處方也極其微妙。但恐怕患者臨時或有外感,或兼內傷而不能見效。如兼有外感的,宜加蘇葉一錢;如兼有內傷的,宜加神曲二錢(炒);如有因為肉食積滯的,再加東山楂肉二錢(炒)。臨癥之時,必須酌情應用。如果是肝氣抑郁引起的經水不調,又應當以逍遙散為主方,如果有熱,加山梔炭、丹皮,就是加味逍遙散。靜月山人整理摘于《傅青主女科》) 四、經水數月一行: 【白話解】有的婦人月經幾個月來潮一次,每次都是正常的,既沒有有時提前或有時錯后的異常,也沒有月經量多或月經量少的差異。人們都認為這是異常的現象,而不知道這不是異常。這樣的現象,對于沒有病的人來說,是氣血沒有虧損。既然氣血不虧損,為什么以數月而一行經?婦人之中,也有天生仙骨者,經水必一季- -行。大概以季為數,而不以月為盈虛也。真氣內藏,則坎中之真陽不損,倘加以煉形之法,一年之內,便易飛騰。如果世人不知,見經水不應,月來,誤認為病,亂用藥餌,本無病卻治之成病,是治反不如其不治好。山聞異人之教,特為闡揚,使世人見此等行經,不要亂治療,千萬不要懷疑為氣血之不足,而輕易- -試。雖然天生仙骨之婦人,世上也不少。但對于嗜欲無窮而有所損傷的人,出現的也非常多,對此又不能不確立一個治療救助的方藥用來輔助, 方名叫助仙丹: 【組成】白茯苓(五錢),陳皮(五錢),白術(三錢,土炒),白芍(三錢,酒炒) ,山藥(三錢,炒) ,菟絲子(二錢,酒炒) ,杜仲(一錢,炒黑),甘草(一錢)。 【用法】河水煎服。如果是服用四劑,而現象沒有任何改變,就不能再服了。 【解析】助仙丹在平補之中,實有精妙的道理。該方健脾益腎而沒有滯澀之憂;解郁清痰而沒有泄利之傷,服用本方不會損傷天然的氣血,這就是調經最大的原則,為什么非要用其他藥物來通經呢。 五、年老經水復行: 【白話解】有年已五十多歲,或是六七十歲的婦人忽然出現經水來潮的現象,有的血色紫暗夾有血塊、有的血色鮮紅就像血淋一樣。有人認為老年婦人行經,是老年還少的征象。有誰知道這是血崩開始的征象呢!婦人過了四十九歲后,天癸已經竭盡,又沒有服用濟陰補陽的藥物,怎么還能像少婦~樣。腎中精氣盈滿而化為經水,在經水不應該出現的時候忽然出現月經來潮,是肝不藏血和脾不統血的緣故。年老行經不是精氣過于疏泄而引動命門之火,也不是氣機郁極而引發龍雷之火,二火交相迸發,迫血妄行,而引起血液奔迫而下。表面現象有點像行經,但實際上卻不是行經。這樣的病癥,如果不用大補肝脾氣血的藥物,出血不能立即停止。 方用安老湯: 【組成】人參(一兩)黃芪(一兩, 生用)大熟地(一兩, 九蒸)白術(五錢,土炒)當歸(五錢,酒洗)山萸(五錢,蒸)阿膠(一兩,蛤粉炒)黑芥穗(一錢)甘草 (一錢)香附(五分,酒炒)木耳炭 (一錢) 【用法】水煎服。服用一劑,出血開始減輕;服用二劑,出血減輕比較明顯;服用四劑,出血基本停止;服用十劑,疾病痊愈。 【解析】安老湯具有補益肝脾之氣的功效,脾氣旺盛則自然能夠化生血液和固攝血液。安老湯更為精妙之處在于大補腎水,腎水充足則肝氣自然舒暢,肝氣舒暢則脾氣自然得到幫助。肝能藏血而牌能統血,又怎么會有血液泄漏的現象,還憂慮什么血崩的發生呢!(安老湯內加貫眾炭-錢,研為細末,用藥汁沖服效果更好靜月山人整理摘于《傅青主女科》。) 六、經水忽來忽斷時疼時止: 【白話解】有的婦人月經忽來忽斷,小腹時疼時止,并伴有寒熱往來。有人認為這是血液凝結引起的,而有誰知道這是肝氣不舒的緣故!肝在五行屬木,具有藏血的功能,肝性最惡風寒。正當婦人月經來潮.的時候,腠理大開,恰逢風寒之邪的吹襲,從而引起肝氣閉塞,肝氣閉塞則經水流行的道路也隨之閉塞。由于風寒之邪的侵犯,腠理經絡,都郁閉不宣,寒熱往來而作,都是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邪氣侵犯陽分就會生為熱邪,邪氣侵犯陰分就會生為寒邪,但這還是感受邪氣較輕的表現。假如由外感受的風寒之邪越重,那么在內應而產生的熱氣就越深,經常會有熱入血室,而傳變為如狂的病癥。如果僅僅有往來寒熱,這是風寒不重而熱也不深的征兆。治療方法宜用補肝中之.血,通解肝郁而散風邪,疾病就會隨手而痊愈。正是所說的“治風先治血,血和風自滅”,這是其中之一。 方用加味四物湯: 【組成】大熟地(一兩,九蒸),白芍 (五錢,酒炒),當歸(五錢,酒洗),川芎 (三錢,酒洗),白術 (五錢,土炒),粉丹皮 (三錢),元胡(一錢, 酒炒),甘草 (一錢),柴胡 (一錢)。 【用法】水煎服。 【解析】加味四物湯用熟地、白芍、當歸、川芎四味藥物滋補脾胃的陰血;用柴胡、白芍、丹皮三味藥物來宣通肝經的風郁;用甘草、白術、元胡三味藥物來通利腰臍并和腹止疼。諸藥合用,藥效能夠進人表里之間,通行經絡之內,用藥得法,自然能夠獲得桴鼓相應的效果了。(加味四物湯中加人炒黑的荊芥穗一錢,效果更好。) 七、經水未來腹先疼: 【白話解】有的婦人在月經來潮前連續數日腹部疼痛,經水來潮時經血大多都是紫黑血塊。有人認為這是寒到極點而引起的。有誰知道這是熱到極點而火不化的呢!肝在五行中屬木,木中有火,肝氣疏泄則氣火通暢,若肝氣郁結則氣火不揚。月經來潮的時候,經水欲行但肝氣不能疏泄,氣機抑郁不通而引起疼痛。但等到經水盈滿時血液不能內藏,肝中的郁火焚燒,又從內將經血逼迫外出。隨著血液的外溢,肝火也能隨之怒泄。經血顏色紫黑,是水火兩相交戰的現象。經血之中夾有血塊,是火熱煎熬血液而形成的塊狀物。經血的異常,正是肝郁火熱在內作用的結果。治療宜于大力清泄肝中之火。但只泄肝中火熱,而不去舒解肝氣郁結,則只能是治標不此治本,能有什么益處呢! 方用宣鄃通經湯: 【組成】白芍(五錢,酒炒),當歸(五錢,酒洗),丹皮(五錢),山梔子(三錢,炒),白芥子 (二錢,炒研),柴胡(一錢),香附(一錢,酒炒) ,川郁金(一錢,醋炒) ,黃芩(一錢,酒炒),生甘草(一錢) 【用法】水煎服。連續服用四劑后經水來潮的時候就不會先有腹部疼痛了。 【解析】宣郁通經湯具有補養肝血、舒解肝郁、利肝之氣和降肝之火的功效,所以能夠迅速獲得療效。 八、行經后少腹疼痛: 【白話解】有的婦人在行經之后出現少腹疼痛。有人認為這是氣血虧虛引起的。有誰知道這是腎氣枯涸的原因呢!經水實際上是天- - 真水,真水盈滿則經水方能外溢,真水虧虛則經水閉塞不通,這也是正常的事情。為什么虧虛也能引起疼痛呢? -旦腎水虧虛,就會出現水不生木,肝木異常,就會克伐脾土,木土相爭,就能引起氣逆,所以會引起疼痛。治療方法必須要以疏肝理氣為主,并要增加補腎的藥物。腎水充足則肝氣平和,肝氣平和則上逆之氣自然順暢下行,又怎么會有疼痛呢! 方用調肝湯: 【組成】山藥(五錢,炒)阿膠(三錢,白面炒)當歸(三錢,酒洗)白芍(三錢,酒洗) 山萸肉(三錢,蒸熟) 巴戟(一錢,鹽水浸)甘草 (一錢) 【用法】用水煎服。 【解析】調肝湯具有調肝氣的功能,既能降上逆之氣,又有很好的解郁止痛的作用。調肝湯不僅能治經后腹疼的病癥,月經后的各種病癥,用調肝湯來進行調理都是最好的。(治療經前腹痛的宣郁通經湯和治療經后腹痛的調肝湯的配伍都是非常精妙的,不能隨意加減。如果有別的癥狀也宜于用宣郁通經湯或調肝湯為主,根據具體情況另加藥味治療。宣郁通經湯或調肝湯的原方是不能減去- -味藥物的。)
【白話解】有的婦人在月經來潮之前一二日忽然出現腹痛并伴有吐血。有人認為這是火熱過極引起的。有誰知道這是肝氣上逆呢!肝性最急,宜順而不宜逆,肝性順則氣機正常,肝性逆則氣機逆亂;血液是隨著氣的運行而運行的,氣的運行正常則血液的運行正常,氣的運動.失常則血液的運行也會失常,這種現象并不奇怪。有人說經前吐衄的病位在腎而不在肝,為什么經血會隨著血液逆行,甚至從上由口而出,是肝不藏血的緣故呢,還是腎不納氣而引起的呢?少陰之火就像駿馬奔馳一樣迅疾, 再得肝火激發向上直沖,上逆的勢力最為迅捷,經水反化為血,所以不是因為肝不藏血,才形成吐血的病癥,然而這樣的吐血與其他經脈引起的吐血有所不同。其他經脈病癥引起的吐血,多為內傷的病變而引起;而經水上逆引起的吐血,則是由于血液內溢激發而引起的。疾病的表現雖有很大的差異,但氣逆的原理卻是一樣的。治療宜于平肝順氣,不必益精補腎。但是,經水上逆而引起的吐血,雖然不會明顯損傷氣血,如果經常反復發作,卻不免會過于損傷腎氣,所以在補腎之中,用順氣的方法才較為得當。 方用順經湯: 【組成】當歸(五錢,酒洗),大熟地黃(五錢,九蒸),白芍(二錢,酒炒),丹皮(五錢),白茯苓(三錢),沙參(三錢),黑芥穗(三錢)。 【用法】水煎服。服用-劑,吐血就會停止;服用二劑,經水就會順暢;服用十劑,疾病就不再復發。 【解析】順經湯的組方原理是在補腎調經的藥物中,加用引血歸經之品,是將和血之法,寓于順氣之。肝氣若不上逆,則腎氣自然調順;腎氣既已調順,又怎么會有經逆的發生呢!(壯年婦女在經期吐血的現象經常發生,不能作為癆癥治療。如果誤認為是癆癥而進行治療,必然會導致肝氣更加上逆,原來不是癆癥反而變成癆癥了。順經湯中加人茜草一錢,懷牛膝八分,則效果會更好。) 十、經水將來臍下先疼痛 【白話解】有的婦女在經水將要來潮前三五天出現臍下作疼,痛如刀刺;有的人兼有寒熱交作,所下之物就像黑豆汁- -樣。人們都認為是血熱過極引起的。誰知道這是下焦寒濕相互交爭的結果呢!寒和濕都.是引起疾病的邪氣。婦人有沖脈和任脈,沖任二脈同起于下焦。沖為血海,任主胞胎,而為血室。正氣相通則任沖二二脈通暢條達,邪氣侵犯則二脈不通。經水是由沖脈和任脈二經而出,如果寒邪和濕邪充滿沖脈和任脈就會產生內亂,正氣和邪氣相互交爭就會產生疼痛,邪氣愈盛則正氣愈衰。寒氣生濁,之所以所下之物像豆汁那樣顏色發黑,是因為顯現出北方寒水的形象。治療主要以利濕和溫散內寒為主,使得沖任二脈免除邪氣的擾亂,臍下自然就能免除疼痛的困擾。 方用溫臍化濕湯: 【組成】白術(一兩,土炒),白茯苓(三錢),山藥 (五錢,炒),巴戟肉(五錢,鹽水浸),扁豆(炒,搗,三錢),白果(十枚,搗碎),建蓮子(三十枚,不去心)。 【用法】水煎服。但必須在經水來潮前十天開始服用。服用四劑,就可使邪氣散去,經水調和。 【解析】溫臍化濕湯兼有促進受孕的功能。溫臍化濕湯以白術為君藥,能夠通利腰臍之氣;用巴戟和白果來通利任脈;用扁豆、山藥和蓮子來衛護沖脈,諸藥和用,能夠使得寒濕清除則經水調暢,并能夠促進受孕。如果誤以為腹痛屬于熱性疾患,而妄用寒涼的藥物治療,反而會引起沖任虛冷,血海變為冰海,血室成為冰室,不僅僅是難于生育,而疼痛的緩解也會遙遙無期。(沖任二脈之氣宜于通暢但不宜于下降,所以方中化濕不用蒼:術和薏仁。其余病癥的治療也可作為參考。靜月山人整理摘于《傅青主女科》) 十一、經水過多: 【白話解】有的婦人經水過多,并且在行經過后又見經行,面色萎黃,身體倦怠無力,越來越困乏。有人認為這是血熱有余的緣故。誰知道這是血液虧虛而不能歸經引起的!按常理血液旺盛才使得經水過多,血液不足就引起經水減少。現在血液虧虛反而出現經水過多,這是什么道理呢?如果血液是行于經脈之中的,雖然血液旺盛經水也不會過多;如果血液不能正常地在經脈中運行,雖然血液衰少,經水也不會減少。世上的人一見經水過多,就說是血液旺盛引起的。這就是為什么對于經水過多治療多不正確的原因。假如經水過多果真是血液旺盛,那么身體健壯的人,經水- -行就會停止,精力還會像平常一樣,為什么還會經水過后而再次行經,甚至身體困乏無力呢!只有經水過多是血液虧虛的緣故,才會出現經水過后又見經行,并且身體困乏無力。血液損傷,精微耗散,骨中髓液虧空,所以不能向上容養面部而外現華彩。治療方法宜于大補血液而引血歸經,以杜絕經行過后又有行經的病變。 方用加減四物湯: 【組成】大熟地黃(一兩,九蒸),白芍 (三錢,酒炒),當歸 (五錢,酒洗),川芎 (二錢,酒洗),白術(五錢,土炒),黑芥穗(三錢),山萸 (三錢,蒸),續斷(一錢), 甘草(一錢)。 【用法】水煎服。服用四劑,則血液能夠歸經。服用十劑以后,方中加人三錢人參,繼續服用十劑,下月行經的時候,經水就會適量而止。 【解析】四物湯是補血神方,方中加人白術和荊芥,則補中又有通利的作用;加入山萸和續斷,則在止血之中又有行血的功效;加入甘草用來調和諸藥,使所有藥物都能發揮功能,所以血液充足而歸于經中,血液歸經則自然靜寧而不會外溢了。(荊芥穗炭具有引血歸經的功能。加減四液湯的配伍是極其精妙的,不能隨便對本方進行加減。) 十二、經前泄水: 【白話解】有的婦女在經水沒來以前,先出現泄下水液三天,然后才能行經。有人認為這是血液旺盛的緣故。誰知道這是脾氣虧虛的原因呢!脾主統血,脾氣不足就不能固攝血液;脾在五行中屬土主濕,脾氣虧虛則脾土不能充實,脾土不實則濕濁就會進- -步 加重,所以在經水即將來潮的時候,脾氣首先不能固攝;經水將行的時候,脾經統攝的血液,本應流注于血海之中,適逢濕濁之氣乘虛侵犯,所以出現先泄水液而后才能行經。調理經水的方法,不在于先治療下泄的水液,而應該首先治療血液;進一步說,調理經水不在于先治療血液,而應該首先補益虧虛之氣。氣能生血,氣旺則血液自然能夠化生;氣能化津,氣旺則濕濁自然能夠清除,況且氣旺則經水自然能夠調暢。 方用健固湯: 【組成】人參(五錢)白茯苓(三錢)白術(一兩,土炒)巴戟(五錢,鹽水浸)薏苡仁(三錢,炒) 【用法】水煎服。連續服用十劑,月經來潮之前就不會出現泄水的現象了。 【解析】健固湯補益脾氣而固攝血液,脾氣旺盛則血液自然攝于氣中;脾能運化水濕,脾氣日益旺盛,則自然能夠運化停聚的濕濁,濕濁被運化消失,經水自然就會調和,又怎么還會有經前泄水的現象呢!
【白話解】有的婦女在行經的前一天可見到大便出血,一般的人認為是血崩病癥,孰不知是月經流于大腸的緣故!大腸與經行的路徑,各有分別,經血怎么能進入大腸中呢?那是不知道胞胎的脈絡系統,上通于心而下又通于腎,心腎不交,使胞胎的血無所歸,而心腎二經之氣,不來照攝,聽其自便,所以血不走小腸而走大腸也。治法上假若單止大腸的血,則愈止而愈多;若擾動三焦之氣,那么更拂亂而不能將血止住。所以經血不能按固有的道路循行,原因是心腎不交;如果現在不能使水火既濟,反而專治其胞胎,那么胞胎之氣不能歸經,血怎么能有歸經的時候呢!因此必須大補心與腎,使心腎之氣既濟,而胞胎之氣穩固,大腸之血就不會妄行,而經血就能循經運行。以上內容靜月山人整理摘于《傅青主女科》。 方用順經兩安湯: 【組成】當歸(五錢,酒洗),白芍(五錢,酒炒),大熟地(五錢,九蒸),山萸肉 (二錢,蒸),人參(三錢),白術(五錢,土炒),麥冬(五錢,去心),黑芥穗(二錢), 巴戟肉(一錢,鹽水浸),升麻(四分)。 【用法】水煎服。二劑大腸血止,而經血就從前陰泄出,三劑經血止,而且能促進受孕。 【解析】此方是大補心、肝、腎三經之藥,不是以治胞胎為主,而胞胎卻恢復正常,這是心腎氣交的結果。這是由于心腎虛則其氣兩分;心腎足則其氣兩合,心腎既濟,胞胎之氣受到心腎二經的固攝,就不會有妄動的狀態!由此可見心腎不交,補心腎就可以了,又為什么要兼補肝木呢?這是因為肝乃腎之子、心之母也,補肝則肝氣往來于心腎之間,自然上引心而下人于腎,下引腎而上人于心。這便是心腎相交的-大要點,不特意調經卻治好了月經不調的病,學者應該加以深思。(若大便下血過多,缺乏精神,人越來越消瘦,肯定是肝氣不疏,肝氣久郁則傷脾,脾傷則不能統血,治療時又應當分別治療。 方用補血湯【組成】:嫩黃芪二兩(生熟各半),歸身四錢(酒洗,炒黑), .杭芍炭二錢,焦白術五錢(土炒),杜仲二錢(炒斷絲),荊芥炭二錢,姜炭二錢,藥引用貫仲炭- -錢,沖服,四劑肯定好轉,好轉后藥量減掉一半 再服兩劑。經血入大腸在行經的時候肯定會大便下血,開始發病時雖然經血錯行,但患者的精神狀態-定是正常的,如果脾不統血的經血妄行精神就不能照常,需加以分辨。) 十四、經前大便下血: 【白話解】《內經》記載:“婦女七七四十九歲,天癸這類物質就沒有了。”有的年齡未到四十九歲就先期絕經了,有的人以為是血枯經閉,誰知道是心肝脾之氣郁滯的原因!如果其血枯,怎么能久活于人世?醫生見到經血不行,隨意地認為是血枯,其實不是血之枯,是閉經。因為經水原并非是血,是天一之水,出自腎中,是至陰之精化生而含有至陽之氣,所以其色赤紅似血,而實非血,所以謂之天癸。世人以經為血,這是千古的錯誤,倘若是血,為什么不稱之為血水,而名經水呢!經水之名者,原以水出于腎,由癸干之化,是以此命名的。一般人沿襲以往而不深思其中的含義,皆都以血來看。因而經水早斷,似乎是腎水衰涸。我以為是心肝脾氣之郁滯。因為腎水的生成,根源不在心、肝、脾,而腎水的生化,卻有關于心、肝、脾。假使水位之下無土氣以制約,則水濫滅火,腎氣不能化;火位之下無水氣以制約,則火炎煉金,腎氣無所生;木位之下無金氣以制約,則木妄破土,腎氣無以成。倘若心、肝、脾有- -經產生郁滯,則其氣不能人于腎中,腎之氣即郁而不宣。更何況心、肝、脾俱郁,即使腎氣真足不虧,也還是有郁而不宣之勢。則腎氣本虛,又怎么能充滿而化生經水而外泄呢!《內經》上說:“亢則害”,即過分的亢盛可造成傷害就是這個道理。此時閉經好像是血枯引起的,而實際上不是血枯的原因引起的。治法必須先散心肝脾之郁滯,然后補其.腎水,再補其心肝脾之氣,則精溢而經水自通矣。以上內容靜月山人整理摘于《傅青主女科》。 方用益經湯: 【組成】大熟地(一兩,九蒸),白術(一兩,土炒) ,山藥(五錢,炒),當歸(五錢,酒洗),白芍(三錢,酒炒),生棗仁(三錢,搗碎),丹皮(二錢) ,沙參(三錢),柴胡(一錢),杜仲 (一錢,炒黑),人參 (二錢)。 【用法】水煎。連服八劑而經通,服三十劑而經不再閉,兼可受孕。 【解析】此方為心肝脾腎四經同治的藥。其特點在于補以通之,散以開之;倘若只補則郁不開而生火,只散則氣益衰而耗精;假如用攻堅之劑,辛熱之品,那么非但沒有幫助,反而成為傷害了。以上內容靜月山人整理摘于《傅青主女科》 中醫大寶庫調經總結:(點↓名稱可查看詳細方劑) 清經散:清熱涼血,滋腎養陰;主治月經先期、量多。 兩地湯:滋陰清熱,涼血調經;主治月經先期、量少。 助仙丹:健脾益腎,證見經水數月一行,腰痠腿軟,食差,頭暈神疲等。 益經湯:滋防養血,疏肝解郁;心、肝、脾經氣郁,未老經水斷、月經過少。 定經湯:舒肝解郁;婦人經來斷續,或前或后無定期。 溫經湯:漏下不止淋漓不暢,血色暗而有塊,或月經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經停不至.. 溫經攝血湯:補中溫散,主治婦女經水后期,經來量多者。 加減四物湯:補肝通郁散風、補血益氣引血歸經。 傅青主女科的傅青主劑量參考: 一斤=16兩,一兩=30克,一錢=3克,一分=0.3克 |
|
來自: 新用戶07181358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