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熾熱的太陽緩緩西下,天空被染成一片溫暖的橙紅,仿佛進入另外一個世界。 微風帶著一絲絲清涼,穿過樹梢,帶走了白天的炎熱,輕輕拂過面頰,帶走了人們一天的疲憊。 夜晚,星星點綴著深邃的夜空,閃爍著神秘的光芒,遠處的蟬鳴和蛙聲此起彼伏,似乎在訴說著夏夜的故事。 唐代詩人孟浩然在夏夜乘涼時寫下的一首詩,意境清絕,靜夜生香,讀之神清氣爽。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唐代〕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fā)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這首詩的大意是: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從東面慢慢升起。 披散著頭發(fā)在夜晚乘涼,打開窗戶躺臥在幽靜寬敞的地方。 一陣陣的晚風送來荷花的香氣,露水從竹葉上滴下發(fā)出清脆的響聲。 正想拿琴來彈奏,可惜沒有知音來欣賞。 感慨良宵,懷念起老朋友來,整夜在夢中也苦苦地想念。 題中“辛大”即辛諤,行大,詩人同鄉(xiāng)友人,當時在西山隱居。 據(jù)《張七及辛大見尋南亭醉作》,知辛大等常于夏日來南亭納涼飲酒。 這首詩寫的是夏夜水亭納涼和對友人的懷念,是一首淡而有致,自然渾成的名篇。 開頭兩句即以恬淡清新的筆觸,描繪了夏日月夜幽美寂靜的山林景色,渲染了自然、恬淡的環(huán)境氣氛。 “忽”、“漸”二字有感情色彩,不但寫出了詩人對山光西落、池月東上的實際感覺,也寫出了詩人對暑退涼生心理上的快感。 “散發(fā)”兩句寫詩人沐浴之后,洞開亭戶,“散發(fā)” 不束,靠窗而臥,不但寫出一種閑情,同時也寫出一種適意,一種來自身心兩方面的快感。 “荷風”二句詩人從嗅覺、聽覺兩方面繼續(xù)寫這種快感。 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所以“風送”時聞;竹露滴在池面其聲清脆,所以是“清響”。滴水可聞,細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無聲息。 詩句表達的境界“一時嘆為清絕”(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寫“荷”以氣,寫竹以“響”,而不及視覺形象,恰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 “欲取”兩句寫由境界清幽聯(lián)想到彈琴,又想到“知音”,從納涼過渡到懷人。 竹露荷風的夜晚,寧靜而美好,他想要取出心愛的鳴琴,對月彈奏一曲,卻遺憾地發(fā)現(xiàn)沒有知音能夠欣賞他的琴聲。 “恨”字,既表達了詩人對知音難覓的遺憾,也反映出他對友人辛大的深深懷念。 結(jié)尾兩句寫詩人多么希望朋友在身邊,共度良宵,友人期不來,自然生出惆悵。 “懷故人”的情緒一直帶到睡下以后,進入夢鄉(xiāng),居然會見了親愛的朋友。 “勞”字,可見其思念之深切。詩以夢境作結(jié),涵意雋永,耐人尋味。 全詩寫景狀物細膩入微,語言流暢自然,情境渾然一體,詩味醇厚,意韻盎然,給人一種清閑之感。 【聲明】圖源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立即刪除。 |
|
來自: 云端書館 > 《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