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武勝橋余姚侯青江上。全長33米,寬3.5米,圓拱跨水達9米,拱矢高達5.3米,始建于東晉隆安二年(398年)十月,現橋為康熙辛丑年重建,為單孔陡石拱古橋,橋名為錢斌所書。 橋聯 東西潮汐永通津,南北康莊常順帆。 武功懷歸凱旋地,勝跡重新普濟人。 ![]()
![]()
![]()
![]()
![]() 42、 達蓬橋位于慈溪三北鎮孫家村。 橋總長為8.2米,東西各6個石階,橋面寬2.5米,橋堍寬4.4米,橋面離水2.5米,跨水3米。 橋聯 南邊的橋聯為: 中流窖水三千丈,上達蓬山幾萬重 朝北的橋聯為: 受書誼訪留侯跡,題柱愧無司馬才 ![]() 43、鎮東橋位于余姚四明山鎮廟下村。 又名廟下橋,建于明末,為單孔石拱廊橋,長10米,寬4米。 橋聯 流水潺潺繞山過,梨洲娓娓講學勤 北引群峰朝禹穴,南分諸嶺上天臺 ![]()
![]() 44、泮池橋 位于江北區慈城鎮慈溪學宮(文廟)。 始建年間不詳,現存的慈城泮池橋重建于清光緒年間,為三座一組,南北向石梁橋,中橋長7米,寬2.7米,高1.2米,以直豎條石為墩,面鋪石板,兩頭各設5級臺階。小橋和中橋相距4.4米,各長6.5米,寬1.6米,無臺階。 ![]() 45、商山橋位于奉化裘村鎮黃賢村。 為單孔石拱橋,采用塊石起拱,前后10余臺階,半圓橋孔跨水7米,橋長11米,寬2.6米,高5.6米。 橋聯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 46、跨涇橋 位于鄞州區邱隘鎮橫涇村, 至少已有200年的歷史。現存的跨涇橋為單孔石梁平橋,全長12米,寬2.5米,橋南北各設6級臺階,橋孔跨水2.4米,高2米, 橋聯 酒坊飲客朝成市, 佛廟村伶夜作場 ![]()
![]()
![]()
![]()
![]() 47、義門橋位于寧海縣西店鎮集義村鄔氏宗祠內 , 橋寬2.5米,拱矢高1.5米,跨水4.5米。 橋聯 恩褒自苛銘金版,惠澤于今衍寶橋 ![]() ![]() 48、獅子橋位于慈溪市掌起鎮葉家村的快船江上。 又名古吉利橋,始建于明代,道光二十九年 (1849年)重建,民國23年 (1934年)9月再次重建。橋長12米,凈寬3.8米,拱矢高2.5米,為單孔石拱橋。 橋聯 吉吉吉無不吉,利利利終有利 鎖西北來龍之旺氣,鎮東南秀水之長源 ![]()
![]()
![]() 49、五龍橋位于鄞州區姜山鎮蔡郎橋村與王家堰村之間的五江河上。 三孔石梁橋,始建于清道光五年 (1825年),長30米,寬2.2米,高3米。 橋聯 五水交匯五龍橋,精雕細刻世無雙 ![]()
![]()
![]()
![]()
![]() 50、居敬橋 位于奉化市西塢街道,跨東江。 始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后多次重建修葺,現長30米,寬5米,為奉化最古老、最大的三孔石拱橋。 橋聯 “跨石成梁會盡有源活水,面山作業送來無數奇峰”、 “橋鎮閭門締早計一家祖調,路當津要往來通萬里舟車” 鰲魚頭騰空出世,石獅子栩栩如生 ![]()
![]()
![]()
![]()
![]()
![]() 51、宏濟橋位于寧海前童鎮妙山村。 始建于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是一座罕見的肋拱結構石拱橋,長8米,寬2.3米,高2米,跨4.3米。寧海縣文物保護單位。 橋聯 妙山巍然,古樹、古廟;剡溪東流,古橋、古藝 ![]()
![]()
![]()
![]() 52、上宅橋位于江北區洪塘街道。 上宅橋以橋邊有洪氏上宅而得名,南北各設有5級石階。現存的上宅橋,重建于民國四年 (1915年) 橋聯 隔河相望一橋通,晝夜不息洪塘市 ![]() 53、寧波靈橋的前世今生 東西跨奉化江,連接藥行街與百丈路。 俗稱老江橋,始建于唐代,為寧波最古老的大跨度浮橋。宋名東津浮橋,歷代屢有修葺。1931年旅滬甬紳發起改建,1934年5月1日開工,1936年建成,為三聯鋼骨環洞式單跨拱橋,長132米,跨97.5米。它是我國第一座鋼梁單孔環形橋,2005年成為省文保單位 ![]() 54、寧波西塘河上的大卿橋 ![]() 55、永安橋在奉化大堰鎮徐家村的村口,橫臥著一大一小兩座相連的石拱橋,橋身青藤遍布。據徐家村宗譜記載,這兩座今日依然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的石拱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專家稱,這是寧波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石拱橋。 ![]()
![]() 56、張斌橋在“縣東五里”的后塘河,大河頭上的第一條石拱橋,始建于北宋元豐五年(1082),距今已有940年。 ![]()
![]()
![]()
![]()
![]() 57、上升永濟橋上升永濟橋全長26.30米,凈跨8.22米,橋孔內設有纖道,橋面寬3.25米,兩頭各有29級臺階,兩側共設欄板、抱鼓18塊,間立望柱,匾式橋額嵌于中欄外側的拱券之上。橋始建于清代乾隆丙辰年(公元1736年),現橋是清光緒癸未年(公元1883年)重建,它是現今西塘河上建成時間最晚、形制最健全、建造最精致、保存最完好的一座石拱橋。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 橋聯 上跨長虹路通兩岸,升看朝旭彩映中流。 永古津梁基安磐石,濟人功德惠勝乘輿。” ![]()
![]()
![]()
![]()
![]() 58、胡家洞橋位于建于。清嘉慶六年(1801)胡氏后裔曾予修復,光緒二十四年(1898)又經重修。其造型古樸,工藝精湛,胡家洞橋曾經是通往寧紹地區的官道橋梁,故稱“寧紹通衢”。該橋為單孔石砌拱橋,東西走向,橋西與余姚市交界。橋北約100米處有當時鄞縣水利會建造的姚江五洞閘,南面偏西側由大隱來水,橋全長26.9米,寬3.50米,橋拱離水約6米左右。橋堍踏跺東28級,西27級。橋欄有浮雕荷葉紋欄板. 橋兩側對聯, 北面:“連舟為梁來往征人無病涉,聚石成徛東西過客有通途”,。 南面:“一帶長虹常橫黃浦,半奩明月返照清灣”。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