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萌出 很久之前,腦海中突然萌生一個想法,作為行動派加上急性子,找出了紙和筆,寫下了: 大概流程如下:
注:由于群聊限制人數,會取消部分不活躍老師的共享資料查看權限。 ![]() 行動 隨著想法的敲定,耐不住性子的我,立馬開始創群邀請。目前部分學科從我個人角度而言成效不錯,而那些反響平平的學科都會在以后進行優化,重新邀請其他編碼員老師。在部分學科取得成效后,便進行釘釘會議的交流學習,以下部分內容便是第三次會議交流的成果。 ![]() 討論點1
![]() 第一個問題,這個例子的肺動脈高壓屬于繼發的可能性最大,而工作中許多編碼員看見重度或者重度或者輕度而直接選擇I27.0,而I27.0屬于原發。今晚會議討論中,幾乎都認為I27.9和I27.2可以同時存在。同時有老師提出,I27.9這個.9與I27.2這個診斷同時編碼是否不妥。 這個問題我之前有思考過的,似乎肺動脈高壓和肺源性心臟病都是表現而不是病因,但似乎肺高壓高壓程度和肺源性心臟病是對某種疾病進展的程度說明,似乎缺一不可,都需編碼,筆者個人觀點,懇請批評指正。 ![]() 討論點二 4. 入院飽和度為:81%,但是血氣分析結果是正常,這個可以用呼吸衰竭作為主要診斷嗎? 筆者之前認為可以,因為呼吸衰竭作為主要診斷的情況都是醫生進行選擇,而醫保清單也有明確規定。 ![]() 從這段話,似乎是認可呼吸衰竭可以作為主要診斷(除了終末狀態)。但是今晚的交流中,胡老師給我一個明確的思路。判斷呼吸衰竭作為主要診斷,看呼吸衰竭的嚴重程度,如果上呼吸機,ICU這種情況下是可以考慮呼吸衰竭先,而當呼吸衰竭是一種基本常態,只是一個較低的血氣,也是簡單的處理,而這個時候更多是將精力放在病因上,因此這個時候是否考慮病因作為主要診斷更優? 《住院首頁填寫規范》(簡稱)這本書也有相應的例子。 ![]() ![]() 討論點三 肺部感染作為主要診斷?具體病例描述如下圖 ![]() 這是臨床最常用的“大頭診斷”而具體情況大多數時候可以通過CT判斷,如果是肺炎我認為就需要填報肺炎,如果是其他具體則填寫具體。 在這個問題的交流中,有老師提到基層醫院技術水平有限,有時確實只能判斷為肺部感染。胡老師提出一個觀點也讓我眼前一亮:如果是極短時間出入院或者真的無法區分,可以考慮使用肺部感染作為主要診斷。但是如果患者住院了一段時間,也做了相應檢查報告,是否可以通過報告判斷細菌性感染或者某種類型的感染,同時也針對性用藥,再次CT復查提示炎癥灶縮小,這種是否可以用細菌性肺炎?相對應的結核,醫生用肺部感染或者肺結節病,醫生進行抗結核治療,是否可以考慮是肺結核?這些看各位老師自己地區的看法。 ![]() 討論點4 33.2400*001支氣管鏡下支氣管活檢和33.2400*002支氣管鏡下診斷性支氣管肺泡灌洗(BAL)同一次操作是否可以同時編碼? 筆者認為可以,因為編碼工作實際上就是反應臨床的診療過程和水平,而醫生確實是做了這樣的操作,而且在對應的工具書和目前筆者尚淺的編碼規則中似乎沒有這一條規定。不過筆者還是認為尋求地域共識最優。 ![]() 最后 以上只是部分討論內容,再此誠摯邀請各學科編碼員老師加入各學科總結群。感謝,附加好友添加二維碼。 ![]() |
|
來自: 新用戶13783588 > 《編碼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