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二)2024屆高三語文復習備考值得借鑒的經驗 1.對新教材中的文言文進行了逐篇挖空訓練,復習較為系統,細致,2024屆考生的文言文部分相對學得比較扎實。 2.對新教材中的單元寫作任務進行了較為精細化的整理和復習,對新課標卷高考作文命題趨勢進行了精準的預測,學生在高考作文板塊應該不會吃虧。 3.對高考常規考點進行了系統的復習,大板塊的知識沒有漏洞。 4.對高中背誦篇目逐篇落實,對學生進行了全員檢查。學生名句默寫部分得分應該比較理想。 5.對高考主觀題的設問和作答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精準的預測,學生主觀題審題能力有較大提高,答題去套路化效果較為明顯。 ![]() (三)2024屆高三語文復習備考的不足 1.參加聯考過于頻繁,致使教學計劃受到影響,因為時間緊,任務重,很多專題細節落實不夠精細。 比如,作文訓練沒有按照新教材單元寫作任務逐個進行,很多專題沒有讓學生親自寫,認真練,只是把相關素材和范文印發成閱讀材料發給了學生。 2.課堂上,教師普遍講的多,學生普遍練的少,動手,動腦少。 很多知識點教師講到了,學生聽到了,但是沒有入腦,入心,不能內化為語文學科素養,更不能學以致用。比如,我們用一節課時間,把高考常見的12中修辭手法講了講,學生可能依然不能區分開什么是明喻、暗喻、暗喻,區分不開借喻和借代。教師用一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復習了文言詞類活用,但學生可能依然區分不開使動和意動,甚至學生連某個文言詞語到底是什么詞性都弄不懂。 3.對新教材重視不足。 對教材的復習局限于文言文、古詩詞和單元寫作任務,對教材中非課文內容,比如單元的學習任務、單元研習任務、單元研討任務重視不足。 4.過于關注知識的傳授和習題的訓練,而忽略了能力的提升和閱讀鑒賞的實踐。 學生讀書少,思考少,表達少,單就閱讀來說,閱讀視野狹窄,碎片化,閱讀方式簡單,套路化,閱讀深度不夠,文本理解膚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