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cplive 來源:藥評中心 藥物性肝損傷(DILI)是指由化學藥品、生物制品、中成藥、中藥材等所導致的肝損傷。值得提醒的是,DILI正成為全球急性肝衰竭的主要病因。在美國,約50%的急性肝衰竭由對乙酰氨基酚和其他藥物導致。 一、DILI分型 藥物性肝損傷可分為固有型、特異質型和間接型。 固有型DILI與給藥劑量有關,可預測;特異質型DILI與個體特異質有關,包括代謝特異質(如藥物代謝酶活性)和免疫特異質有關,難以預測。 ![]() 二、可引起肝損傷的藥物 1、西藥 ![]() 2、中草藥 ![]() 3、中成藥 ![]() 三、糖皮質激素,能否用于DILI的治療? 糖皮質激素不應成為DILI的常規治療方案。 伴隨超敏或自身免疫征象的免疫介導的DILI是糖皮質激素應用的指征,如DRESS綜合征、藥物誘導的自身免疫樣肝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肝毒性。 ![]() 四、N-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 N-乙酰半胱氨酸是被美國FDA批準用來治療對乙酰氨基酚引起肝損傷的唯一解毒藥物。 ![]() 目前,N-乙酰半胱氨酸被普遍接受用于藥物導致的急性肝衰竭的成人患者治療,且應盡早使用。 用法用量: 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靜脈滴注,50~150mg/kg/d。 溫馨提示: 在兒童非對乙酰氨基酚所致急性肝衰竭人群中,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并未觀察到顯著獲益。 五、急性肝細胞損傷型或混合型DILI患者,治療藥物應如何選擇? 1、異甘草酸鎂注射液 異甘草酸鎂是目前唯一具有急性DILI適應證的藥物。 ![]() 用法用量: 一日一次,一次0.2g,靜脈滴注,兩周為一療程或遵醫囑。 特別提醒: 甘草酸制劑可降低血鉀、升高血壓、體液潴留、浮腫、體重增加等不良反應(假性醛固酮癥)。 低鉀血癥主要表現為乏力感、肌力低下等癥狀。 2、雙環醇片 雙環醇是首個開展治療急性DILI適應證注冊研究的口服藥物。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25mg,必要時可增至50mg,一日3次,最少服用6個月或遵醫囑。 特別提醒: 雙環醇停藥應逐漸減量。 3、其他肝損傷治療藥物 其他肝損傷治療藥物尚需提供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證實。但鑒于這些藥物多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也可考慮合理使用。 目前無證據顯示2種及以上肝損傷治療藥物的聯合應用有更好療效。 ![]() 溫馨提示: 國內廣泛用于肝損傷治療的中成藥有護肝片、五靈膠囊(丸)等。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藥物性肝損傷基層診療與管理指南(2024年) 2.中國藥物性肝損傷診治指南(2023) 3.成人急性肝損傷診療急診專家共識(20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