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很多人都注重“熟人圈”。 比如:熟人好辦事,熟人好說話,熟人圈子好混…… 但《增廣賢文》中有句話講:“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可親。” 與人交際,和熟人打交道固然方便,但不能無所顧忌。 越是熟人,有些界限越不能越過。 與熟人相處的這5大忌,一定要注意。 ![]()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朋友之間因為牽扯到利益最終關系走向破裂。 曾經的同事茉莉因為和她的朋友一起搭伙做生意,一開始賺到了錢,皆大歡喜。 但后來隨著買賣越來越好,生意越做越大,兩個人因為分紅問題產生分歧。 牽扯到利益的時候,她們已然不再考慮朋友關系。 每個人都想多分點錢,最后掰扯不清楚直接互撕了起來。 最終關門停業,她們形同陌路。 這就是大家常說的熟人之間千萬不要牽扯利益往來,搭伙的事,要么聚,要么散。 越是熟人之間,有些事情越理不清楚,最后弄得不清不楚,只會影響彼此關系罷了。 俗話說得好:?“親兄弟?,明算賬。” 哪怕是親兄弟也要明算賬,畢竟在利益面前,人性經不起考驗。 牽扯到利益的情誼,很難和當初一樣淳樸。 一旦產生利益糾紛,關系再好的熟人也會各自離散,走向陌路。 ![]() 東野圭吾說過: “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別人好。 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些生活中看似親密的人,會在背后對你抱有多大的惡意。” 人與人之間交往,關系再好,也不要隨意炫耀自己。 很多時候,最見不得你好的人往往是你身邊看似關系還不錯的熟人。 曾見到一位網友分享和閨蜜之間發生的事情: 她買了一個很貴的包,因為真的覺得特別好看,心情很愉快就分享給了閨蜜。 結果閨蜜表面夸贊幾句,背后很快跟別人說起了閑話。 還到處說不知道她做了什么下三濫的事情才有錢買兩三萬的包…… 這讓她萬萬沒想到,昔日關系要好的閨蜜,卻因為一個包而徹底決裂。 她不認為那是炫耀,僅僅是因為想要分享,沒想到卻看透了人心。 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很多明明關系不錯的熟人,心里想的都是: 你可以過得好,但不能過得比我好。 所以在熟人面前,一定要學會克制自己,不能高調,不能顯擺,不能張揚。 甚至還要適度控制自己的分享欲,凡事三思而后行。 慢慢地你會發現,無論和誰相處,低調內斂就是真正的相處之道。 ![]() 生活中有這樣一種人,總喜歡放熟人鴿子。 覺得關系好,一切都沒事。 肆無忌憚地消耗熟人的信任,只會產生隔閡,漸行漸遠。 孔子有云:“言必行,行必果。” 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做到,熟人之間更要如此。 如果做不到了,就不要輕易允諾。 一直不兌現承諾的人,即便是關系再好的熟人,最終給人的感覺也是不靠譜的。 不斷消耗對方對自己的信任的人,根本不值得深交。 即便是無話不說的熟人,也要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這樣才能處得長久。 不辜負熟人對你的信任,是重視對方,也是尊重對方,自然也能久伴。 ![]() 生活中,就算是關系再好的朋友,也不能一直做對方的“情緒垃圾桶”。 朋友之間相處,偶爾發泄負面情緒無可非議,但如果每天都在傳遞負能量,誰都難以忍耐。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過度傾訴自己心里可能會舒服點,但卻給對方帶來負擔。 熟人之間,更要掌握好尺度,該表達的表達,不該說的就不要說。 還記得中學時有一位同學每一天都在和熟悉的人吐槽別人,不管發生什么,她好像一直活在抱怨里。 一開始大家還理解她,一起勸說她,安慰她。 但這些并沒有改變她,反倒讓她變本加厲地埋怨和吐槽。 最后身邊的人都慢慢疏遠她,畢竟情緒也是有感染力的,沒有人想天天活在壓抑的負面情緒下。 適度傾訴,朋友可以幫你排解心事,開導你,治愈你。 但若是過度傾訴,久而久之只會招人厭惡,讓人遠離。 相處有度,互相尊重,相互扶持的感情才能越來越長久。 ![]() 俗話說:“升米恩,斗米仇。” 在民間流傳這樣一個故事: 古時有個村莊,有兩家以耕地為生的農戶,一家姓張,一家姓李。 兩家關系一直不錯,平時種地也互幫互助。 然而有一年天災無情,家家戶戶顆粒無收,張家往年的余糧都賣了,一家人眼看要饑餓至死。 而李家人生活節儉,還有些余糧能讓一家人溫飽不愁。 頗有善心的李家人便借給張家一升米,張家感恩戴德,李家便開始了扶貧之路。 但長此以往,李家的米越來越少,生活也有了壓力,已經拿不出那么多的米供張家食用。 直到有一次李家拿出一斗米之后,便沒有能力再給張家米了。 然而張家人頓時心里不高興了,便到處散播李家的壞話。 李家本是無償的好心幫助,張家一直都在索取,但因為突然有一天沒有米了就變得翻臉不認人。 沒有原則地幫助別人,被當成了理所應當,最終反目成仇。 俗話說得好:“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 倘若你把幫助別人當成了義務,一旦有一天你幫不上忙,前面所有的幫助都會被否定。 哪怕關系再好,也沒有義務一直無私奉獻。 無論何時何事,也無論跟誰,都要把握好幫忙的尺度,這樣于人于己都好。 人與人之間相處,無論關系親疏,都要掌握好度。 即便是關系要好的熟人,也不能隨便越界。 牢記以上5大忌,良人久伴,相處甚歡。 與君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