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核心觀點:我的這個理念和很多趨勢交易者是背道而馳的,我之前也做過趨勢的判斷和追隨,結果并不理想,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我一開始就理解錯了,技術的目標從來都不是大段的行情,而是一些不起眼但容易發生的邊角料行情。 正文 作為一個技術交易者,要明白我們是賺什么錢的。很多朋友以為要抓趨勢,抓大波段,這一點其實我很不理解,憑什么認為你做的行情是有趨勢的?你怎么知道這個趨勢的大小,你又是怎么抓住趨勢中的魚身行情呢? 這些都是理想狀態,復盤了很多結構性大行情之后臆想出來的。 在現實中,我沒見過玩技術的還能成功抓大趨勢的,除非有兩個可能性,一個是很多次失敗才成功一次,等于沒成功,第二個本身市場進入了大趨勢階段,這就更是走運了,多少年一次的行情。 即使是抓到超級行情發家致富的,確實有,被人們反復渲染宣傳,好像很容易很常見,可能也就幾萬分之一的概率,我們為什么要去憧憬或者學習萬中無一的技能? 1,追漲殺跌是技術的本相(跟趨勢,抓慣性) 我對技術分析的理解不是吃到波段,而是不多見也不持續的慣性。技術唯快不破,就是要快準,沒有狠,你再狠也沒有盤面狠。 有人說價格幾乎是隨機的,技術分析沒什么利潤空間,這一點我認可,這幾年被程序化擠壓的,沒什么空間了,但是不代表沒有,如果你能穩得住,這個利潤也很可觀,但如果你要一年翻倍,一個月翻倍,那你就去找吹牛的人,看看他教不教你絕招。 技術分析的盈利一定是相對穩定的,哪怕年化20%—40%,穩得住,就已經很不錯了。把對暴利的奢望交給賭博和幻想吧,現在的市場很成熟,不會給你什么機會的。 水至清則無魚,風至柔則無勢! 你見過有人在溫和的震蕩行情里賺錢嗎?如果你想守一波行情,那我建議你去玩基本面。技術就是利用流動性賺錢的,本身我們就是流動性的一部分。 我的這個理念和很多趨勢交易者是背道而馳的,我之前也做過趨勢的判斷和追隨,結果并不理想,我開始反思,是不是我一開始就理解錯了,技術的目標從來都不是大段的行情,而是一些不起眼但容易發生的邊角料行情。 簡單來說,最合適的交易環境就是趨勢形成+流動性提高,不守勢,不久拿,動則動,提前溜。 突出的就是一個借勢,一個雞賊。 為什么我覺得抓趨勢很難,還有一個原因:即使你抓到了趨勢,如何判斷趨勢的結束?你覺得它能延續多大的幅度?當你拿著這個單子的時候,只有下方的止損保護,沒有上方的止盈目標,腦子完全是懵的狀態,向下就止損,向上就讓它飄著吧,怎么辦呢?取決于形態和回撤,這本身就是“看著辦”的態度,怎么拿得住?虧損交給客觀,盈利交給主觀,很難不虧錢。 2,量價分析,轉勢+確認是核心 具體交易上,我只對放量的日線感興趣,而且是階段性反轉的,不是突破。這是一個信號,說明趨勢可能反轉,而且剛剛反轉。如果是突破,可能已經說明力竭了,后面是反轉還是延續,都說不清楚。 有些朋友做突破的慣性,因為信號明確,動量充足,我沒有那么快的手速,也不想做緊張的盯盤跟盤,所以不考慮這種方法。如果想將這種動量交易退化成在完整K線形成之后去跟,朋友們相信我,拼手速是一種絕技,交易賺快錢就是靠絕技,沒有這個絕技,就等于同質化競爭,完全失去了優勢,“不能”就“別做”,否則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犬。 我覺得放量增倉之類的信號比形態更加有效,資金的痕跡更加明顯。因為技術分析到了新的發展階段,需要更加注意主力資金的行為趨勢,如果很平靜是觀察不出來的,即使是價格突破這種信號,也可能是假的,因為價格在時間推移下,必然會突破,這種突破也許出于自然,沒有什么強的資金驅動。 一旦放量反轉形態出現,說明資金分歧很大,加入自選。之后如果再次出現反轉形態,說明短時間內有一方勝利了,順著這個方向做1—4天。 這里要注意兩點,一個是如果突破均線過多,我反而會離場。很多朋友覺得均線會有支撐作用,反而適合繼續跟蹤,但我覺得不是這樣,要看我抓的是什么行情,我要的是反轉行情,不是趨勢行情,所以趨勢看似形成了,反而我要跑路。底層邏輯是:我不相信趨勢能很容易被識別和抓住。 第二點是如果反向突破了,短期趨勢變了,當然要止損。反轉形態最大的好處就是給了我一個明確的止損,止盈也很簡單,盈利幅度就是反轉形態的幅度,因為我的勝率高于50%,所以我只要盈虧比等于1就會介入,至于結合時機得到更便宜的價格介入或者根據慣性多賺一點,屬于細節,適合每個人自己去琢磨。 大的反轉行情,一定是配合大的增倉和大的量能的,形態會說明方向,壓力位會被嘗試逐一覆蓋掉。這個時候大家都知道反轉的概率比較大,但波動幅度也大,絕大多數交易者都是在波動中被消滅的。 解決波動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別去做事件驅動的品種,突然來那么一下子,誰也受不了。另外,大結構有盈虧比,小結構也有,大結構是給我高勝率的,所以在這個安全區間里,我都能享受高勝率,這個高勝率是均勻的,什么時候都會給,所以不用擔心擇時有沒有效的問題。 形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形態有沒有給合適的盈虧比。什么樣的形態有合適的盈虧比呢?一定是反轉或者橫盤的形態,會給出震蕩區間的下沿作為止損,至于止盈,因為高概率判斷短期方向了,所以自然形成大于一的盈虧比,達到盈虧比1:1的止盈位。 別老是想著一直拿,大結構會增加你的止損幅度。也別總是找機會,小周期碰到或靠近均線才有不錯的性價比。也別做小于30分鐘的周期,來來回回進出會煩死人,摩擦成本也很高。 以上僅供參考,個人風格突出,并不適合所有人,且細節沒有分享,大家不要輕易模仿。 ■文章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及所在機構觀點,據此入市風險自負。期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