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
崩:
開穴:斷紅(針感過肘關節有效,過肩關節特效)
臍針:大蓄
崩漏——
漏:
開穴:隱白·大敦(先瀉后補)。
臍針:大蓄。
膽囊息肉——
開穴:左合谷,右陽陵泉。
臍針:坎·巽
耳鳴——
開穴:聽宮。
(聽宮扎針后,病人做床上,閉嘴,捏住鼻子禁止呼吸,迅速躺下,再放開鼻子,反復多做這個動作才有效)
臍針:巽·亥。
加頭針暈聽區。
外陰白斑——
病因肝腎虛或濕熱下注等。
臍針:巳·酉·丑

膝關節游走性疼痛——
耳針(也可王不留行壓耳豆):坎·離·巽
帶狀皰疹(后遺癥)疼痛——
開穴:曲泉
臍針:艮·兌·震·離
蜘蛛穴刺血
男性精中帶血——
開穴:曲泉
臍針:丑·亥
硬皮病——
開穴:經渠
臍針:
脾腎陽虛:坎-離-坤-兌
肺衛不宣:艮-兌-坤-乾
肝郁血瘀:坎-離-巽-震
氣血兩虛:坎-離-震-兌
腹股溝淋巴腫——
臍針:坎.震.艮.乾
卵巢囊腫——
臍針:艮·坤·坎
口振——
患者口唇振搖。
臍針:坎·震·離
白塞氏癥——
臍針:坎·離·兌
后期坎·離·震·兌
自汗肺衛不固——
辯證以頭頸胸背多汗為主。
臍針:坎.離.震.兌
中藥:玉屏風.牡蠣散
傷疤后遺癥疼痛——
開穴:后溪
臍針:艮·兌
疼痛的經絡井穴刺血。
抑郁癥——
病因:肝氣郁結.氣郁化火.氣滯痰阻.憂郁傷神.心脾兩虛.陰虛火旺等。
臍針:巽·震·坤·乾。
辯證開穴
更年期后陰道干澀——
納支開穴:三陰交(提插捻轉,針感到腳下)
臍針:坎.離.兌
甲狀腺結節·疼痛——
開穴:廉泉(針后不說話,不吞咽)
(另開穴方:翳風,天容)
臍針:艮.兌.打槍
咽喉痛——
納支開穴:天容
(單純天容開穴療效也可)
臍針:艮·兌·坎·離
眼畏光——
風池,風府。
太陽刺血,耳尖,耳垂刺血。
也可
臍針:坎·離·震
精索靜脈曲張——
開穴:公孫
(先開穴,必開穴)
臍針:艮·兌·巽·坎
(起針后可配合上髎,次髎)
外陰瘙癢——
開穴:曲骨,公孫
(或三陰交)
臍針:坎·離·艮·兌
排寒針——
臍針:坎·離·震·兌。
針扎在筋膜層,艾灸。
夢中磨牙——
處理顳肌。
中醫辯證胃熱。
胃熱——
消谷善饑,牙齦腫痛出血等癥狀:
開穴:內庭
臍針:坤·乾·艮·巽
中藥:清胃散
口舌生瘡,赤爛疼痛,小便赤澀灼痛——
納支開穴:神門
臍針:坎·離·兌
中藥:導赤散
腦血栓后遺癥——
笑不休:
臍針:未
留針時間可患者年齡加減8。
夜盲癥——
開穴:曲泉
臍針:乾·坎·震
一般性咳嗽——
夜間加重:
開穴:復溜
臍針:坤·乾·坎
天亮加重:
開穴:大敦
臍針:震·離·坤
不辯證也可:艮·兌·坎·離

經行腹痛一例——
經色黑,微血塊,煩躁,舌紫紅,脈弦。
診氣滯血淤。
膈下逐瘀加減,三天。
少腹冷痛,陰部墜脹作痛(或陰器收縮引痛),巔頂冷痛——
開穴:曲泉
臍針:巳·午·未·丑
乳汁自出一例——
乳房脹痛,舌紅苔黃,煩躁易怒,尿黃。
診肝經郁熱。
丹梔逍遙加減,七副。
足臨泣壓痛診斷:結石
配合膽囊診斷:膽結石
配合子宮穴:腎盂結石
配大巨穴:膀胱結石
急性前列腺炎——
濕熱下注型,
五味消毒飲,灌腸,每日一次。

手針——
太極璇:
巽·艮·坤·乾
數字是進針順序,先扎中土。
調中焦,對脾胃不和,便秘雙向調節。

帶狀皰疹性瞼皮炎——
熱盛型,
清熱除濕,解毒活血。
龍膽乳沒湯,10天一療程。
生殖器皰疹——
濕熱淫毒內侵型
苦柏黛花湯
每日一劑,分三次內服,藥渣煎水外洗。
15天一療程。
對傳染性或一年內復發者效果肯定。
午飯后嗜睡,神疲倦怠——
開穴:太白
臍針:
先:震·離·坤
后:坎·震·離
雙足心發熱——
癥狀:白天走路活動略輕,夜間加重,需雙腳泡涼水或足底貼墻。
臍針:離·坤·乾·坎
目睛凝視——
患者兩眼固定,轉動受限。
病因:肝風內動。
納支法開穴:行間
臍針:巽·震·坎·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