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有一段話讓人深思: 有人生為弱者,有人生而為強者,弱者構成極大多數,強者構成極少數。 弱勢文化塑造弱者,顯然沒人愿意做弱者,被他人壓迫,但現實是大多數人本就是弱者。 如果你是一個不知道社會真相,不知道市場規律,活在自己小世界的弱者。 哪怕是稀里糊涂一輩子就過去了,至少溫飽知足,生活平平淡淡,也不會有那么多煩惱。 但可憐的是那些喜歡花大量時間看書學習,越看書越賺不到錢的弱者,他們會焦慮會煩惱。 他們也是這個社會上存在的一種人:“高認知窮人”,其實大部分人其實是高認知的弱者,但他們不自知。 這類人和強者之間的距離就是一步之遙:強者能夠將認知進行變現,而這些人卻是外強中干。 表面上裝作自己每天看書學習,本質上是逃避社會現實、逃避就業壓力,自己安慰自己。 他們認為看書學習就是進步,結果呢? 你去看他們的口袋,空空如也,而他們的嘴呢?卻是滔滔不絕。 這個社會最殘酷的一點就是: 你只有為它創造你的價值,你才能得到屬于你的回報,你才能被尊重,被認可。 如果你不能創造價值,你學了多少知識和看了多少書,并不能改善你的生活。 皮哥講話就是這么直戳人心,不要覺得我講話難聽。 因為大部分有實力的人都是這么走過來的。 我之前遇到一個讀者讓我印象深刻: 出于保護這個讀者的隱私,我把他的頭像和名字隱藏了。 這個社會上有太多這樣的人了,大家仔細觀察就能知道: 這種人要么就是剛出社會的大學生,天天照本宣科、如同機器般學習,考各種不中用的證,學一堆沒用的課程。 包括職場上的打工人: 他們最喜歡照搬學校那一套方法,認為賺錢就是誰的學習效率高,誰就能晉升。 當然這種人也包括你熟知的村口各種老大爺和你的親戚: 他們面對什么新聞大事,國際形勢他們都能侃侃而談。 你如果不了解他們,你會覺得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斗轉星移,萬物乾坤,總之給你的感覺就是很牛。 結果呢,他們現實中很多都是家里揭不開鍋,自身已經泥菩薩過江了。 你的親戚呢,最喜歡拿各種你沒聽過的大道理來教你做事情。 但你會發現,這個喜歡找存在感的親戚其實混得比你還差。 這個世界就是這么殘酷,你賺不到錢,無論你讀了多少書,自以為掌握了多少認知都沒用。 如果沒有把它實際應用上,讓自己獲得財富和地位,你很難獲得別人的尊重。 你對于賺錢的認知,都是書本上的假認知,而不是王陽明“知行合一”的真認知。 我自己這些年遇到的各種經歷和接觸的不同的人,我總結了兩點: ①那些沒有創業過、賺到第一桶金的讀者,問我看某某商業書、報財商課有用嗎? 我給他的答復是:沒用,給你普及這些書有用的,他自己收入肯定很低。 我就這么說:真正賺錢的東西,永遠不會公開,也永遠不會寫在書本上。 這也是為什么市面上會有很多付費文章、付費課程、付費咨詢等等出現。 目的就是為了制造信息差,知道的人一多,道路一擁擠,吃到蛋糕的人一多,蛋糕就小了。 ②我接觸的很多老板,包括進我核心群的朋友也是有區別的。 很多人為什么能成為老板?是因為他們將一些少數人知道的認知用于實踐操作,不斷在市場上磨練。 你以為他們的結果都是看了某個付費文章,付費課程嗎? 這些只是輔助作用,真正起到核心關鍵的是這個人。 所有能夠取得結果的,實現價值體現的都是人的作用結果。 就像大家為什么喜歡看我的文章,進我的群聽我分享的原因。 核心就是因為我這個人與眾不同,換個人來寫,換個人給你分享味道就不一樣了。 回到正題,為什么看書和學習絕大部分情況下沒用呢? 其實我曾經也深深思考過這個問題,后面我思考出一些見解。 以前我很熱愛學習,大家知道我很早以前就是有寫作這個習慣了。 我喜歡看《遙遠的救世主》,沒事就喜歡瞎寫一些話發到朋友圈。 我以前買一些書來讀,付費看了不少文章和課程。 結果就是我一直是個消費者,看似我學會了很多知識,但我沒想過把這些東西拿來賺錢或者用在事業上。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種自我陶醉的狀態,對個人成長并沒有幫助。 后來我開始實踐,將自己的價值開始放大,我開始把自己的思考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比如今天這篇文章,很多讀者看了覺得對自己有幫助,就會關注我,后續會為我這個人付費。 有了第一個讀者支持,就有了第二個,后來源源不斷,直到今天。 那為什么很多人卻只能做“嘴強王者”? ①他們不想賺錢,他們只是為了發泄情緒。 大家看過各個爆款文章或者爆款視頻下面的評論就知道了: 其實很多人文采飛揚,講的比作者寫的還牛,還能給作者指點江山。 但是他們不會去思考自己去成為哪個爆文作者。 因為他們的評論目的就是為了發泄自己壓力、發泄自己的情緒,滿足自己好為人師的虛榮。 ②學的東西不對 就像我上面那個圖的讀者遇到的問題一樣:看了幾十年書,但沒有什么幫助。 很多人喜歡研究《高情商技巧》、《窮爸爸富爸爸》、《華爾街之狼》等等。 就算他看一輩子,照樣不賺錢。 為什么?認知和能力不對等。 你有了這些認知,但你不去實踐總結,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能力匹配上認知還是不行。 說了這么多,有讀者問皮哥那你能不能給點建議? 我的想法是: 1、學習有用的知識 任何一年內用不上的東西,任何和賺錢無關的東西,不用學也不用看。 比如很多大學生大一開始就有什么創業課,鑒賞課等等一聽就很虛無很水東西。 還有市面上聽到的很多國學、玄學等等聽著很虛無縹緲的東西,普通人不要學這種東西。 你只需要思考,學這個東西,對你賺錢有沒有幫助,有就去學,沒有就停止。 當然你說你已經財富自由了,只是單純陶冶情操,享受生活當我沒說。 2、將知識付諸實踐 學東西你一定要付諸實踐,并不是說你拿個小本本記上就可以了。 過段時間你肯定會忘,最好的辦法就是應用在自己實際生活中或者工作中。 讓實踐指導你的理論! 很多和皮哥深度鏈接的人大部分都是實際行動力很強的人。 他們一聽到那些對自己事業有幫助的東西就會去踐行,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 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救世主,哪怕有扶持你一把的人,也需要你動起來才能往前走。 講了這么多,還是那句話: 熱愛學習,喜歡讀書,就是等于斷了自己的財路。 當然,財務自由,享受生活,陶冶情操的老板就當我放屁就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