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頫與妻子管道升的愛情故事,是書法史上的一段佳話。兩人相伴數十年,互為知音,情投意合,賭書潑茶、琴棋書畫,羨煞世人。這些都是我們知道的,但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管道升還是趙的精神支柱。 趙孟頫是正兒八經的皇室后裔,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直系子孫,他從小接受到了貴族教育,母親教導她學而為國。但是,當他出生時,宋朝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北方蒙古鐵騎南下,宋廷根本無力抵擋。1279年,南宋徹底滅亡,而此時趙孟頫只有25歲,大好青春才剛剛開始。 起初,他也想歸隱一生,但在母親的勸告和御史程矩的引薦下,趙孟頫決定出山,他深得元世祖忽必烈賞識,不僅主持編纂國史,而屢次被委以重任,混的風生水起。但這種“改節事元”的行為招來儒家士大夫痛斥,認為他就是“二臣”。 趙孟頫本人心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至元二十五年,34歲的趙孟頫認識了26歲的管道升,兩人互生情愫,不久后結為連理。不夸張的說,管道升就是趙孟頫可以訴苦的唯一對象。 兩人就這樣一直相伴,直到1315年以后,由于愛子去世,管道升備受打擊,身體每況愈下。這可急壞了趙孟頫,他四處為妻子尋醫問藥,同時也做了另外一件事,就是抄經祈福。趙孟頫傳世書法作品很多,其中用筆最一絲不茍,字數也最多的作品,幾乎都是在1315至1319年間完成的,而它們都是為管道升而寫。 小楷書《道德經》是趙孟頫唯一存世的老子典籍,寫于他64歲那年,全卷精致嚴謹,無絲毫敗筆,洋洋灑灑5000余字一氣呵成。史籍有趙氏“日書萬字”的記載,而書寫此作時,他沒有追求速度,而是沐浴更衣,誠心誠意一筆一劃書寫,因此筆畫、結字格外精準。 趙孟頫小楷取法于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和鐘紹京《靈飛經》,以圓熟妍美著稱。這部《道德經》起筆尖鋒入紙,落筆后筆尖動作豐富,衄搓、調鋒、蓄力、絞轉一氣呵成,行筆以中鋒為主,筆畫遒勁婀娜,輕重、提按變化明顯,起筆、收筆處理精準。 用筆方圓兼備,轉折處以圓轉為主,勾挑含蓄,處理得干脆利落。《道德經》結字端莊,中宮緊實而四面開張,體勢內緊外松,左右高低、上下松緊得意,呼應有序、顧盼生姿。縱觀全卷,筆畫、結字細膩精到,筆法豐富嚴謹,氣韻超然,仙氣飄飄,值得我們好好臨摹和欣賞,是學習小楷書的上佳字帖。 而今,我們將趙孟頫小楷《道德經》原作進行了超高清復制,筆畫細節與真跡毫無差別,清晰度超出市面上其他版本,非常便于您臨摹和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