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綜合征卡壓坐骨神經與腰間盤突出的表現十分相似,都是臀部的疼痛以及大腿后外側、小腿后外側有放射性疼痛、麻木、酸脹感。 來看看梨狀肌綜合征和腰間盤突出的區別! 梨狀肌綜合征是由于梨狀肌充血、水腫、痙攣、肥厚以及解剖變異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引起以一側、雙側臀部酸脹、疼痛,伴大腿后側或小腿后外側放射性疼痛,甚至活動受限等為主的臨床綜合征。梨狀肌綜合征也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經痛的常見疾病之一。腰椎間盤是卡在椎體中間的部分,看上去有點像果凍,有韌勁。椎間盤通過固定相鄰的椎體來維持脊柱的穩定,并且吸收加載到脊柱上的載荷和能量,可以承受反復應力而保持穩定,但這個結構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變老,不正確的使用會加速老化,導致椎間盤突出。久坐的電腦族、麻將愛好者,尤其是長期坐姿不良,愛蹺二郎腿,由于長期固定姿勢壓迫梨狀肌導致此病發生。長期站立及行走的人群,比如收銀員、導購、教師,缺乏整體訓練卻愛好跑步的人群,負重訓練的運動員等,由于梨狀肌長期使用導致此病。曾有臀部外傷的人群,由于外傷出血,組織粘連,瘢痕形成,從而導致此病發生。梨狀肌綜合征是由于梨狀肌充血、水腫、痙攣、肥厚以及解剖變異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引起以一側、雙側臀部酸脹、疼痛,伴大腿后側或小腿后外側放射性疼痛,甚至活動受限等為主的臨床綜合征。梨狀肌綜合征也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經痛的常見疾病之一。最常見的就是腰痛,這種疼痛在臥床休息后減輕,在勞累后加重。除此之外,就是下肢疼痛或麻木。由于腰椎間盤突出節段以及突出程度不同,壓迫神經也就不同。因此有些疼痛沿臀部、大腿后側放射至小腿后外側、足背和趾;有些疼痛放射至大腿前外側、膝前部和小腿前內側。還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腿或足的力量減退,甚至足下垂。1、梨狀肌試驗,患者仰臥休息時,患肢外旋,當主動旋轉至中立位時誘發坐骨神經痛為陽性;2、Lasegue征,患肢處于屈髖伸膝位時誘發坐骨神經痛為陽性;3、Freiberg征,患側髖關節被動內旋時誘發坐骨神經痛為陽性;4、Pace征及屈曲內收內旋(FAIR)試驗,患肢處于屈髖屈膝位,內收、內旋患髖關節時誘發坐骨神經痛為陽性;5、Beatty試驗,患者健側臥位,抬高患膝后誘發坐骨神經痛為陽性;6、超聲,可顯示梨狀肌的縱、橫斷面各徑線及面積增大,梨狀肌內部呈不均勻低回聲,部分可見包膜表面不光滑地增厚,局灶性回聲增強,偶可探及帶狀液性暗區;7、MRI,表現為梨狀肌肥大,神經血管樣組織騎跨,信號為脂肪及纖維條索的混合影像學表現;梨狀肌變小,纖維束較正常偏細,周圍脂肪化性質的軟組織顯示梨狀肌病變。1、有腰部扭傷后突發的腰腿痛病程,咳嗽、打噴嚏時加重。2、有典型的直腿抬高試驗加重的體征、足腿麻木區、膝與跟腱反射減弱及伸踝、伸足拇趾無力等體征。3、腰椎X線平片、腰椎間盤CT檢查、腰椎磁共振平掃等檢查,注意排除腰椎結核、強直性脊柱炎、脊髓與馬尾腫瘤引起的腰腿痛。很多人出現腿麻木、疼痛癥狀后,總是先入為主地將其認定為腰椎間盤突出。但實際上,這種癥狀也有可能是梨狀肌綜合征導致的。所以當出現不適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就醫,明確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