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階段內容回顧 一階段,二階段,三階段,整個課程體系是相互關聯的,是層層推進的。是一個先從局部到整體,再從整體到精煉的過程,學到最后一定是簡單純粹的。 高階課的目的就是實戰,盈利常態化。 學習高階課一定要以高階課的節奏來,以高階課的知識點為核心,基礎課的知識點該拋就拋,所謂的拋不是指拋棄,而是指融會貫通。 當你發現有些知識理解不了,就需要到基礎課去查漏補缺,找到相應的知識點來理解高階課。 1. 纏論的兩種體系:走勢體系和操作體系走勢體系:通過還原過去來的走勢來明確當下的走勢,研究的是過去已經完成的,靜態的走勢,分析對象是整個走勢。重點是走勢分類,中樞是走勢分類中樞。 操作體系:服務當下的行情,研究的是當下正在發生的,動態的走勢,分析對象是當下的一條線段。重點是走勢終完美,中樞是走勢終完美中樞(轉折中樞),在操作中,沒有漲跌,只有買點和賣點。 1.1. 線段延伸在走勢系統中,線段延伸是一個核心要點。 線段延伸的本質是線段的級別統一性。 線段延伸分為同級別分解和非同級別分解,以及三買賣不延伸。 同級別分解用于找線段,只要級別相同,可以從頭延伸到尾,當然前提是不構成中樞。 非同級別分解用于找中樞,構筑中樞的前三段不延伸,三段之后該怎么延伸就怎么延伸。 三買賣不延伸是因為三買賣屬于操作體系,所以不屬于線段延伸,或者說,屬于特殊的線段延伸。 1.2. 走勢分類走勢分類其實是線段延伸的一種應用。 走勢分類是指把走勢分解為一段段級別相同,方向相反的線段。 而走勢分類的目的是找到走勢分類中樞。 具體而言,利用ma170,可以把大的走勢分解為一段段日線級別線段,而在最近的一段日線級別線段內部,可以再分解為一段段30分級別線段。 1.3. 走勢終完美走勢終完美是指任何級別的走勢,一旦具備了本級別中樞,就完美了,隨時可以結束,如果不具備本級別中樞,就不完美,就不會結束。 走勢終完美可以應用于選股和操作。 走勢終完美的中樞都是轉折中樞,走勢終完美選股利用的就是轉折中樞。 對于操作而言,走勢終完美的意義在于,任何的操作級別,只要沒有出現中樞,就意味著行情沒有走完,就可以繼續持倉。當然,如果跌破了止損位就止損,這是另一回事。 走勢體系和操作體系,又可以細分為三大系統:擇時系統,選股系統,操作系統。 2. 擇時系統2.1. 擇時的作用擇時最大的作用就是提示風險與機會,其次是指導操作節奏。 風險,就是必須要減倉甚至清倉的時刻。 機會,就是可以建倉或加倉的時刻。 個股有買點,同時擇時有機會,可以建倉。 個股有買點,但擇時反而是風險,不可以建倉。 個股有賣點,不用管擇時,直接賣。 個股沒有賣點,但擇時有風險,要減倉甚至清倉。 這就是擇時指導下的操作節奏。 2.2. 擇時的三個級別對于擇時來說,有三個級別:日線級別,30分級別,5分級別。 日線級別線段的方向代表了整個大環境,日線級別線段上漲,可以理解為牛市,反之,日線級別線段下跌就是熊市。 日線級別線段的方向一旦確定,就會持續很長時間,也就是說,大部分時間,不太需要關注日線級別線段的方向,只有臨近變盤時,才需要注意。 所以,我們平時重點關注的是30分級別線段和5分級別線段的方向。 30分級別線段的方向代表了當下市場的方向,作為中小資金,最大的風險是大盤30分級別線段下跌帶來的回撤,最大的機會是30分級別線段上漲帶來的上漲。 而5分級別,就是落實到具體操作上的級別。5分級別量化買點是建倉點,5分級別量化賣點或5分級別走勢三賣是減倉點。 具體可以看下圖: 2.3. 擇時的兩個主要階段:日線級別上漲階段和日線級別線段階段在日線級別線段上漲階段,參與對象是一段向上的30分級別走勢。 在這段30分級別走勢中,可以從5分級別量化買點一直做到30分級別走勢三賣,期間的操作節奏是一段段5分級別線段或5分級別走勢。 這段30分級別走勢,最大可以是N段30分級別線段構成的一段不具備日線級別中樞的日線級別線段(N=3、5、7......),最小也是一段具備30分級別走勢中樞的30分級別線段(在30分周期圖上看會更清楚)。 在日線級別線段下跌階段,參與對象只能是一段向上的30分級別線段。 這段30分級別線段,往往是下跌過程中的反彈階段。 在這段30分級別線段中,一定要等30分級別量化買點出現后,才能從5分級別量化買點做到30分級別量化賣點,期間的操作節奏是一段段5分級別線段。 2.4. 擇時對當下的判斷擇時對當下的判斷,主要立足于量化買賣點和三段終完美。 這里重點講述三段終完美。 當下的最低點,是向上三段的起點,當下的最高點,是向下三段的起點。 三段之后,如果ma5穿越了ma170,則方向改變,開始重新計算三段。 三段之后,如果ma5沒有穿越ma170,則方向不變,三段就會延伸為五段甚至更多,直到方向改變,之后重新計算三段。 此方法是主觀與客觀相結合,適用于擇時的三個級別,日線級別,30分級別,5分級別。 2.5. 擇時對未來的展望擇時對未來的展望,主要立足于走勢中樞和結構的破壞(ma34穿越ma170),任何級別都適用。 上漲結構的結束可以通過兩個信號來判斷。 1、出現走勢轉折三賣。 2、ma34下穿ma170。 同理,下跌結構的結束也可以通過兩個信號來判斷。 1、出現走勢轉折三買。 2、ma34上穿ma170。 3. 選股系統3.1. 從走勢的角度選股有2種選股邏輯:下跌終結選股和上漲中繼選股。 a、下跌終結選股 依托的是下跌轉折中樞,有2個必要條件: 1、ma5必須上穿ma170。如果ma5沒有上穿ma170,則說明日線級別下跌還沒有結束。 2、前方必須有一段日線級別下跌線段。 b、上漲中繼選股 依托的是向上分類中樞,有3個必要條件: 1、ma5必須在ma170上方,當然,如果出現向上分類中樞,ma5一定在ma170上方 2、ma5必須在ma34上方,如果ma5不在ma34上方,說明30分級別線段依然處于下跌狀態。 3、ma5必須上穿向上分類中樞,只有上穿中樞之后,才有可能脫離中樞震蕩,才有可能出現三買。 3.2. 從級別的角度選股對于選股來說只有一個買點,那就是三買點。不同級別的三買點就帶來了不同的選股邏輯。所以從級別的角度看,有3種選股邏輯:日線三買選股,30分三買選股,5分三買選股。 a、日線三買選股 依托的是日線級別轉折中樞或日線級別分類中樞。 但正兒八經的日線三買,可遇不可求,所以才有了更小級別的三買選股,也就是30分三買選股和5分三買選股。 b、30分三買選股 30分三買選股的中樞是人為找的轉折中樞,在日線周期圖上,是上下上三段。 在下跌終結選股中,以ma5上穿ma170的交叉點所在向上線段為第一段(通常還未成線段),再往前找二段,湊成上下上三段。 在上漲中繼選股中,以ma5上穿中樞上軌的交叉點所在向上線段為第一段(也是未完成段),再往前找二段,湊成上下上三段。 如果選股中樞與最近的走勢分類中樞有重疊,則以上軌更低的中樞為基準。 如果選股中樞與最近的走勢分類中樞沒有重疊,則以選股中樞為基準。 c、5分三買選股 5分三買選股與30分三買選股的邏輯是一樣的,只不過又縮小了一個級別,依托的中樞是30分周期圖上的30分級別中樞。 3.3. 從擇時的角度選股選股時,也需要匹配擇時。 當擇時處于30分級別上漲線段末期,要選擇進二結構的股票。 當擇時處于30分級別上漲線段過程中,可以選擇進結構的股票。 當擇時處于30分級別下跌線段末期,要選擇防守結構的股票。 所有的買點都是三買,不過摩爾纏論中的三買不同于傳統纏論的三買。 進二結構是指ma170回撤不破中樞的結構,相當于ma170的三買。 進一結構是指ma34回撤不破中樞的結構,相當于ma34的三買。 防守結構是指ma5回撤不破中樞的結構,相當于ma5的三買。 此外,K線回撤不破中樞的結構,是標準的三買,也是防守結構的一種。 4. 操作系統通過選股系統選出股票后,就進入了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就三步,買入,持有,賣出。 買入:選股確認點出現,在其±3%的范圍內買入。 持有:對于中小資金來說,有兩個交易級別,30分級別和5分級別。 30分交易級別的利潤段是日線周期圖上的一段30分級別線段。 5分交易級別的利潤段是30分周期圖上的一段5分級別線段。 如果選擇30分交易級別,就要忍受30分級別線段構造中樞過程中的無聊和風險。 無聊是指時間成本,風險是指30分級別線段構筑失敗后的下跌。 如果選擇5分交易級別,就要放棄30分級別線段暴拉的可能。 但總得來說,有時間,就滾動5分級別線段,沒有時間,就滾動30分級別線段。 賣出:不同的交易級別,賣點不同,具體如下圖。 二階段學什么?對走勢理解清晰,能夠準確把握操作,最終實現盈利常態化。 一階段明確了通過ma170進行走勢分類,二階段會學習通過輔助均線系統找到真實的走勢。 一階段的買賣點是基礎課的量化買賣點,比較簡單,也比較粗糙,二階段會有更好的買賣點。 盈利常態化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選股模式和交易模式。 以上是回顧,接下來進入本課重點: 輔助工具系統走勢的漲跌是通過結構來體現的,而結構是通過線段來表達,那線段是如何表達的呢? 在基礎課中,是通過13K,線段中樞,線段頂底,獨立兩K,延伸法則,同級別分解,非同級別分解來表達的。 看起來K線是表達市場漲跌最小的元素,但K線有跳空,有騙線,所以純粹研究K線,通過K線表達買賣點,會出現問題, 因為通過K線無法得到準確的走勢,自然就無法得到準確的買賣點。 纏論有兩種體系,走勢體系和操作體系,走勢是靜態的。 對于靜態的走勢來說,只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價格,一個是時間。 而最能體現價格和時間的線性關系的就是均線。 均線的參數:5,34,170 如果你理解了這三句話,再去看市場,就不會再看單根的K線和單條的線段,而是會去看整體的走勢。 今天先從級別的角度去理解均線。 1. ma5代表了筆級別,包括筆和筆走勢K線始終運行在ma5的一側,跟ma5沒有任何纏繞的,就是筆的級別。 沒有5K重疊,不構成中樞的,就是筆。 出現5K重疊,構成中樞的,就是筆走勢。 筆走勢,因為有中樞,所以具備了線段的形態,但從級別的角度看,依然是筆級別,因為K線跟ma5沒有任何交叉。 結論:只要K線跟ma5沒有任何交叉,無論K線如何重疊,都只是筆的級別,也就是5分級別。沒有K線重疊的就是5分級別線段,有K線重疊的就是5分級別走勢。 2. ma34代表了線段級別,包括線段和線段走勢理解了ma5,就很容易理解ma34了。 ma5始終運行在ma34的一側,跟ma34沒有任何交叉,就是線段的級別。 ma5沒有重疊,不構成中樞的,就是線段。 ma5有重疊,構成中樞的,就是線段走勢。 線段走勢,因為有中樞,所以具備了日線級別線段的形態,但是從級別的角度看,還是30分級別,只不過是30分級別走勢,因為ma5跟ma34沒有任何交叉。 結論:只要ma5跟ma34沒有任何交叉,無論ma5本身如何纏繞,都只是線段級別,也就是30分級別。ma沒有重疊的,就是30分級別線段,ma5有重疊的,就是30分級別走勢。 根據基礎課的知識,我們知道,在日線周期圖上,3段30分級別線段構成的一段日線級別線段。 而同樣區間的走勢,在30分周期圖上,是一段30分級別走勢。 特別說明,這三段30分級別線段的ma5跟ma34沒有任何的交叉,因此,這段走勢只能是30分級別,只不過是30分級別走勢。 如下圖,出現了三段30分級別線段,但ma5跟ma34沒有任何交叉,所以這段走勢是30分級別走勢。 當然上圖的畫線方法還是基礎課的知識。對于ma5跟ma34沒有交叉的走勢,畫線的時候,可以從頭畫到尾,不必理會中間過程的ma5的纏繞。 比如下圖的紅框內的走勢,雖然內部的ma5有多次的纏繞,但跟ma34沒有交叉,所以從頭到尾就是一段30分級別線段。 3. ma5纏繞就是線段級別,ma34纏繞就是日線級別ma5代表了5分級別:K線始終運行在ma5的一側,跟ma5沒有任何交叉,就是5分級別。 ma34代表了30分級別:ma5始終運行在ma34的一側,跟ma34沒有任何交叉,就是30分級別。 ma170代表了日線級別:ma34始終運行在ma170的一側,跟ma170沒有任何交叉,就是日線級別。 ma5纏繞,意味著有至少3段5分級別,而3段5分級別就可以構成一段30分級別。 所以,ma5纏繞就是線段級別,就是30分級別。 同理,ma34纏繞就是日線級別。 同理,ma170纏繞就是周線級別,不過走勢分類的最大級別就是日線級別,所以不看ma170的纏繞。 4. ma1704.1. 走勢分類ma170是做日線級別的分類,這是對走勢做一個大的分類。走勢分類也是按照日線級別進行的。 ma34是做30分級別的分類。 ma5是做5分級別的分類。 4.2. 判斷方向行情在ma170下方,就屬于日線級別下跌,行情在ma170上方,就屬于日線級別上漲。 同理,ma34下方就是30分級別下跌,ma34上方就是30分級別上漲。 ma5下方就是5分級別下跌,ma5上方就是5分級別上漲。 為什么必須選擇ma5上穿ma170的股票? 因為ma170上方,保證了日線級別上漲,而ma5上穿,意味著K線也在ma5上方,5分級別也處于上漲,這保障了5分交易級別的上漲要求。 總結一下:如果是30分交易級別,必須保證在ma34上方,如果是5分交易級別,必須保證在ma5上方。 |
|
來自: jiem93xdtefp7g > 《摩爾纏論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