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醫術高超卻行事低調的醫者,李正源,他雖非武舉人,卻以《醫途新探》一書聞名,此書文風質樸,直擊醫理核心,摒棄浮華。李正源深諳氣血之道,尤對血瘀證有獨到見解,他常言:“病象紛繁,吾書僅引玉之磚。” 李正源最為人稱道的方劑,莫過于“通瘀順氣湯”,此方專為現代人因生活習慣不佳導致的氣滯血瘀而設。無論是寒風侵體、熬夜耗神,還是久坐不動,皆可導致氣血不暢,此湯正可化此頑疾。 其方由經典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熟地、白芍)為基礎,巧妙融入柴胡疏肝、枳殼寬中、桔梗升提、牛膝下引,甘草調和,共筑活血化瘀、理氣調中、上下通達之良效。此方不僅針對血瘀所致疼痛有奇效,更廣泛應用于多種因氣血不暢引起的身體不適,展現了中醫“異病同治”的智慧。 血府逐瘀湯能治療十種病癥,其實還不止。 第一,主治頭痛 除了外感風寒、內傷積熱、氣虛不足等常見原因外,還有一種頑固性頭痛,患者既不畏寒也不上火,更非氣虛無力,而是頭痛時作時止,纏綿難愈。 頭痛,往往是血瘀所致,血脈不通則痛。血府逐瘀湯以其活血化瘀之力,直擊病根,往往一劑而愈,令人嘆為觀止。 第二,治療胸痛 胸為血府,是氣血匯聚之地。因此,胸部的各種刺痛,無論是膽囊炎的放射性疼痛、肋骨的刺痛、后背的牽扯痛,還是胃脘部的絞痛、咳嗽時肺部的鈍痛,只要這些疼痛具有固定不移、按壓加重的特點,且常規治療方法無效時,血府逐瘀湯便能大顯身手。 其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能迅速緩解患者痛苦,甚至達到永不復發的效果。特別是對于跌打損傷引起的胸痛,加入少量酒同煎,更能增強藥力,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的消散。 第三,胸不任物、胸任重物 睡覺的時候,胸不任物者,稍有壓迫即感不適,如同胸中藏有異物,需寬胸解郁以散瘀;胸任重物者,則需重物壓迫方能入眠,實則是瘀血阻滯,氣血不得宣通,需活血化瘀以通胸陽。 這兩種看似矛盾的癥狀,實則都是血瘀在胸部的表現。血府逐瘀湯在這兩種情況下均能發揮奇效,使患者胸中豁然開朗,安然入睡。 第四,自汗盜汗 自汗盜汗,雖為汗證,但根源在于氣血失調。胸中有瘀血,氣機不暢,身體為排除瘀血,往往通過出汗的方式嘗試調節。 然而,這種自我調節往往是無效的,反而加重了氣血的耗損。血府逐瘀湯通過活血化瘀,恢復氣血的正常運行,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自汗盜汗的問題。 第五、燈籠病 燈籠病,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外寒內熱的癥狀。這類患者手腳冰涼,內心卻如火焚,正是血瘀內阻,陽氣不得外達所致。血府逐瘀湯以其強大的活血化瘀能力,打通了氣血運行的通道,使陽氣得以布散全身,內外寒熱得以平衡。 第六、郁悶 郁悶,不僅僅是情緒的問題,更是氣血瘀滯的表現。胸中有塊石頭放不下,無事常生悶氣,這是氣滯血瘀的典型癥狀。血府逐瘀湯通過活血化瘀、行氣解郁,幫助患者驅散胸中的陰霾,重拾開朗的心情。 第七、晚發一陣熱 每晚定時發熱,伴有皮膚灼熱感,這是血瘀內阻、陽氣不得宣發的表現。血府逐瘀湯通過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使陽氣得以順暢運行,從而解除了這一頑固的發熱癥狀。 第八、急躁、夜夢多 急躁易怒、夜夢紛紜,都是氣血不和、心神不寧的表現。血府逐瘀湯通過調理氣血、安神定志,使患者心態平和、睡眠安穩。 第九、喝水就嗆 飲水即嗆,雖非常見癥狀,但亦與血瘀有關。會厭部位若有瘀血阻滯,則吞咽功能受影響。血府逐瘀湯通過活血化瘀、疏通喉部經絡,使吞咽功能恢復正常。 第十、心跳心慌 心跳心慌,多為心血瘀阻所致。心主血脈,血脈不通則心失所養,故見心慌不安。血府逐瘀湯通過活血化瘀、養心安神,使心血得以充盈、血脈得以通暢,從而緩解心慌癥狀。 最后再說一下什么人適合血府逐瘀湯,碰到人嘴唇烏暗的,氣色不對,印堂發黑,舌下靜脈瘀黑,抓兩幅血府逐淤一吃,撥云見日就不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