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據(jù)報道,7月30日,邯鄲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社會事務局發(fā)布公告,決定對部分道路進行更名。這些道路原來以成語命名,如今,它們因為“不易識記”而被改成“常規(guī)名字”。 這些道路包括:“一言九鼎街”“志在四方街”“胡服騎射路”“脫穎而出路”“青出于藍街”“自強不息街”“將相和路”“奉公守法路”“開源節(jié)流街”“公正無私街”“完璧歸趙路”“價值連城路”“積善成德街”“一鳴驚人街”“春華秋實街”“美意延年路”。 可以說,邯鄲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所做的一次“經(jīng)濟搭臺,文化唱戲”的試點暫告一個段落。 02 那么,邯鄲為什么要用成語來命名道路呢?當然是因為這里的成語“產(chǎn)量高”。邯鄲有“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美稱,她就像一座成語制造機,創(chuàng)造了至少1500多條成語。 除了上面路名中的成語,還有很多成語與邯鄲有關,比如:負荊請罪、刎頸之交、圍魏救趙、梅開二度、退避三舍、毛遂自薦、紙上談兵、掩耳盜鈴、邯鄲學步、銅雀春深、寧可玉碎,不愿瓦全、絕妙好詞、黃粱美夢、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奇貨可居、南轅北轍、河伯娶妻、挾天子以令諸侯、下筆成章、路不拾遺、詩文判狀、竊符救趙、步履蹣跚.、三寸之舌、驚弓之鳥、曠日持久、不遺余力、舍本逐末、羅敷采桑、智者千慮等等。 當年,出版社甚至專門出過有關“邯鄲成語典故”的讀本和辭典。 ![]() 03 以成語典故給道路命名,既能彰顯歷史文化魅力,也能拓展當?shù)匚穆寐肪€,為什么邯鄲最終又取消了呢?主要原因就是這些路名對成語生搬硬套,讓人不易識記,使用不便。 如果有位邯鄲市民出門,迎面遇到鄰居大媽,兩人展開了一番對話: “哎呀,這一大早就出門啊?” “是啊,這不是要去'志在四方’嘛!” “怎么走路還一瘸一拐的?” “沒辦法,這是走在'邯鄲學步路’上啊!” 你看,這么命名,是不是也有點“舍本逐末”啊? 04 城市道路的命名,體現(xiàn)出當?shù)貧v史傳承和文化特性,其實是每座城市都關注的問題。 比如上海和臺北,用全國各地地名為路名,甚至方位、區(qū)域也暗中相扣,形成空間的對位,就很有特色;再如西安,有“阿房路”“未央路”“開元路”“貞觀路”,串起了秦漢唐三朝。再比如成都,杜甫草堂周邊,有“草堂路”“江村路”,就與杜甫的詩歌呼應。 這些路名,都成了文化與地理融合的經(jīng)典范例。 05 那么,邯鄲市該怎么做,才顯得既有文化、又有個性呢?我這里有兩個建議。 一是把成語適當拆分。比如“九鼎街”“四方路”“脫穎路”“青藍街”“將相和路”“完璧路”“連城路”“積善街”等等,這樣說起來會比四字成語簡單一些。 二是可以把成語集中一條路上展示,這條路干脆就叫“成語觀光大道”。這條大道上,可以“三步一成語、五步一典故”,再加上成語接龍、成語燈謎等游戲,讓游客們走在這一條街上,就能學到各種成語,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如果邯鄲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采用了我的建議,一定不要給我巨額獎勵;如果哪天群眾不滿意再要改回來,你們別說是我建議的就行,不能讓我去“負荊請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