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詩詞點評(當代軍旅詩詞1)

     杏壇歸客 2024-08-03

    李為民(甘肅)

    夜撫舊軍衣有思

    箱底一襲綠戰袍,烽煙浸透色微凋。

    當年躍馬豪然氣,猶在衣襟袖口飄。

    雷海基點評:詩的好處在借舊軍衣抒情,軍人豪氣猶在襟上與袖口飄,情抒之自然。詩的亮點是設置“凋”與“飄”的沖突,綠軍衣色已凋,軍人豪氣卻還在舊軍衣上飄,詩的火花就在沖突中生發。豪氣飄,是詩人的心感,唯詩人可得。設置沖突是詩常用且有效手法,我有專文論述。

    盧冷夫點評:詩意流暢、易懂,轉結句清新不俗,愈見生動形象。

    胡顯祥點評:以舊軍裝起筆托物言志,寄托冰心永駐的家國情懷。

    蔡大營點評:詩借夜撫舊軍衣,來懷念軍旅歲月。以軍衣的“色微凋”,來象征當年軍旅時光的流逝,而以豪氣“猶在衣襟袖口飄”,來隱喻老軍人的豪氣不減、軍心不老,同時也是抒發對往昔軍旅生涯的深深懷念。絕句起承有致,轉結巧妙,一首蘊藉耐品、余味悠長的軍旅懷舊詩。

    郭通海(北京)

    盧溝橋畔讀月

    七七銀蟾噙淚看,字凝血跡句生寒。

    素光灑向山河痛,夜入深更未讀完。

    盧冷夫點評:盧溝橋大氣而凝重的意象,血與火的警示,在小詩中均有完整體現。這份痛早已沁入民族骨髓,“未讀完”的是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需要我們世世代代永遠銘記。

    周學鋒點評:“山河的痛”,是“句生寒”原因,“深夜未讀完”,是詩人綿綿的恨意與反思。在盧溝橋這個特定的環境中,讀月,讀出的是戰士情懷與家國大愛。

    胡顯祥點評:此作亮點在新:通過此時(七七事變日)、此地(盧溝橋)此景,對“月”這個“現成意象”,營造了悲痛、凝重、深遠的意境,賦予了國恨家仇的歷史記錄,那是國家和民族的苦痛,并且讓作者“夜入深更未讀完”。

    孫繼革點評:以書喻月,別開生面。不僅“字凝血”、“句生寒”,而且“深更未讀完”,可見寄慨之深。

    蔡大營(北京)

    破陣子·電子對抗戰

    網絡空間烽火,星河天際云濤。廝殺無聲千仞外,決勝無形萬里遙。攻防戰正鏖。 帳內中樞號令,屏前戰士過招。磁電聲光穿霧障,陸海空天摧暗碉。神兵撼九霄。

    雷海基點評:電子戰是現代戰爭重要部分。虛擬空間,無形戰線,詩卻能化無形為有形,寫得有聲有色,生動鮮活,實屬不易,可見作者形象思維功力。結句“神兵撼九霄”精彩,寫出了電戰兵神奇,又彰顯了他們無比威力。詞將難于描繪的高科技戰寫得如此形象生動,相當難得。

    周學鋒點評:詞寫信息作戰領域,獨有新意。在新的戰爭形態下,信息領域的對抗絕殺,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戰場的勝負。這是新時代軍旅詩詞表現的一個盲點。評者查了相關資料,全面放映電子對抗領域的詩詞絕無僅有。詞從網絡空間到聲光電磁,從陸海到空天,全方位地展現了中樞發令,屏前過招,穿霧障,催暗堡的無聲廝殺。規模宏大,勢氣雄偉,筆法蒼勁,意象逼真,利劍無形。不失一首好的軍旅詩詞。

    胡顯祥點評:破陣子調原屬軍樂,歷來多用以抒寫威武豪壯之情。該詞牌句式結構之簡而明,氣勢排比之大氣豪壯,歷代名家多有名篇佳作傳世,比如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父賦壯語以寄》。這首詞作著眼于書寫當下,題材新、意象新,正可謂詞調相諧。意境波瀾壯闊、緊張激烈,把“電子對抗戰”這一無影無形事件,形象地展現給讀者。用一系列軍事專業術語,展現出一種高科技、高智慧、高戰略的戰爭景象,意境開闊,充滿了現代感和震撼力。

    岳元峰(吉林)

    臨江仙·“八一”夢中會戰友

    綠影行行入夢,鼾聲陣陣穿窗。軍營明月照心房。十年隨想念,一步到南疆。 頓感身邊發熱,重聞汗里飄香。無關通鋪短和長。翻身猶碰肘,不礙認兵王。

    盧冷夫點評:夢中回到熟悉的軍營,不知有多少次了。篇中細節生動,情感濃烈,真實的夢境里裹著一顆滾燙而赤誠的心。

    周學鋒點評:作者把對軍營的懷念納入夢境之中,使情感的生發多了一個維度,增加了表意的騰挪空間,也讓詩憑添厚度與情趣。夢未必真,但,描摹的軍營生活,表達的思念之情卻真實可感。由此,可以說:寫詩未必過分計較細節真實,但一定要追求藝術真實。只要不違生活常理。

    蔡大營點評:夢境是人類心理活動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古往今來,寫夢境的詩作不計其數。這首夢境詩卻很有特點。寫的是夢中與戰友相會,但卻沒有相會情節,沒有語言交流,而是寫了一個特殊的相會場景——在大通鋪上同床共寢。這看似夢境,卻分明是老一輩軍人當年軍旅生活的真實情景。在心理學角度,?同鋪共寢是人類最親密關系的體現之一,被視為一種深厚的友情和高度信任的象征。?這首詞寫得具體可感,場面逼真,?“身邊發熱”、“汗里飄香”、“翻身碰肘”,無不寓意親密無間的戰友之情。這種以夢代憶,看似虛幻,有時卻比直接回憶更加深刻。

    何紅(寧夏)

    八一感懷

    節到詩吟近五更,敲詞索句憶崢嶸。

    窗前還見關山月,夢里重逢細柳營。

    數幅陣圖真境界,一聲兄弟最深情。

    此生無悔榮光事,能把軍人作姓名。

    盧冷夫點評:兵心依舊,鐵韻鏗鏘。尤其后面兩句,寫出了新時代軍人的豪邁與自信。

    胡顯祥點評:作者調動多種意象,使意境富有層次感和情感深度。尾聯“此生無悔榮光事,能把軍人作姓名”,直抒胸臆表達了對軍人身份的自豪和無悔,將意境升華到了一個崇高的境界,展現出堅定的信念和榮譽感。各聯從不同角度入手,緊緊圍繞“軍人情懷”這個核心展開,具有“網絡型意脈”特點。使作品生動、細膩。

    蔡大營點評:律作細膩地描寫和抒發了軍人熱愛軍隊、熱愛戰友的軍旅深情。尾聯“此生無悔榮光事,能把軍人作姓名”,則是道出了所有新老軍人的共同心聲!我也曾有“平生欲問榮光事,最是戎裝穿在身”句,與其感同身受,不謀而合,所見猶同。

    王大華(河北)

    冬季演練

    寒冬拉練走天涯,一夜行軍沐雪花。

    風喚黎明云散盡,太陽抹我一身霞。

    雷海基點評:詩在夜行軍的“夜”上用力,四句有三句寫夜:夜行軍、黎明云、霞抹身。勾勒一幅鮮明圖畫。歷經艱辛,樂觀,朝氣,亮麗的軍人形象栩栩如生。

    周學鋒點評:一夜冒雪行軍,很是艱辛。但詩人表現的卻是戰士面對困難的樂觀態度。正值隆冬,本應是北風呼嘯,詩人卻說“風喚黎明”,“身抹霞彩”。這種逆向表達方式,尤顯軍人的堅定意志與頑強戰力。“喚”與“抹”讓拉練隊伍變得鮮活,戰士變得可愛。

    王健強(海南)

    臨高解放公園見渡海犧牲烈士名錄碑

    競渡煙波身影存,旗形碑上氣雄渾。

    千多勇士忠魂在,名姓懸留尚有溫。

    雷海基點評:上聯實寫,下聯虛寫。實寫將讀者帶入現場,虛寫向讀者揭示烈士精神。實與虛結合更能產生詩感。一個“溫”字令詩生色,讀者眼前一亮。

    蔡大營點評:?臨高角和玉包港是海南島解放戰役中我軍成功登陸的地方。2008年5月,臨高解放公園建立解放海南戰役犧牲烈士紀念碑。這首絕句就是作者瞻仰紀念碑后的感賦。選評時,被“千多勇士忠魂在,名姓懸留尚有溫”的詩句深深感動!烈士雖死,?精神不朽,忠魂永存,永遠激勵著后人!

    李增山(北京)

    建團60周年戰友聚會

    袍澤重逢夢竟真,相思幾度淚沾巾。

    小兒莫問蒼頭客,永定河邊飲馬人。

    周學鋒點評:頗有賀知章的“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味道。戰友聚會,經年已老,引起“小兒”好奇,應是自然。詩人用“莫問”做轉,即是詩法中所說的“不問也答”的筆法,詩以 “永定河邊飲馬人”做結,讓讀者產生豐富聯想。營地乎?職業乎?訓練場地?詩構巧妙,筆法老道。

    蔡大營點評:60年前老戰友,如今大多已進入杖國之年,聚會一次實屬不易,自然是令人“相思幾度淚沾巾”。轉句巧妙化用賀知章《回鄉偶書》意。結句“永定河邊飲馬人”,凝練含蓄。特別是用“牧馬人”指代軍人,道前人未道之語,新穎而又大膽。唐·岑參詩云“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似乎接近。

    李增山(北京)

    寫在軍休所“八一”晚會

    本是歡歌響徹樓,愁云卻上老眉頭。

    遙思東海沉沉夜,何日歸來離索舟。

    胡顯祥點評:這首詩情感真摯而深沉,體現了老軍人的家國情懷。寫作手法運用對比。以“歡歌”與“愁云”相對比,突出了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借景抒情,通過描繪東海沉沉的夜,表達對未歸領土的牽掛。結尾用設問手法,增強了情感的表達力度,展現出老軍人對國家大事的關注和深厚的愛國情懷。

    孫繼革點評:“歡歌”、“愁云”、“遙思”,一波三折,結句一問,盡顯老兵情懷。

    郭通海(北京)

    綠軍裝

    一套國防綠,疊成細柳營。

    肩章鑲赤膽,衣領綴忠誠。

    袖裹天山雪,襟藏邊塞風。

    權當軍旅史,讀予子孫聽。

    胡顯祥點評:全詩用賦的筆法,在意境和意象的運用上頗具特色。在意境營造上,展現出一種莊重、豪邁且充滿榮譽感的氛圍。通過對軍裝的細致描繪,“國防綠”“細柳營”“肩章、衣領”“袖、襟”等一系列意象,寄托了詩人的軍旅情感,傳遞出軍人的威嚴和使命的神圣。作品線性意脈紋理清晰:開篇總寫,繼而分述,最后“權當軍旅史,讀予子孫聽”完成呼應,凸顯結構緊湊、流暢,敘事細膩的特點。

    蔡大營點評:舊軍裝,記錄著榮譽,凝聚著夢想,折疊著故事,珍藏著信仰。這首《綠軍裝》,極盡描寫之能事,通過“鑲、綴、裹、藏”等動詞,借多方位描寫和贊美軍裝來回顧曾經的軍旅歲月。“疊成細柳營”,以隱喻的手法,通過對軍裝的一種特別折疊方式,來表達老軍人對軍裝的敬重,象征在部隊養成的嚴謹作風。中二聯對仗工整,虛實相間。尾聯轉結巧妙,不經意間巧合古人“一經傳世寶,說與子孫知”之詩句(宋·戴復古《蕭仲有遺經堂》)。

    王繼權(北京)

    臨江仙·昨夜與戰友視頻

    自打當兵成戰友,稱呼地久天長。心中總憶那時光。一群毛小伙,帥氣綠軍裝。 今日視頻千里外,陶然堆滿熒窗。不聊家景與兒郎。柳營些趣事,越話越鏗鏘。

    孫繼革評:全詞以拉家常似的口語化語言,通過戰友視頻這樣一個場景,把老兵的所思所想表現得鮮活生動,其神態表情仿佛就在眼前,讓人感同身受。

    蔡大營點評:口語入詞,是這首詞的顯著特點,讀來?通俗、?樸率、?自然,給人一種平靜流暢、娓娓道來之感。詞雖通俗,但筆俗意雅,把戰友之情寫得細膩入微、親切可感。俗語入詞,自古有之。比如宋詞中,特別是《調笑令》詞牌詞作,大多都是俗語。

    汪業盛(湖北)

    八一詠懷

    戎裝脫解換西裝,依舊關山夢里長。

    莫問老兵何所有,一身傷病是勛章。

    雷海基點評:上聯鋪墊到位,下聯精彩,精彩在“傷病是勛章”,將傷病與勛章連接,是超現實藝術手法。精彩還在問句,一問一答,不僅語句流暢好讀,還添張力。

    王繼權(北京)

    寫給女兵的詩

    春華正茂女兒紅,著上軍裝化作龍。

    手把鋼槍成漢子,亭前一立似山峰。

    雷海基點評:詩的好處在把女兵寫成男性化,嬌柔的女子成為軍人后變得生龍活虎,高大威猛。生動展示了軍人風采。藝術手法也是設置沖突,將弱女與猛男兩個矛盾體融為一體。

    周維(北京)

    喜遷鶯 · 探訪軍工老廠

    潭水凈,谷風清。暑月故山行。尋幽載夢旅塵輕。霞峪訪親朋。 撥云根,扶石壁。尋覓當年足跡。那溝那谷那山光。情切近故鄉。

    盧冷夫點評:上片細碎平淡,下片意境轉深。老兵情懷令人難忘,可感可佩。

    胡顯祥(北京)

    上甘嶺戰役

    敢向魔頭亮劍鋒,王師一戰震威名。

    杜鵑山野鮮紅遍,俱是英雄血染成。

    注:杜鵑花在朝鮮稱金達萊。

    周學鋒點評:賦語鋪墊,壯勢王師,亮眼。尾聯以花色賦意,寫將士的堅韌勇猛與不畏犧牲,悲壯。轉句似可斟。

    徐學琥(北京)

    夢回邊疆

    何事索懷繞枕邊,欲將遺恨補當年。

    今宵一夢三千里,只去南疆一個連。

    周學鋒點評:三千里言其遠,只去言其執著。路之遙遙,歸之切切,雖是夢境,其思可見。在軍人的夢境中,青春綻放的地方永遠是歸處。

    郭通海(北京)

    再讀牛智強烈士遺書

    一封百字書,年僅十八歲。

    英骨為國捐,青山都下跪。

    注:牛智強烈士,1967年8月出生于河南省鄭州市,1984年1月入伍,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壯烈犧牲,年僅18歲。

    胡顯祥點評:詩作整體短小精悍,卻極具感染力。通過“英骨為國捐”,展現戰士為國捐軀的壯烈場景,營造出一種崇高、悲愴的氛圍。“青山都下跪”則以夸張的手法,強調了其犧牲的偉大和令人敬仰,增強了情感的沖擊力。

    王平(北京)

    甲辰年盧溝橋事變紀念日

    彈洞前頭逝水匆,濤聲如吼月如弓。

    硝煙淡去何曾遠,一片汪洋濁浪洶。

    胡顯祥點評:絕句通過彈洞、濤聲、彎月等意象,營造出孤寂和冷峻的戰爭遺留氛圍。接著用硝煙未遠、濁浪洶涌驚醒國人仍需保持警覺,展現出對和平的珍視和對未來的憂慮。作品立意深刻,利用象征、對比、借景抒情等藝術手法,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朱洪滔(江蘇)

    軍旗

    鐵軍引領破雄關,血色從凝未改顏。

    八一旗端標識處,風光絕勝是江山。

    孫繼革點評:起以軍旗引領,承以血色未改,三句以軍旗標識為轉,使結句“江山”順勢而出,有理有力,氣韻渾然。

    周學鋒(北京)

    “八·一”讀早年軍裝照

    持槍踏馬已經年,澀澀青春一望還。

    昔日帽檐寒塞雪,而今飛落鬢眉間。

    孫繼革評:八一節、軍裝照,澀澀青春、幾十年的歲月,萬千感慨盡在“飛落鬢眉間”的“帽檐”“塞雪”。

    鄭相豪(北京)

    浣溪沙·老兵喜過八一

    八一又逢喜氣揚,和風滿面著戎裝。端莊敬禮挺胸膛。 老伴聲歡來打趣,夫君氣定透榮光。猶如初識俊情郎。

    孫繼革點評:全詞滿是喜悅之情。“猶如初識俊情郎”當是詞眼,不僅寫出了老伴滿滿的自豪,同時也寫出了兵心不老的老兵情懷。

    朱洪滔(江蘇)

    十五寄月

    一程遙隔兩相牽,千里辭家為戍邊。

    飛雪天山終不悔,他鄉月在故鄉圓。

    蔡大營點評:清人劉熙載說:“詩要避俗,更要避熟”(《藝概·詩概》)。這個“熟”,既指題材,更指詩意。實踐中,寫熟題材難免,但如何在“熟”題材中寫出新意,則是詩人的功力。這首絕句為避免詩意雷同,把戍邊軍人“寄月”選在了一個大雪紛飛,卻并沒有月亮的中秋夜,從而以環境的獨特性為詩增添了新意。

    高馳(青海)

    石堡城懷古

    撩起云煙看石城,殘垣斷壁意猶驚。

    荒臺隱約旌旗亂,絕塞依稀鼓角鳴。

    凜凜昆侖時浩蕩,蕭蕭赤嶺自縱橫。

    無須再度前朝事,闕下農夫不問兵。

    注:石堡城亦稱鐵仞城,位于青海省湟源縣日月鄉境內,是隋唐時著名關隘要地。是唐朝與吐蕃反復爭奪21年的古戰場。李白詩云:“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蔡大營點評:這首詠懷古跡律作,氣勢雄闊,意境高古,用語蒼涼。首聯入題入境。中兩聯描寫當年戰事,對句精巧,虛實有致,蒼渾互濟,讀之猶如置身古戰場。尾聯收束感懷,頌揚了當今社會國泰民安沒有戰亂、各族人民和諧平安的美好生活。全詩由觀而想,由古而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懷古情感表達鏈條。

    周學鋒(北京)

    西江月·兩地思

    紙上涂蓮并蒂,腮邊綻朵嬌羞。知他此刻站邊樓,且把幽思緊扣。 葉落深埋軍夢,花飛不載離愁。歸鴻探問過梢頭,請把冰心帶走。

    蔡大營點評:以“西江月”詞牌寫兩地思,寓意思念和眷戀之情,表達團圓和團聚愿望。詞的上闕寫軍嫂在家思念丈夫。詞把軍嫂的動作、??神態、心理等細節,描寫得惟妙惟肖。尤其“腮邊綻朵嬌羞”,更是描繪逼真,形態動人。詞的下闕寫軍人的思念與堅守。“葉落”“花飛”,秋來春去,年復一年,家與國都是軍人的思念和牽掛。軍人唯有把思家之情深埋心底,讓“歸鴻”“把冰心帶走”。這首詞描寫細膩,真切感人,非有切身經歷,似難寫出如此情感體驗,非有精微觀察,似難寫出如此情感深度。

    盧冷夫(北京)

    月下笛·北疆記憶

    戍夢重溫,回聲遠近,故鄉何處?冰輪久駐,曾是邊關伴朝暮。霜松挺立興安嶺,日捧出、丹心幾許。恰崢嶸年少,青春剪影,萬重云樹。 離緒。思成縷。念過隙時光,再無拘補。人生腳步,悉皆長短詩句。指期肝血酬家國,更鐵韻、真情不語。月下笛、雪花飛,拋灑晶瑩一路。

    蔡大營點評:月下笛詞牌,尤其適合表達思念和懷舊之情。這首詞情感深沉、意境優美、層次分明。上闋開篇三句以問起筆,奠定了全詞深沉的情感基調,引發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對過往戍邊歲月的深情回憶。“冰輪”句,烘托出邊關環境的寂靜與清冷,以及戍邊生活的漫長。“霜松挺立興安嶺……”等,既描繪了北疆的壯麗景色,又展現出作者年輕時的壯志豪情和奉獻精神。下闋“離緒。思成縷”,詞意新雅,過渡自然,而后感慨時光匆匆,人生如詩,抒發了對歲月流逝的無奈與珍惜。接著傾吐決心和真情,雖未多言,但情真意切。結拍以景結情,余韻悠長,營造出一種凄美而又堅定的氛圍,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全詞結構合理,詞藻豐富,意象典型,既具有古典韻味,又不失質樸自然,耐讀耐品,富有感染力。

    觀昆侖黨旗山有寄

    何 紅

    宣誓從來不等閑,青春盡付在邊關。

    休言絕塞風光少,旗豎心中最大山。

    盧冷夫評:轉結出彩,令人一讀難忘。

    王偉評:尾句結得既扣題又表明心志,三句之“休言”亦轉得有法。

    張鳳軍評:每次讀何紅老師的詩作,都能感受到他濃濃的家國情懷。這首絕句從黨旗山入筆,旨在歌頌邊關將士熱愛祖國、保衛祖國的深厚情感。“休言絕塞風光少,旗豎心中最大山”,非親臨其境,不能道出。

    孫繼革評:結句意象雄渾闊大,頗具浩然之氣,寫出了邊防軍人的信念與堅守。

    南鄉子·北疆記憶

    盧冷夫

    記憶泛微黃,風雪邊關小路長。豪氣崢嶸光一束,茫茫,千里歌聲每繞梁。 再把筆當槍,不老兵心韻幾行。四季風吹多少夢,鏗鏘,熱血青春從未涼。

    王偉評:上片以憶字籠罩每句,從“泛微黃”到“小路長”;由“光一束”到“茫茫”,至“繞梁”,環環相扣,景物與情感生發得自然、恰切,流麗自如。下片以再字拉回現實,展現心志。“從未涼”既說豪情壯志,又與首句的“記憶”遙相呼應,完整回環。全詞真有一氣呵成之感,又每句銜接得自然到位,緊扣作意。

    張鳳軍評:北疆應當是作者當兵之初的地方,留下了深刻的回憶。上闋從記憶入手,點染了青春灑邊關、熱血鑄忠誠的豪邁;下闋反映了作者雖然解甲,但兵心仍在、熱血未涼,道出了我們這一代軍人的心聲,詞筆流暢、自然,感情豪邁、跌宕,富有感染力。

    孫繼革評:不論是持槍,還是拿筆,熱血未涼,兵心不老。以“記憶”形式寄懷,今昔互證,寄慨猶深。

    過盧溝橋

    田瑞寶

    人從橋上過,炮似耳邊鳴。

    不敢彈痕撫,恐她還會疼。

    王偉評:一個疼字便成詩眼,多少撫今追昔、感慨萬千之情盡蘊其中,又意在言外,惹人深思。

    張鳳軍評:這是一個老話題,寫出新意不容易。但作者從歷史的疼痛中起筆,賦予彈痕以生命,寫出了自己心中的感覺,很棒!

    孫繼革評:結句以擬人的手法借怕彈痕疼而抒發內心情愫,巧而出彩!

    寫在軍休所八一晚會

    李增山

    本是歡歌響徹樓,愁云卻上老眉頭。

    遙思東海沉沉夜,何日歸來離索舟。

    盧冷夫評:歡歌與愁云作對比,引出下面的“遙思”——期盼早日游子回家,是老兵們的共同心愿。

    孫繼革評: “歡歌”、“愁云”、“遙思”,一波三折,結句一問,盡顯老兵情懷。

    有感一張軍營操槍老照片

    韓小存

    倚天緊握手中槍,劍氣凝神向遠方。

    小照隨身三十載,一生光耀是戎裝。

    盧冷夫評:首二句神采奕奕,形象生動。轉句令人唏噓感動,結句更是堅定有力。

    孫繼革評:起、承、轉,絲絲入扣,使結句有根有源,軍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金寨博物館見舊軍裝

    方書蘭

    件件舊衣物,補丁連補丁。

    終朝不言語,足可證曾經。

    盧冷夫評:情摯意切,滿是懷念。最后用“曾經”二字進行高度概括,傳遞出復雜而深刻、濃烈而長久的情感。

    浣溪沙·紀念從軍五十年

    高寶玉

    五十年前別故鄉,從戎北上氣方剛。能工能戰志飛揚。 鬢雪猶思軍號響,心紅仍記戰歌昂。老兵列陣踏斜陽。

    盧冷夫評:老兵回想當年,仍意氣風發、精神抖擻。最后的“列陣踏斜陽”勢不可擋,這份家國情懷令人感喟不已。

    憶第一次站崗

    郭通海

    廣場何其大,國旗凌碧霄。

    持槍金水畔,自比泰山高。

    王偉評:大與高,碧與金,對比鮮明、強烈,烘托出場景和人物形象,且蘊含深厚,見情見志。

    夢回細柳營

    王 平

    還是當時小白楊,國門站崗守邊防。

    戍樓一面紅旗展,撩動關情入夢鄉。

    王偉評:小白楊,幾乎成為“咱當兵的人”的代名詞。以小白楊擬人,寫夢回邊關之情,切合。

    張家界感懷

    羅海曦

    山稱天子峽金鞭,號角余音繞澗灘。

    神勇群英留戰史,大名紅二六軍團。

    王偉評:尾句能將部隊番號作成一句詩而又響亮有內涵,且氣勢宏大,形象突出,全仗立意角度和鋪墊到位。

    遣 懷

    張鳳軍

    席上道來驚客容,殷殷往事竟龍鐘。

    心中有愛分三份,腳下無言丈萬重。

    已盡豪情邊塞遠,空留悲壯酒花濃。

    歸田縱有兒孫趣,未許南陲血染峰。

    王偉評:中二聯對仗工穩,盡括退伍老兵之心路歷程,亦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之情。

    贊信息支援部隊

    林木鋒

    三軍克敵上征途,信息支持不可無。

    千里眼知煙幕遠,順風耳覺物音殊。

    鼠標一點連云網,數碼輕舒布陣圖。

    附體神龍終未見,達成使命在須臾。

    王偉評:以形象語言表現新生事物,描摹準確,狀繪生動。

    回首軍旅路

    李 滿

    兵役通知圓綺夢,一生軍旅走天涯。

    昆侖山下扎營寨,印度河漘望小家。

    雪域高原迎旭日,邊關塞外送殘霞。

    心中銘記來時路,酒綠燈紅不眼花。

    王偉評:尾聯兩句可取之處在于以樸素的語言傳遞出樸素的情懷,這種樸素看似普通,卻不普通,是初心的堅守與忠誠。

    漁家傲·亮劍新時代

    劉春岐

    卌載韜光沒打仗,不知戰力今何樣,巷尾街頭常頂杠。別吵嚷,且看演兵操戈場。 機艦協同天海蕩,搶灘空降突擊棒,箭炮諸軍一起上。真雄壯,官兵士氣沖天旺。

    王偉評:全詞用口語,幾近曲子語形式,卻將新時代官兵風采描繪得活靈活現,頗接地氣。

    石門贈勉

    王冰冰

    二十年前約柳營,同袍兄弟自相盟。

    圍爐容我聊三昧,前路倩君扶一程。

    轉不轉兮業將改,別從別后意難傾。

    匣中何物應勤拭,側耳為聽龍嘯聲。

    唐緹毅評:全詩緊湊流暢,意氣飛揚。頷聯盡顯相投相契戰友情深。頸聯對仗工穩,不失巧思。辛棄疾有句:“味無味處求吾樂,材不材間過此生。”(《鷓鴣天 ·博山寺作》)此類句式并不易得。結句如聞“夜夜龍泉壁上鳴”(秋瑾句)。既勉友亦自勉。

    憶1964年全軍大比武

    許 景

    夜練飛毛腿,寒光照準星。

    穿林如猛虎,格斗似神兵。

    制敵孤身入,擒王短劍迎。

    殺聲猶在耳,勇士一名驚。

    唐緹毅評:“如猛虎”“似神兵”“孤身入”“短劍迎”字字敲得響,當年大比武的聲勢全出。“殺聲猶在耳”緊扣住一個“憶”字。

    軍號聲聲

    史俊和

    大千世界萬千聲,軍號昂揚最動情。

    節奏鏗鏘催奮進,音符響亮正言行。

    戎邊每在心頭繞,解甲時來夢境縈。

    回首人生多憾事,終身無悔是當兵。

    唐緹毅評:從八一南昌起義始,軍號聲就在我們每一位革命軍人的“心頭繞”“夢里縈”。我們對軍號聲有最強的反應,最深的情感。她催我們奮進,正我們言行。使我們永遠銘記:自己曾經當過兵!

    【天凈沙】入伍去新疆

    王長元

    從戎越過陽關,漠風沙卷樓蘭。望斷家鄉月遠。一輪懸念,夜空星斗闌干。

    唐緹毅評:“一輪懸念”似無理,實新穎。一輪是月,月是懸在空中的思念。有意境。戲言,若夜夜思鄉到“星斗闌干”,恐影響白天訓練。一哂!

    見老營房有懷

    張治斌

    去日亞夫營,今朝思莫名。

    星辰輝往昔,戎馬慰平生。

    凜凜風霜夜,骎骎水陸程。

    廉頗雖老矣,健飯即為兵。

    唐緹毅評:結句化自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憑誰問、廉波老矣,尚能飯否?”借此典舒己襟抱。足見,志老彌堅,壯心不已。

    瀘定橋感思

    何 岳

    煙鎖紅城不可磨,風搖大渡注驚波。

    若無鐵索悲長路,何有今兒西柏坡。

    張鳳軍評:這首絕句從歷史深處著筆,通過回憶飛奪瀘定橋的驚人畫卷進行設問,道出了革命如果沒有鮮血的付出、沒有險處的抉擇,就不可能取得勝利的道理。承句“注”感覺弱了點,能否改為“卷”驚波?

    軍校情懷

    郝皖東

    甘從撰杖論兵時,肯作平生共武池。

    掩卷漁陽爭歲月,挑燈古北染青絲。

    投戈執戟雄風壯,解甲歸鄉夙愿癡。

    五秩春秋牽夢憶,冰心常把柳營思。

    張鳳軍評:為了弄清詩意,專門查了一下“漁陽”在哪。該詩總體上看筆法比較老到,中間兩聯對仗工整,抒發了作者的軍旅情懷。不足之處,頷聯雖然況味很足,但也有合掌之嫌。

    界 碑 吟

    許 景

    晨迎旭日夜迎霜,鉚在神州最北方。

    親吻高原守邦土,早將祖國烙胸膛。

    孫繼革評:作者將界碑擬人化,一“鉚”一“烙”,使堅守之姿與戰士之情盡在眼前。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图片区 | 高清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在线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看爽爽爽|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色视频网站免费| 欧美大bbbb流白水| 好大好深好猛好爽视频免费| 日韩中文字幕人妻一区|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蜜臀| 上课忘穿内裤被老师摸到高潮|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电影|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下| 二区三区亚洲精品国产|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少妇办公室好紧好爽再浪一点|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6| 日本成熟少妇激情视频免费看|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主页|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亚洲人妻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无广告| 日韩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在线国内自拍|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亚洲性线免费观看视频成熟|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欧美综合人人做人人爱| 午夜福利片1000无码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