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總結高考必考的十八個虛詞之其字用法,分代詞、副詞、連詞各類匯總,并列出例句和翻譯,后附歷年高考真題及模擬題(含答案)。希望同學們以此為線索,縱覽高中文言課文,全面復習,抓住難點,最后逐一突破。 一、用作代詞 · 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詞之前,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復數)。 · 例: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解釋:“其”代“他的”,指藺相如的。 · 我聽從了他的計策,幸好大王您赦免了我。 · 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用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整個主謂短語,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修飾語),應譯為“他”“它”,不能加“的”。 · 例:秦王恐其破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解釋:“其”代“他”,指藺相如。 · 秦王擔心他把和氏璧撞碎。 · 活用為第一人稱。可用作定語或小主語,視句意譯為“我的”或“我(自己)”。 · 例: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解釋:“其”代“自己”。 · 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來,沒有能夠盡情享受那游覽的樂趣。 · 指示代詞,表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里”。 · 例: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解釋:“其”指“那個”。 · 就有人埋怨那想要出來的人。 · 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后面多為數詞。 · 例: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解釋:“其”指“其中的”。 · 在亂石中間選一兩塊敲打它。 二、用作副詞 · 加強祈使語氣,相當于“可”“還是”。 · 例: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解釋:“其”表祈使,意為“還是”。 · 進攻不能取勝,包圍又沒有后援的軍隊,我們還是回去吧。 · 加強揣測語氣,相當于“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 例: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解釋:“其”表揣測,意為“大概”。 · 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這個原因吧? · 加強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怎么” 。 · 例: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解釋:“其”表反問,意為“難道”。 · 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么樣呢? 三、用作連詞 · 表示選擇關系,相當于“是……還是……” 。 · 例: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解釋:“其”表選擇,意為“是……還是……” 。 · 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 表示假設關系,相當于“如果”。 · 例: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 解釋:“其”表假設,意為“如果”。 · 他們學業如果有不精通的,品德有沒有養成的,如果不是天資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專一罷了。 四、高考文言虛詞的真題示例: (一)(2022 年全國乙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其猶赤子乎!饑者則食之,寒者則衣之,將之養之,育之長之,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圣人之于天下百姓也 寡人之于國也 B. 饑者則食之 位卑則足羞 C. 育之長之 吾從而師之 D. 唯恐其不至于大也 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A 解析:A 項,“于”:均為對于。B 項,“則”:前者為連詞,就;后者為連詞,表承接,就。C 項,“之”:前者為代詞,他們;后者為代詞,他。D 項,“其”:前者為代詞,他們;后者為副詞,表揣測,大概。 (二)(2017 年全國卷Ⅰ)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 謝弘微,陳郡陽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從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無后,以弘微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繼內諱,故以字行,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后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貧儉,而所繼豐泰,唯受書數千卷,遺財祿秩,一不關豫。混風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曜、弘微并以文義賞會。嘗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游。瞻等才辭辯富,弘微每以約言服之,混特所敬貴,號曰微子。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 循:遵循 B. 高宗輔政,不之任,仍遷御史中丞 之:到 C. 以母憂去職 憂:憂慮 D. 屬霖雨為災,典司多議其非 其:他的 答案:D 解析:“其”在這里指前面提到的“典司”,應譯為“它”,不是“他的”。 (三)(2023 年模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A. 其孰能譏之乎 B.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C. 其聲嗚嗚然 D. 吾其還也 2023 年模擬: 答案:B 解析:例句“自其不變者而觀之”中“其”是代詞,指“它”。A 項“其孰能譏之乎”中“其”表示反問語氣,“難道”;B 項“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中“其”是代詞,指“他們”;C 項“其聲嗚嗚然”中“其”是代詞,指“那”;D 項“吾其還也”中“其”表示祈使語氣,“還是”。故選 B。 (四)(2024 年模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 下列各句中,“其”字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 A.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 B. 其皆出于此乎 C. 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D. 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答案:A 解析:例句“其一氓盡力而不能尋常”中“其”指“其中的”。A 項“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中“其”指“其中的”;B 項“其皆出于此乎”中“其”表示揣測語氣,“大概”;C 項“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中“其”表示選擇,“是……還是……”;D 項“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中前一個“其”是助詞,無實義,后一個“其”是代詞,指“那些”。故選 A。 學語文,到弘文! 不學語文,也到弘文! ![]() |
|
來自: 當以讀書通世事 > 《070-語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