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酷夏炎熱的午后,年邁的王友發正費力地蹬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載了一車廢品從外面回來。 他那被曬得黝黑的臉龐越發的消瘦了,渾濁的眼睛無光無神,滿臉的褶皺堆了一圈又一圈,頭發都白了,牙齒也快掉光了。 他見到鄰居勉強地擠出一臉笑容,臉上的褶子就更多了,他一只手扶著車把,一只手用力的推著車斗的一側,賣力的往小區里推著走。 鄰居見狀問候道:“老王,這么熱的天多注意點身體啊。” 他感激的點點頭,笑了笑,又賣力的推起了三輪車。 他何嘗不想像那些老朋友、老鄰居一樣,舒適安穩悠閑的過晚年生活呢? 可是,現實生活卻容不得他有半點的松懈。因為,他沒有像他人一樣爭氣的兒子,也沒有一個像他人一樣時刻牽掛陪伴自己的老伴。 他手里更沒有像別人一樣給自己帶來足夠的底氣和尊嚴的養老錢,雖然每個月也有好幾千元的退休金,可是這些錢他自己一分都舍不得花,都得留給可憐的孫子。 兒子是沒指望了,他只能盡自己最后的努力和救贖,將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培養小孫子上,只有這樣,他才能勉強維系這個破敗不堪的家。 小說《百年孤獨》中說:“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簾子。” 每個人,父母在尚有來處,父母不在只剩歸途。 時間如白駒過隙,王友發不知不覺間,自己已經步入了花甲之年,可是,他卻沒有想到,自己的晚年會是如此辛勞和凄涼。 人心不是一天涼,樹葉不是一天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這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都是他自己年輕時的所作所為,慢慢積累導致的結果。
人的晚年,都是自己年輕時所有行為積累的結果,自己所扮演的每一個角色都可能是你晚年的底牌,也可能是你晚年的催命符。 王友發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晚年的凄涼,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他沒有及早懂得無論退休金多高兒女多孝順,人到晚年最大的不幸就是缺失這3張底牌。 01、金錢:余糧充足,老人活得有尊嚴。王友發,年輕的時候擁有一手好手藝,遠近聞名,他不僅在一個福利待遇不錯的國企里擔任重要的技術崗位,而且,還與朋友合伙在外面經營了一家小店。 平時,他專心上班工作,朋友負責看店經營管理,他只負責技術層面的顧問,以及看貨等事宜,利潤四六分。 他的日子,其實過的非常不錯,他也是家族里第一個在大城市買了樓房安居樂業,而且也是第一個買了小轎車的人。 可是,他有了一點業績之后,就開始飄了起來,找不著北了。 在企業里,因為他的技術過硬,手里的活計好,所以,在他之下有很多人天天巴結他,都希望當他的徒弟,在他之上,他仗著自己技術好就不把一些領導放在眼里。 所以,他開始不斷的自我膨脹,每當有人請他吃飯喝酒,他都會搶著充當大哥的身份,享受著大哥的待遇和虛偽,當然他每次都充當大哥搶著結賬。 他每個月的工資,其實真正到最后,拿回家養家支付了各種開銷以后,幾乎就沒什么了。 妻子為此與他爭吵了很多次,讓他為了孩子和自己,趁著年輕還能掙錢多存點錢。 他卻每次都當耳旁風不以為然,還大言不慚的說:“我一個大老爺們,在外面交際哪能不花錢,再說我和我那兄弟不是還經營著一個店,那些錢就夠你們娘倆花了。” 妻子多次勸說后,也覺得日子越過越沒法過了,漸漸地就與他疏遠了,而他卻絲毫沒有察覺,以至于后來,導致了無法挽回的后果。 他幾乎就是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朋友的店他也幾乎不去,除非朋友有事了叫他,他才回去,關于店里往來的賬目他也從來不看。 其實,殊不知,他的朋友卻在背后背著他搞了很多事情,搞了很多小動作,他一直被蒙在鼓里。 終于在他五十多歲的那年,突然有一天,他被很多大漢堵在了家門口,聲稱是來要債的。 他起初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心想自己雖然愛花錢大手大腳,但是卻從來沒有在外面借債。 可是,當對方把借款合同擺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卻傻眼了,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借款八十萬,落款竟然有他的簽字,還有他身份證的照片復印件。 他趕緊給朋友打電話卻打不通了,又著急的給朋友的妻子打電話,卻聽到朋友妻子哭泣著說:“她也正在被追債,是丈夫瞞著她和所有人借了很多錢去賭博,賭輸了,人卻跑了。” 王友發的腦子嗡的一陣響,就像空氣凝固了一樣,瞬間頭大了。 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辛苦努力工作和打拼大半輩子,最后卻折在了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手里。 他幾乎傾家蕩產將債務還了,卻找不到朋友還他的錢,妻子為此帶著兒子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他瞬間成了貧窮落魄的孤家寡人。 他在企業里,也沒有了什么優勢,以前因為自己的自大得罪了不少人,那些恭維他的人看他沒了利用價值后,也都無情的拋棄了他。 他的手里一點積蓄都沒有,只能靠著每個月的工資勉強度日,這個時候才想起來攢錢,有點晚了。 很快隨著企業的改革,他就成了被提前勸退的那批人中的一個,雖然退休金一分不少,但是,他的生活經濟來源也斷了。 無奈,他只好自己一個人繼續辛苦努力打工,他干過服務員,干過司機,干過保安,還要得空閑忙的撿廢品賣錢,各種委屈求全,就是因為手里沒錢。
這世間的事,向來都是未雨綢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他如果能夠早點醒悟廣存糧,早存錢的道理,就不會被現實打的那么措手不及。 他如果早點聽取妻子的建議,顧及妻子的感受,對朋友和店里的事多上點心,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 詩人王維說:“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話雖如此,其實他歲月靜好的背后,絕對是他的經濟實力在托底,他過世后,還有墓地約13.3畝,就足見其經濟實力。 其實,沒有一個人的愜意舒適生活不是實打實的金錢托底支撐起來的,人到晚年,只有余糧充足,才能活得有尊嚴,有底氣。 “積谷防饑”,這樣的道理,永遠不過時,并且是一輩子需要做到的。 02、家教:子女爭氣,老人活得有希望。王友發有一個兒子,兒子小的時候,其實原本很愛學習,很愛讀書,聽話又懂事。 可是,自從他開始了不著調的奢靡生活之后,兒子整日生活在父母無休止的爭吵中之后,就開始出現了各種叛逆行為,不愛學習,不愛讀書了。 而王友發卻沒有及時感知到兒子的突然變化,經常不分青紅皂白就將兒子毒打一頓,這樣一來,兒子就越發的叛逆。 在他被突如其來的外債纏身的時候,妻子與兒子離家出走了。 他雖然在事后到處去打聽尋找妻兒的下落,但是卻沒有找著。 但是,在他六十歲那年,突然有一天兒子回來了。 站在家門口的只有兒子和一個5歲的小男孩,回到家中以后,他才知道,自己的孫子都這么大了,他卻第一次見到,不禁老淚縱橫。 可是,后面的事情,卻讓他更加的悔恨無比。 原來,兒子和妻子離家出走后去了別的城市打工,兒子在廠里的流水線上工作,妻子則干起了保潔,娘倆的日子雖然過的辛苦,但是清凈安心。 后來,兒子與同一個車間里的一個女孩子談起了戀愛,女孩未婚先孕生下了一個男孩,最后卻因為拿不起20萬的彩禮錢,硬生生的被女孩的父母拆散了。 兒子為此沉淪了一段時間,妻子只好一個人既要照顧小孫子,又要辛苦賺錢養家,終于在幾年后患上了重病,不幸去世了。 兒子說她去世的時候,叮囑說:“回去找你爸,告訴他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他,讓他幫你一起撫養孫子來贖罪。” 王友發聽著兒子的話,淚眼婆娑,泣不成聲,他只有悔恨,這輩子對不起自己的妻兒。 從此以后,他就開始了更加辛苦的生活,他要更加辛苦的掙錢,給小孫子攢錢,還要養活著不爭氣的兒子。 兒子在得知了女友已經嫁人以后,經常心情不好,工作也不穩定,掙不了多少錢,經常一個人深夜買醉。 王友發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自己也不敢去勸慰兒子,畢竟自己也沒什么資格去管兒子,因為自己沒有做到一位合格的父親,也沒有做到一位合格的丈夫。 所以,他只能更加賣力的去掙錢,養活孫子和兒子。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養兒防老”。兒女養老,是建立在父母的育兒智慧之上。一旦把兒女養壞了,還不如沒有兒女的家庭。 為人父母,首先自己做好榜樣,才能教養好子女,讓子女有出息,有反哺父母的能力和道德。 真的不是“多子多福”,而是子女有用,父母有福;父母有德,子女有愛。 03、老伴:夫妻恩愛,老人活得有溫度。王友發的老伴如果不是過早的就含恨去世,如果跟著兒子帶著孫子一起回來的話,或許,一家人的隔閡解開后,一起努力向前,也不會像現在這么悲慘。 試想,如果老伴原諒了自己,回到了自己的身邊,即使沒有兒媳婦,但是有兒子有孫子有老伴,一家人在一起也是好的。 老伴在家看孩子,料理家務,王友發和兒子就可以在外面安心工作賺錢,也可能會很辛苦很卑微,但是回到家中有老伴做好的熱乎飯菜,有可愛的孫子,也是有奔頭的。 兒子看到父母重新和好,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彌補了童年的缺憾,或許就會振作起來,努力的工作賺錢,有緣人或許也會來到眼前。 可是,人生沒有如果,王友發年輕時種下的惡因,讓自己老年時收獲了惡果,只能他自己來承受。 他沒有了老伴的恩愛,吃飯只能是湊活,吃什么也都嘗不到滋味,感受不到溫暖,就像行尸走肉一樣。 如今活著的唯一動力就是小孫子,健康長大,還希望兒子有一天能原諒自己,能振作起來。 少年夫妻老來伴。 曾仕強教授曾經說過:“我們對婚姻有一個核心價值觀,但是現在人幾乎都忘光光,叫做什么?不仇富也不求貴,但求相惜到白頭,把它歸納成一句話,叫做少年夫妻老來伴。 人少年是很短的。你看性生活,女人到七七四十九,男人到八八六十四,后面的時間都是做伴。你后面找誰做伴?誰都不愿意跟你做伴,除非我們曾經同甘共苦過。 當然了你有錢你可以,但是那不是真的。那說不定是常常每天跟你像那個慢性的毒藥,那你慢性病死了,他就把你財產搶光了。 誰知道?做人吶就是晚年,一定要好過一點,這才叫長遠的打算。因為年輕力壯的時候受點苦無所謂,老年你是經不起的,經不起的。” 人活一輩子,唯一沒有血緣關系卻可能陪伴你一生的就是老伴。因為愛過,所以慈悲,因為懂得,所以愛一生。 有個好老伴的晚年才是有溫度有熱乎氣的晚年,也是兒女的榜樣,是大家庭的福氣。 隨著父母的漸漸老去,我們自己也來到了晚年。我們要承接父母的幸福,而不是重蹈父輩的彎路。
人生,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這是宿命,也是輪回。 在能掙錢的時候就要懂得適時存錢,在有了孩子以后就要懂得好好教養,用心關愛他們,用智慧教導他們,成長獨立,有愛有擔當,有本事有出息。 在年輕的時候選擇了的伴侶就要努力一起手牽手走下去,一直走到老,相互陪伴,相互鼓勵,相互關愛,一起變老。 既然不能做高質量父母的后代,那就做后代的高質量的父母。家庭因為你,家風扭轉乾坤。 人生是一部連續劇,播完這一集,還要做好下集預告。 愿每個人都懂得家庭對于人生的重要意義,經營好自己的家庭,經營好自己的人生,守護好金錢、子女、老伴這三張最重要的底牌。 晚年安康,家庭和睦,人生圓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