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0年代末以來,關于SVD(德拉貢諾夫狙擊步槍)已經過時,并且有人認為它根本不是一支真正的狙擊步槍。又過了30多年,SVD依然在服役。雖然經過了幾次現代化改進,但這并未平息批評者的聲音。 為了評估SVD的相關性,我們需要將其性能與在戰場上實際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對比。即使是性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因為我們有: · 庫存中的標準SVD(而且生產年份不同,存在一些差異)。 · 不同深度改裝的SVD。 · SVD-S。 · SVD-M。
考慮到各種改裝的可能性,從單個部件的改動到非常深度的改裝,SVD可以表現出廣泛的特性。因此,需要分別對這些不同的SVD版本與實際任務進行比較,因為盡管它們都屬于SVD系列,但結果可能大相徑庭。 標準版SVD
標準版SVD(1963年樣式)在現代戰斗中已經顯現出許多問題。或許唯一沒有爭議的優勢是其可靠性和適中的重量。 此外,還有彈藥的低廉成本和可得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一些缺點。不過,彈藥本身質量低劣又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對標準版SVD的主要批評如下: · 精度低(散布明顯超過1角分)。 · 人體工學差。 · 體積不夠緊湊。 · 過時的瞄準鏡安裝方式(燕尾槽)以及瞄準鏡本身(PSO-1)。
精度低的原因: · 彈藥質量差。 · 自動步槍的設計概念(相比之下,手動狙擊步槍通常具有更高的精度)。 · 懸掛式槍管設計不佳,木質槍托性能不穩定。 · 槍管過細,導致高頻射擊時散布增大。 · 缺少雙腳架。 · 槍托、握把和臉托的人體工學設計存在問題。 · 1975年后生產的槍管質量下降。 · 90年代生產的槍管質量差。 由于自動步槍設計的固有限制,提升精度的空間不大,因為在戰場上射速極為重要。美國曾嘗試使用M24手動狙擊步槍,但最終也放棄了這種做法。 人體工學差的原因: · 槍托的長度、高度和厚度(臉托)不可調節。 · 握把不夠舒適。 在廣泛使用改裝之前,一些問題已經通過手工制作的槍托墊片和臉托改進得到解決。 SVD的改裝
改裝過程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更換問題的膠合板槍托和握把:使用聚合物材料的槍托和握把。這種更換在SVDС和SVDМ中是標準配置,但在常規SVD中也常見到這種改裝。
· 解決不良的人體工程學和緊湊性問題:安裝可折疊槍托。這在SVDС上效果一般,但在SVDМ上表現更好。此外,還有商業化的可折疊槍托,能夠滿足所有需求: · 長度可調 · 高度可調的后托 · 可調的槍托 · 安裝厚重的槍管:雖然增加了些許重量,但解決了高強度射擊時彈著點散布的問題。
增加優質的槍腳:可拆卸的槍腳在SVDМ的標準配置中。 引入懸掛槍管:SVDМ配備了懸掛槍管和長期期待的皮卡汀尼導軌。這大大擴展了可用瞄準鏡的種類,并允許快速更換瞄準鏡。以前需要使用「燕尾槽」的瞄準鏡,或者需要“自制”適配器將導軌轉為皮卡汀尼導軌。
皮卡汀尼導軌并不是解決快速更換瞄準鏡的萬靈藥,即使是“熱成像儀”和“夜視儀”這樣的瞄準鏡在燕尾槽支架上表現也更佳。盡管這對“西方”和“新潮”愛好者來說可能有些痛苦,但這是一個需要單獨討論的大話題。
安裝“抑制器”(封閉式槍口制退器):這是一種常見做法。這種槍口裝置能通過降低聲音和抑制射擊火焰,幫助射手長時間保持隱蔽。
如我們所見,1975年之前的原始SVD是一個情況,1975年至90年代的版本是另一個情況,SVDМ則是第三種情況。具有不同深度改裝的版本則是另一種情況。 那么,什么過時了? 彈藥
7.62x54 R彈藥是步槍系統(不僅僅是SVD)的主要問題。眾所周知,射擊結果取決于四個因素: · 彈藥 · 步槍 · 瞄準鏡 · 射手 盡管可以對武器進行深度現代化改裝,更換高質量的瞄準鏡,例如俄軍使用的“Dedal”(而國防部選擇了不佳的1П88),甚至可以從有經驗的射手那里獲得較好的技能水平。 然而,準確性和射擊精度的關鍵問題在于“遺傳缺陷”——這個過時的彈藥。即使調侃其老舊的設計和過時的外觀,也只是問題的一部分。根本問題出在國防工業、工廠和火藥生產商身上。缺乏穩定的質量!結果是彈道速度不一致,進而影響射擊精度。 彈藥中的問題包括子彈、彈殼(黃銅質量)、底火等。然而,火藥才是首要問題。因此,討論制造高精度的國產狙擊武器幾乎沒有意義。雖然有這樣的武器,但它們使用的是西方彈藥,這顯然不符合軍方的需求。
這不僅揭示了SVD及其他國產武器問題的原因,也說明了討論用新型狙擊步槍替代SVD的必要性是徒勞的。如果你開發了新彈藥或引進了西方彈藥,又能如何呢?你還是要用國產火藥裝填這些彈藥,這沒什么意義。 價格問題:假設我們認真解決了這個問題,建立了高質量的火藥生產線,改進了有色金屬冶煉以生產優質的彈殼,學會了生產精度合格的子彈。最終,彈藥的價格可能會和西方彈藥持平,甚至更高。
狙擊技術依賴于定期訓練和大量射擊。現有的不穩定彈藥尚可,畢竟價格便宜,射手能在充分訓練中彌補精度問題。而高價彈藥則不利于訓練和實戰準備。理想的情況下,高價彈藥可能不會像現在的7.62x54那樣廣泛可用,不論是普通彈藥(ЛПС)、狙擊彈藥(7Н1)還是穿甲燃燒彈(Б-32)。
如果因為低精度或火藥質量不穩定而錯過了目標,沒關系!通過快速射擊再嘗試1-2次。高射速、適中的后坐力和便宜的彈藥,有助于彌補精度不足帶來的負面影響。 狙擊手還是精確射手?在北約軍隊中,狙擊手和精確射手有明確的區分。狙擊手通常在主力部隊之外獨立行動,負責打擊特定目標:單個敵人、基地守衛、長期火力點、輕裝甲車輛等。精確射手的任務是在步兵隊形中提供更精確、致命的火力支援,幫助突擊隊或防守隊員。
因此,狙擊手會使用Barrett步槍或大口徑的“栓動步槍”(.50 BMG、.338 LM)。而精確射手則裝備基于M14或АК-15(M-110)的自動步槍,使用7.62x51口徑彈藥。 我們這里,習慣性地把所有人都稱為狙擊手。這導致一些不太了解情況的人將西方狙擊手(按西方定義)和裝備SVD的線性部隊士兵(實際上是精確射手)在任務和要求上進行比較。 如果進行這樣的邏輯區分,就會發現并不是那么糟糕。在線性狙擊手(精確射手)實際作戰中,他們通常在500米內作戰,比較少見的是在800米距離作戰。對汽車的射擊距離可達1公里。經過改裝的SVD或SVDМ,配備精選彈藥和優秀的射手,能在這些距離上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特別行動部隊中,除了SVD和SVDМ,還有Lobaev狙擊步槍、Manlicher步槍和ASVK狙擊步槍。如果需要解決遠距離問題,他們有這些武器。如果需要在500米內提供支援,SVD仍然是合適的選擇。
另一個細節是SVD的輕量化優勢。在實際戰斗中,狙擊手可能會遇到近距離作戰情況,此時使用SVD的瞄準鏡可能不方便,且10發彈匣也顯得不足。因此,他們通常會攜帶第二件武器,通常是全自動步槍,至少是АКС-74У。手槍則不夠實用。如果給線性狙擊手裝備Lobaev或Manlicher步槍(.338 LP口徑),他們還得帶上第二件武器。彈藥的可獲得性和價格也是問題之一。 對手的情況如何?批評SVD的常見論調是:“西方的……”。通常會列舉條件M110可以提供角分,而SVD則不能。因此,SVD被認為是不值一提的,“應該丟棄這種'劃槳板’”。
但實際上情況并不簡單。美國陸軍的第一批精確射手使用了基于M14的步槍。這些步槍存在許多問題,包括人體工學和安裝瞄準鏡的問題。之后,他們嘗試了M24,但“栓動步槍”因射速不足而未能獲得成功。手動重新裝填時的目標保持困難,尤其是在需要快速補充射擊時。2007年,接受了基于SR-25的M110(SR-25又源自AR-15)。但奇怪的是,這也未能帶來預期的效果。目前,他們正在尋找新的標槍手步槍,逐漸將M110替換為HK417,這與德國制造的M110在結構上非常相似。
M110的批評點包括: · 可靠性差。 · 制造質量差。 · 耐用性低(畢竟是基于原本設計為5.56x45的步槍改造的7.62x51步槍)。 · 鎖定問題。 · 零部件短缺,不得不“拆東墻補西墻”(拆解部分步槍來修理其他步槍)。 · 準確性不足(這其實很搞笑,但官方報告中確實有這樣的描述)。 結論標準的SVD已經過時。深度改裝可以解決許多與人體工學、緊湊性有關的問題,并提高射擊精度。SVDM幾乎是從這個基礎上能擠出的最大化版本,其中最弱的環節還是彈藥。 如果不對火藥和彈藥的生產進行根本性的改變,那么對我們現役的標槍手(即射手)來說,創建一種全新的完美狙擊系統是沒有意義的。即便是新型的楚卡文狙擊步槍也是使用相同的7.62x54 R彈藥。雖然有可能更換成7.62x51口徑的槍管,但沒有軍事級別的彈藥,這樣做也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SVDM或SVDС以及經過改裝的SVD在一般戰斗中,特別是在城市戰斗中表現出色。試圖將SVD用于遠程高精度射擊是不切實際的。應當區分“狙擊手”和“射手”這兩個概念,大部分對SVD的批評自然會消失。 建議將SVDM廣泛裝備部隊,同時系統地推行SVD的改裝。為了實現一定的統一性,而不是讓每個人都用自己的錢進行“自制改裝”。應該配備適合皮卡汀尼導軌的高質量瞄準鏡,至少是“德達爾”。建立線射手(即射手)的系統化培訓。事實上,我們大部分“類型”狙擊手在戰斗中無法充分發揮SVD的能力(即使是標準版本),包括使用PSO-1瞄準鏡。
因此,古老的步槍在這個體系中并不是最弱的環節。它的能力甚至優于不穩定的彈藥和糟糕的射手。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老兵”仍將繼續發揮作用。 原文出自:俄羅斯式生存/ВЫЖИВАНИЕ ПО-РУССК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