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公元前2245年,黃帝的曾孫帝嚳繼承大位,成為天下共主,他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將都城遷到“亳”(今商丘高辛鎮一帶),由此拉開了商丘4000多年的建城史。 這里南鄰江淮,北連齊魯,東達沿海,西接中原,堪稱“四省之通衢,六合之樞機”,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6個王朝在此建都,南亳、睢陽、宋州、應天、歸德都曾是它的名字。 ![]() 1910年,這里還叫歸德府,下轄一州八縣(商丘縣、寧陵縣、夏邑縣、鹿邑縣、虞城縣、考城縣、柘城縣、永城縣、睢州)是名副其實的豫東重鎮。 那時的商丘是什么樣?讓我們通過外國攝影師的鏡頭,來領略六朝古都的魅力吧! 拱陽門的甕城,這是歸德府南城門,破損的墻體,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拱陽門外的護城河,幾位婦女正在洗衣服![]() 拱陽門內的民房,都是低矮的老式建筑,很有年代感![]() 拱辰門,這是歸德府的北城門,城墻完整,城樓巍峨雄偉![]() 拱辰門外的一座石橋,橫跨在護城河上![]() 歸德府古城墻,歸德府城按照八卦修建,9公里長的城郭只開七門,唯東北門不開,其意是,東北為艮,艮為山,為五鬼,故不開東北門![]() 遠眺歸德府古城墻![]() 城西的順城街,遠處是垤澤門![]() 1912年,民國建立后,將歸德府改名為商丘縣。這是商丘北門內的大街,兩側商鋪都很簡陋,人們低頭匆匆而過![]() 1913年,商丘護城河上的一座石橋,古樸典雅,很有意境![]() 1918年,商丘城內的街道。注意看,兩側已經是新式的紅磚瓦房,不過地面還是泥濘的土路![]() 另一條小巷![]() 1920年,商丘城內的一座節孝牌坊,經過數百年的風雨,出現了破損![]() 1920年的文雅臺,這是當年孔子在宋國講學的地方,至今仍坐落于南湖東畔![]() 1924年的閼伯臺,當地人稱“火神臺”,是國內現存最早觀星臺,距今已有4500多年![]() 1926年,商丘城內的街道,雖然還沒有高大的建筑,但路邊已經出現電線桿![]() 1925年,商丘郊區的一座村莊,人來人往,煙火氣十足![]() 1925年,商丘城內的一個戲班,兩名弟子正在對戲![]() 1925年,商丘城內的三名姑娘,三人面對鏡頭,心態各不相同![]() 1925年,商丘城內的一名鞋匠![]() 1927年的圣保羅醫院,始建于1912年,如今的名字是第一人民醫院![]() 1927年的商丘火車站,候車大廳相當氣派![]() 1927年,商丘城內的一座小學,學生們衣著整潔,正在做操。時隔九十七年,這些當年的小學生,基本都歸于塵土……![]() 這些珍貴的老照片,讓我們看到了100年前的商丘,那時的商丘,還是一個古老質樸的城市,既沒有高樓大廈,更沒有車水馬龍,遠遠無法和現在的繁華相比。 今天的商丘,早已脫胎換骨,成為了兼具古典韻味和現代氣息的美麗城市 如今的商丘古城![]() 華商始祖——王亥的雕像![]() 俯瞰商丘古城![]() ![]() ![]() 這座六朝古都,未來必將更加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