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舊事》改編自林海音的同名短篇小說,通過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童稚的眼睛,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圍繞著英子與秀貞、妞兒、小偷和宋媽等人物的交往展開,描繪了英子童年時期的所見所聞和成長經歷。 英子與秀貞:英子同情秀貞的遭遇,幫助她找回女兒,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英子與蘭姨娘:英子撮合蘭姨娘與德安叔,幫助他們離開,體現了她的善良和機智。 英子與宋媽:宋媽是英子的奶媽,對英子非常照顧,但她的遭遇也讓英子深感同情和傷心。 英子與小偷:英子認為小偷是善良的人,雖然他的行為是違法的,但英子對他抱有同情和理解。 林海音,本名林含英,是中國當代著名的女作家,被譽為臺灣文學的“祖母級人物”。1923年,隨父母遷居北京,并在北京度過了童年時光,北京成為她精神上的故鄉(xiāng)之一。1934年,考入北平新聞專科學校,并在此期間一邊讀書一邊擔任實習記者。1937年,畢業(yè)后任《世界日報》記者、編輯,負責婦女新聞。1948年11月,回到中國臺灣,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 《送別》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獨特藝術風格的歌曲。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期間接觸到了由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填詞的《旅愁》,該詞采用了約翰·龐德·奧特威的《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李叔同回國后在舊上海的大雪紛飛中,有感于友人許幻園的離別,創(chuàng)作了《送別》的歌詞。
主題:歌曲表達了離別時的悲傷和思念,以及對人生短暫的感悟。 歌詞特色:歌詞簡潔而富有意境,運用了“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 連天”等豐富的意象,刻畫了離別時刻的惆悵。 歌曲采用了慢板式進行,音樂簡潔而又深情,與歌詞相得益彰。 《送別》融合了日本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同時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元素,形成了獨特的音樂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