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酷暑很難受,一動就汗流浹背。很不舒服。 出汗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生理現象,但過度出汗和大量出汗是不正常的。 出汗首先會考慮氣虛。如果有四肢無力、少說懶語的表現,那就是氣虛出汗,可以通過服用玉屏風顆粒來改善。 當然,出汗不一定是氣虛,還有其他原因,如陽虛,陽虛出汗也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今天我們就從陽虛的角度來談談。 在張仲景的傷寒理論中,有一種桂枝甘草湯,是仲景先生給那些生了病,被喂了發汗藥,結果發汗太多了,導致心陽受損,于是張仲景就用這個方子來護陽氣,止大汗。 桂枝甘草湯只有兩種藥,一種是桂枝,另一種是炙甘草。 汗為陽氣之載體,大量出汗會帶走身體的陽氣,從身體的反應來看,這里損害的是心陽,心陽不足,所以心臟的反應會更強烈,有心慌、心悸的表現。 在這種情況下,用桂枝甘草湯,這是它最初的功能。 另一方面,心陽氣不足,無法固攝汗孔,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出汗。換句話說,陽虛的人出汗更多,桂枝經常被用來補陽氣。 桂枝是紅色的,紅色對應心臟,所以桂枝走心經,能刺激心陽。在許多處方中,桂枝是一種出汗藥,可以打開汗孔,使人出汗。 其實桂枝的作用并不局限于此,它的作用是雙向的。 這意味著桂枝還可以止汗,通過刺激心陽,讓陽氣起到固攝汗孔的作用,從而達到止汗的目的。 我們也可以把陽當作火。加桂枝是為了讓火燒得更旺,但桂枝的速度有點快,所以我們加了炙甘草。炙甘草的特點是什么?味甘性緩,可以減緩桂枝的速度。如果沒有炙甘草,火不會持續很長時間。 也就是說,不僅要補充足夠的火力,還要讓火長時間燃燒,這樣更容易理解。桂枝和炙甘草一起剛剛滿足了這兩個條件。 有一個姓馬的患者,這個人特別喜歡出汗,同時心臟也有一些癥狀,容易心悸心痛,他去看醫生,因為心悸,不得不用手捂住胸部,此外,這個人更怕冷,總是想捂住胸部。 也就是說,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其人叉手自冒心。”這種潛意識的行為實際上是在提醒我們:心陽不足,陽不足,一定會害怕寒冷。 此時適合使用桂枝甘草湯,經過調理后,這個人很快就康復了。 假如你不知道自己的體質是什么,不知道自己出汗的原因是什么,不要隨意用藥,要找專業醫生辨證。 溫馨提示:中醫講究一人一方,每個人的方子不是一樣的,以上中藥用量,我會根據每個人的病情、體質來決定你方劑的劑量,有需要可以說說。如果有看不懂的報告單,我也可以幫你看看。↓↓↓
|
|
來自: 花無缺3myj1j3d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