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 中國注冊營養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國家高級營養講師 擅長將醫學與現代營養知識結合,專注母嬰營養健康領域。手把手教你如何科學養育孩子! 每次看到這類提問就很無奈,其實,輕中度濕疹其實很少會是由于腸道過敏引起的。 有統計數字提示,輕度濕疹由食物引起的僅有1%到3%; 中度濕疹與飲食相關的大約為5%到10%。 濕疹更多原因是干燥摩擦,以及皮膚的刺激引起的。 只有在嚴重的濕疹里有少部分可能跟過敏有關(20-30%)。 而這部分的懷疑跟過敏有關的濕疹,這部分的食物過敏的診斷,也主要通過回避激發試驗來判斷。 比如沒有避食的情況,持續存在癥狀且進展,回避之后癥狀明顯減輕,再次引入食物后癥狀再次出現且持續,才能診斷過敏。 其實,敏敏檢查一定要慎重,尤其是輔食添加過程中的孩子,因為食物過敏原的假陽性率特別高。 研究顯示,血清過敏原檢測對診斷雞蛋、牛奶、大豆和小麥過敏的敏感性分別為97%,83%、69%、79% ,而其特異性分別只有:51%、53%、50%、38%。 【我國對于敏敏原檢測的指南也強調】
食物并不是引起濕疹的主要原因,將牛奶和雞蛋從食物中剔除,濕疹并沒有明顯緩解,因此不常規推薦過敏原檢測。 過敏原檢測,均應僅作參考,診斷時必須優先考慮臨床癥狀。對于沒有典型癥狀的,不能認為過敏。 確診食物過敏的金標準為口服食物激發試驗。 濕疹不會致命,但有時候營養不良卻會導致很嚴重的后果。判斷食物過敏,需要證據,不能隨意單純臆測。 若懷疑某種食物過敏誘發或加重濕疹,建議做食物日記。 如果經過比對,確定某種食物和癥狀有關聯性,則可以忌口4-6周。 如果忌口后濕疹并沒有改善,則沒必要繼續忌下去;如果有改善,則可以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食物攝取試驗。 這里要強調的是,不可以隨意在家做食物激發實驗。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