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高考作文預測及佳作賞析:勇破慣性思維,啟航新時代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經驗可能是推動你的助力,也可能是拖垮你的負累。世界日新月異,過去的經驗形成的慣性,有時反倒會成為當下的障礙。正如詩人阿多尼斯所說:“有時阻礙我們腳步的,恰恰是那些不斷被證明有效的思路。”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打破慣性思維”,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這是一道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題。 材料以“經驗”為切入點,并借助詩人阿多尼斯的相關語句,指出經驗除了能幫助我們之外,更可能使我們因為思維慣性而阻礙我們前進的事實,由此引導學生關注日常生活中的思維慣性現象。慣性本是物理概念,它是物體的一種固有屬性。而當今社會,信息冗雜,人們容易固守一己之見,或者盲從所謂“主流”觀點,陷入思維慣性的誤區而不自知。而思維慣性當道,還可能意味著墨守成規、畫地為牢、懶政惰政,可能孳生經驗主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智者需要審時度勢,提升理性辨析的能力,需要打破“路徑依賴”、“思想依賴”,激發創新活力,增強擔當意識。 試題要求圍繞“打破慣性思維”這一主題寫作演講稿。對此,寫作時首先可以借助材料適當闡述“思維慣性”這一概念,了解其在生活中的表現。然后,通過分析思維慣性現象,聯系到人們的行為習慣、思維方式、思想觀念等方面,探討固守思維慣性對個人成長和社會發展等各方面的不利影響,從而引出主題——“打破思維慣性”。最后,考生可以站在個人、社會、國家等不同層面,闡述如何努力打破思維慣性,如何在思維慣性中尋求改變和創新,以促進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寫作時注意演講稿的格式要求。 立意: 1.打破慣性舒適圈,書寫青春新華章。 2.跳出慣性牢籠,奔赴廣闊天地。 3.莫讓不良慣性束縛你的思維。 4.慣性可以促成好習慣,也可能帶來惰性與依賴性。 5.善于利用慣性,敢于打破慣性。 【佳作賞析】:掙脫束縛,擁抱變化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在復興中學的講臺上,我思考著如何將內心的觸動轉化為對同學們的啟迪。我想,或許可以從阿多尼斯的詩句出發,談談我們如何在這個變化莫測的世界中,勇敢地打破慣性思維,擁抱新的可能性。 “有時阻礙我們腳步的,恰恰是那些不斷被證明有效的思路。”這句詩,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與固執。我們害怕改變,害怕未知,害怕那些久經考驗的思路不再適用。然而,正是因為這種恐懼,我們才更應該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去探索那些未被開拓的領域。 我想,這就如同我們學習的過程。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習慣和方法,這些習慣在過去的歲月里,或許幫助我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但世界在變化,知識在更新,如果我們仍然固守那些舊有的習慣,那么,它們反而會成為我們前進的障礙。 我曾聽說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學生在過去的考試中總是取得好成績,他對自己的學習方法深信不疑。然而,在一次重要的考試中,他發現自己的方法不再有效,他陷入了困惑和痛苦。最后,他決定放下過去的習慣,嘗試新的學習方法,最終取得了更好的成績。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經驗固然重要,但過分依賴經驗,就會限制我們的思維和行動。我們需要敢于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去嘗試新的方法,去挑戰自己的極限。 我想,這不僅僅適用于學習,也適用于我們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這些方式在過去的歲月里,或許幫助我們找到了生活的平衡。但世界在變化,我們的需求在變化,如果我們仍然固守那些舊有的生活方式,那么,它們反而會成為我們幸福的障礙。 我曾看過一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中年危機的男子,他發現自己的生活陷入了固定的模式,他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和生活方式。最后,他決定打破慣性思維,嘗試新的生活方式,最終找到了真正的幸福。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生活需要變化,需要新的嘗試。我們不能被過去的經驗所束縛,要敢于追求自己的夢想,敢于挑戰自己的極限。 同學們,讓我們勇敢地面對變化,讓我們敢于打破慣性思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的價值。 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去探索那些未被開拓的領域,一起去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未來。 謝謝大家! 【佳作賞析】:勇破慣性思維,啟航新時代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復興中學高三(1)班的學生。今天,我站在這里,很高興能和大家分享我對于打破慣性思維的一些認識和思考。 “經驗可能是推動你的助力,也可能是拖垮你的負累。”這句話道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有時候這種影響會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問題,但有時候卻會成為我們前進的障礙。正如詩人阿多尼斯所說:“有時阻礙我們腳步的,恰恰是那些不斷被證明有效的思路。” 回想起我國的發展歷程,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封閉自守到改革開放,每一次突破都是對慣性思維的挑戰,每一次挑戰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正是因為我們的先輩們敢于打破慣性思維,敢于創新,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打破慣性思維,首先要認識到經驗并非萬能。我們要學會分辨經驗的價值,不能盲目地迷信經驗。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們要敢于開拓新的道路,勇于嘗試新的方法。 打破慣性思維,還要敢于挑戰權威。在人類歷史上,無數的科學家都是通過挑戰權威,打破慣性思維,從而推動了科學的進步。比如,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打破了地心說的束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顛覆了牛頓力學的觀念。正是這些科學家們的勇于挑戰,才使得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不斷深入。 打破慣性思維,還要勇于自我否定。我們要敢于對自己的觀點和做法進行質疑,不斷地反思和改進。正如古人所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不斷地提高自己。 同學們,讓我們勇敢地邁出步伐,打破慣性思維的束縛,迎接新時代的挑戰。我們要敢于夢想,敢于實踐,敢于創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也要勇于打破慣性思維。不要局限于傳統的課堂學習,要主動探索,發現自己的興趣和潛能。參加社團活動,開展課題研究,都是鍛煉我們思維能力的好機會。我們要抓住這些機會,不斷地提升自己。 讓我們一起努力,打破慣性思維,開創屬于我們的新時代。讓我們在復興中學的校園里,放飛夢想,收獲希望。相信自己,相信我們的未來,因為只有打破慣性思維,我們才能真正地自由飛翔! 謝謝大家!讓我們一起勇敢地追求夢想,共同創造復興中學的輝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