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錨定教育強國,通向教育強國的征途中,中小學書記校長是“關鍵人物”。 書記校長是教師發展的關鍵引領者。以“強教必先強師”為依據,書記校長不僅是教師的一部分,更是教師群體和推動教師發展的關鍵人物:書記校長強,則教師強。 書記校長是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關鍵落實者。作為學校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責任人,也是帶頭人和指揮員,書記校長自身的能力水平和發展狀態是首要的決定因素。 書記校長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關鍵實施者。要在建設教育強國的過程中“突出一條主線”:“推進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構建大思政課體系,堅持五育并舉,守好意識形態陣地”,并且“守住兩條紅線”:守住安全管理的紅線、守住規范辦學的紅線,最終都要落實到書記校長身上。 明確了關鍵角色之后,接下來的關鍵問題在于:什么樣的書記校長才能發揮關鍵作用,成為真正的關鍵人物? 如果以能力為核心,教育強國背景下的書記校長需要具備“教育強國勝任力”,其中至少包括七大關鍵能力。 規范管理力 教育強國需要“強規范”。 今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規范管理年”行動的啟動,開啟了通向教育治理現代化和教育強國的“規范新通道”。它不僅是向規范提要求,更是向日常規范要質量。 同時也意味著,作為宏偉目標的教育強國,需要有規范和規范管理的筑基,特別需要強調規范、強化規范,發揮并且提升“規范管理”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獨特、不可替代的價值和地位。 為此,書記校長如何對照國家規范要求,嚴守規范辦學的底線和紅線,基于普遍存在的“三違問題”(違法、違規和違背教育規律),以及“三失問題”(安全底線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和師德師風失范),反思和改變學校內部的“老規范”是否存在規范不明、規范不全、規范不實、規范不細等問題,進而基于教育強國和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新目標,構建新的規范和相應的規范機制。 換言之,書記校長需要有基于管理規范的反思力、重建力和貫穿其中的針對失范問題的解決力等,這是一種面向教育強國的基礎性勝任力。 ![]() 精神感召力 教育強國需要“強精神”,即“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屬于每一位教育者。雖然不是人人都能成為教育家,但人人都可以用教育家精神要求自己、滋養自己、鞭策自己和推動自己的專業成長。 校長不僅要將教育家精神中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態度”“仁愛之心”和“弘道追求”等核心要素融入自我的可持續發展中,變為自身的精神底色和底蘊,更要用自身的教育家精神感召和激發更多教師走近教育家精神,進而走入教育家精神和融入教育家精神。 這種感召力的強度大小,取決于校長自己的教育家精神的強度。 辦學思考力 教育強國需要“強思想”。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思想的領導。” 校長的辦學思考力首先表現為把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轉化為生動的辦學實踐的能力。校長的思考力也來自思想的活力,有思想的活力,才會有辦學的活力。 校長的創造力還在于新理念持續創生的能力:能否基于變動不居的教育實踐和治理實踐,源源不斷地涌現新理念? 以“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為出發點,校長能否創生“育人理念”——育出什么樣的人?“教育理念”——什么是理想的教育?“學校理念”——什么是適應“育好人”與做“好教育”的理想學校? 以如上理念為基礎,他們還要有相應的“課程理念”“教學理念”“教研理念”“評價理念”和“技術理念”等。 ![]() 變革領導力 教育強國需要“強變革”。變革領導力是引領學校整體轉型與變革的能力。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 例如,在“成事”的意義上,校長要有課程變革領導力、教學變革領導力、教研變革領導力、評價改革領導力和數智技術變革領導力等。 在“成人”的意義上,校長要有價值變革領導力、思維變革領導力等。所謂的“成人”,不僅是成就教師、學生等意義上的“他人”,也包括“自我”。 這是經常被遺忘的“自我變革力”:校長有沒有自我變革的底氣、勇氣和銳氣?這意味著要處理好“他向變革”與“我向變革”的關系:促進并引領他人變革,需要先從自我變革開始。 協同育人力 教育強國需要“強協同”。這是一個協同育人的大時代。 首先是“校家社協同育人”,之所以把“學校”放在首位,是為了凸顯學校在協同育人共同體中的導向或主導地位:導育人理念、導育人目標、導育人方式、導育人機制等。 其次是“雙師協同育人”,即“人師”與“機師”的協同育人,后者是“智能教育機器人”,它們已經進入課堂,與“人師”共上一堂課,與“人師”共同承擔教師的責任、發揮教師的功能。 與此相應,一種新的可能正在出現:“雙校協同治理”,智能管理機器人參與到學校辦學與治理的過程中,開始承擔校長的職責,發揮校長的作用,形成“人校”與“機校”協同辦學、協同管理,進而協同治理的新格局。 如果說,在“雙師協同育人”體系里,教師需要有與“機師”協同教學、協同教研、協同評價的能力。在“雙校協同治理”的新體系內,校長則要有與“機校”協同進行學校管理和治理的能力,包括協同決策、協同組織、協同實施和協同評價等。 ![]() 輻射引領力 教育強國需要“強引領”。 近年來,全國各地興起的“名校長工作室”,其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充分發揮名校長的帶動作用,擴展校長辦學思想與經驗的輻射空間,提升校長的思想引領力和實踐引領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書記校長要有凝聚團隊、培育團隊、帶領團隊在“共情共鳴,共生共贏”中共同發展的能力;不僅自己強,還要讓大家、讓團隊和自己一起強。 這里的團隊,既有來自本校教師和領導的“小團隊”,還有來自其他區域、其他學校的書記校長組成的“大團隊”。 在大、小團隊的培育、建設與發展中,通過書記校長自身的學識、能力、情感、道德的影響,從“以身立學”“以身立校”走向“以身帶校”“以身引校”,帶領和引領更多學校共生共長,在更大范圍內真正實現“立己達人”“成己成人”。 貫通學習力 教育強國需要“強學習”。通過創建學習型社會走向學習型大國,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必由之路。 作為學校這一“學習中心”的負責人,“學習”是書記校長的“第一責任”,更是“第一示范”和“第一引領”:只有教師熱愛學習,學生才能熱愛學習;只有書記校長熱愛學習,教師和學生才能熱愛學習,才能更好地學習。 面對豐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資源,書記校長需要具備貫通能力:將政策學習、理論學習與實踐學習貫通起來,將回歸歷史傳統的學習、直面現實問題解決的學習與朝向未來發展的學習貫通起來,將學習過程中所經歷的閱讀、思考、實踐和表達貫通起來,形成一個前后相繼的長程轉化式鏈條:把讀出來、想出來、悟出來的做出來,再把做出來的說出來、寫出來。 只有具備了上述七大關鍵能力的書記校長,才能擁有“教育強國勝任力”,才能在建設教育強國這一“目標新賽道”上走出“能力新賽道”,發揮出只有書記校長群體才能發揮的作用,才能“有所為”,并且“能作為”。 來源丨人民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