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用品是以老年人為主要消費人群的任何器械、器具、用具和物品,產品范圍包括老年服裝服飾、老年食品、日用輔助產品、養老照護產品、康復訓練及健康促進輔具、適老化環境改善等產品,涉及老年人“衣、食、住、行、醫”等方面。 一、老年用品行業發展環境分析(PEST) 1.政策環境(P) 老年用品行業是老齡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老年用品行業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國陸續發布《關于促進老年用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關于推動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等一系列政策,積極推動老年用品行業的發展。這些政策的實施,為我國老年用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我國老年用品行業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經濟環境(E) 首先,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持續增長,有利于帶動人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不斷增強,為老年用品行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經濟基礎。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21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6.3%;人均消費支出26796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2%。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其次,近年來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和支出總體呈現擴大態勢,養老保險待遇水平不斷提高,為老年人消費提供了物質保障,有利于促進老年用品行業的發展。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和支出分別達到68933億元和6307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7%和4.79%。且我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也在不斷提高。如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月最低標準提高20元,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最后,我國銀發經濟正蓬勃發展,2023年其規模已達到7萬億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約為6%左右。根據預測,2023年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將達到30萬億元左右,屆時占GDP比重將達到約10%。老年用品行業是銀發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銀發經濟的蓬勃發展,也將帶動老年用品行業持續發展。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3.社會環境(S) 一方面,我國自2001年就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近年來,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60歲以上人口超過2.9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1.1%,整體已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根據預測,到2035年底左右,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隨著老年人口增多和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我國老年用品市場需求旺盛,行業呈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際領取待遇人數穩步增長,這也將給我老年用品行業帶來更多市場需求。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到10530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436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際領取待遇人數1646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51萬人。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4.技術環境(T)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老年用品行業現狀深度分析與未來前景研究報告(2024-2031年)》顯示,近年來,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技術不斷進步,持續助力老年用品行業發展。通過使用這些技術,可以提升康復輔助器具、健康監測產品、養老監護裝置、日用輔助用品等老年用品的智能水平、實用性和安全性,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生活消費需求,大大提升老年生活質量。 目前,我國老年用品市場上已經出現智能體征監測器、智能藥盒、智能電動輪椅、智能護理床、智能坐便器、老人跌倒報警器、智能床墊等一系列智能化老年用品。未來,在相關政策推動下,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融合,將是老年用品行業轉型和升級主要發展方向,這也將持續助力老年用品行業向科技化、智能化、人性化等方向發展。 二、老用用品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 由上可見,我國老年用品行業發展環境向好。政策環境支持和引導老年用品行業發展;經濟和社會環境促使老年用品行業下游需求增長;技術環境持續助力老年用品智能化轉型。在這些因素作用下,預計未來老年用品行業還存在巨大的增量空間,行業發展前景廣闊。目前。我國老年用品市場規模正在持續擴容。數據顯示,2022年其市場規模達到4.6萬億元,2023年增長至5萬億元,預計2050年將突破100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我國老年用品市場需求旺盛,但產品供給相對滯后、質量參差不齊,老年人的很多需求都沒得到滿足,市場仍呈現一片“藍海”,尚未形成壟斷性企業。對于新入局企業來說,發展機遇較大。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W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