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總是吸引弱者和控制者? 因為大概率你的原生家庭, 有一位控制欲極強,處處打壓你的人。 這個人天天挑你毛病, 讓你自卑,抑郁,無處發泄。 有很多人習慣將不滿和委屈藏在心里, 不敢輕易表達出來, 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壓抑性格”。 俗稱軟柿子、出氣筒、受氣包, 別人隨時都可以欺負他們。 實際上,這種性格的形成, 通常與個人童年經歷有關。 特別是當他們的個人邊界, 被父母無視甚至破壞時, 他們就學會了忍耐和退讓。 在家中長期受到父母的打壓和欺負, 這種習慣性的順從和軟弱, 讓他們在外界顯得毫無抵抗力。 在外被霸凌的孩子, 一定在家先被父母霸凌。 父母長期的控制,讓孩子認為, 只有聽話才能存活, 只有順從才能免遭更嚴重的傷害和痛苦。 在父母與孩子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 我們最終只能看到, 一個認為“我都是為你好的”領導者, 和一個看似溫順的服從者。 被父母欺負的孩子,是會被全世界欺負的。 先被父母欺負的孩子, 才容易被別人欺負, 為什么有的孩子在學校里總是被欺負? 是因為他們軟弱嗎? 還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 其實,很多時候,答案可能就藏在家里。 如果父母控制欲很強的話, 那么他的孩子每一次在面對, 和父母的沖突時, 總是會習慣性地向父母妥協,放棄自我。 長大之后, 走出社會他們就會輕易地向他人妥協, 也不喜歡發表自己的想法, 遇事沒主見、隨大流。 長期指責打壓家人的人, 不是蠢就是壞, 真正的蠢和壞就是那種, 整天在家里打壓孩子, 攻擊伴侶,強勢霸道的人。 他自己負能量爆棚, 卻拉著全家人一起承受, 只要一說話就是評價、 指責和審判, 整個人就像一個情緒黑洞, 吸干了全家人的精氣神。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 家里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而不幸的家庭, 都有一個控制欲很強的人。 父母控制欲太強,是孩子一生的災難。 父母的控制欲, 是一場“以愛為名”的傷害。 愛和尊重有一個最重要的表現, 就是關注對方的內心感受, 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理解對方的想法, 而不是以愛的名義發揮控制欲。 真正的愛和尊重,是退至孩子身后, 給孩子空間與自由, 同時保有連接和支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