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趕上前兩天陷車被耽誤的行程,我們天沒亮就出發了。 公園內的納米布沙漠,別稱“納米比沙?!?,意為“一無所有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年降雨量少于10毫米,幾乎寸草不生。也是世界上最炎熱的沙漠,午后氣溫常年高達50攝氏度,最高紀錄的氣溫曾達到恐怖的67攝氏度。納米布沙漠已有8千萬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與它相比,250萬年的撒哈拉沙漠稚嫩的如同一個小嬰兒。納米布沙漠201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納米比亞國家的名稱即來源于納米布。 在強大的多角度風力的作用下,沙丘呈現出各種形狀,似被一雙無形的大手揉搓,隨意改變模樣,為魚鱗,為羽毛,為新月,為平川,仿佛是自然雕塑的杰作,創造出一幅令人難以置信的圖畫,滄海桑田如走馬。 縱橫的沙丘上那魚鱗一般的沙浪,層層疊疊鋪向遠方。像一座廢棄億萬年的星球,死寂而荒涼。 在遙遠的過去,這里曾是一片生命的綠洲,河流流經此地。布須曼人沿著河流的走向來到這里,發現這里到處是植物、鳥還有動物。他們便管這里叫索蘇斯維來(Sossusvlei),意思就是“水匯集的地方”。隨著歲月的變遷,氣候的變化,沙丘內移阻斷了河流通往死亡谷的必經之路,河流改變了河道,地下水很快消耗完畢,降雨也變得稀少,遭遇了嚴重的旱災,樹木失去了維系生命的來源,在烈日的灼燒下慢慢死去。 白色的鹽堿地上寸草不生,沒有任何生命跡象,一棵棵駱駝刺孑然佇立,蒼涼而孤寂。它們已枯死了千年,被烈日烤成了焦炭,干燥的氣候讓它們沒有腐爛,這不由讓我想起了胡楊: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枯樹的殘骸透著鬼魅的氣息,形單影只地訴說著千年的往事,如夢境般魔幻。萬木枯骨今猶立,紅沙依舊笑春風。 寂靜鹽堿地上的駱駝刺,就像是大地上鉆出來的倒刺,它們都是水的力量留下的紀念,有水則生,無水則亡。白色的鹽堿、焦黑的枯樹,紅色的沙丘,純凈的藍天,給人一種玄幻的超現實美感。 納米布沙漠向來以艷麗的紅色沙丘聞名于世,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被譽為“世界最美紅沙丘”的45號沙丘(Dune45),它因位于當地公路的第45公里處而得名。 魅惑的45號沙丘,八千萬年時光雕刻出的優美曲線令人如癡如醉,不管時間怎么變化,它都永遠呈現出誘人的S型。清澈的藍天與巨大的紅色沙丘形成鮮明對比,使這里成為了非洲的自然奇觀之一和攝影師的天堂。多次榮登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封面。 站在45號沙丘下,只見彤紅的沙丘,直入云天,像一條巨大的火龍游走于大地之上,前不見頭,后不見尾。 我們排著隊去攀爬45號沙丘,低頭,是熾熱的漫漫紅沙;仰望,是溫柔的浩浩藍天。在一望無際的大沙漠上,聆聽流動沙丘的深情呼喚,那是地球最古老的風與沙的交響樂。 我們喊叫著、大笑著,從150米的高處滑沙下來,盡情享受著屬于我們的這片紅色沙漠,這絕對是令人難忘的體驗。盡管鞋里灌滿了沙子,仍然興奮不已。我們在烈日下的45號沙丘上,追尋古老的納米布,來一場紅色的美麗邂逅。 在紅沙漠附近有個塞斯瑞姆峽谷(Sesriem Canyon),長約300米,深約25-30米,雖然不大,卻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在數千萬年前,這里原本是一條河流,沒錯,就是那條流向死亡谷的河流,同樣是因為沙丘的移動阻斷了河道變成了干涸的峽谷。
峽谷不長,不到半個小時就能走上一圈。走在幾千萬年前的河道上,感受著大自然的滄海桑田,那種感覺真的很奇妙。 在紅沙漠夜幕降臨的時候,一定要仰望星空,這里是非洲第一個黃金級黑暗天空保護區,也是世界五大黑暗天空保護區之一。什么是黑暗天空保護區?這是為了避免人為光源對天象觀測造成影響而設置的保護區,是天文愛好者觀望星空、攝影愛好者拍攝星空的理想勝地。 在納米比亞,夜空總是潔凈得無法形容,這里是世界最佳觀星地之一,人們能以最佳的視野看到星羅棋布的最純凈驚艷的夜空。黑絲絨般的天幕上,如同散落著大小不一的純凈鉆石。畢生難忘的浩瀚星海,是身居喧囂都市的我們極少能見到的原始奇景。哲學家康德曾說過:“世界上有兩件東西能夠深深地震撼人們的心靈,一件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準則,一件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 自古以來,人們都癡迷于莊嚴的太陽、清亮的月光和璀璨的繁星。這些神秘的天體除了昭示著時光變換和地理位置的改變,還滋養著我們無窮無盡的想象力。凝視夜空,我們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神秘; 遙望星空,是如此震撼人心,引人入勝。我們在沙漠里枕著漫天星光入眠,是多么獨一無二的羅曼蒂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