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表繪制 青廬學(xué)社 《漢書·五行志》云:“劉歆以為慮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范是也”。 [ 詳解 ] 相傳,河中出現(xiàn)一龍馬,其背上有一幅圖案,即為河圖,伏羲見而得之,并以此畫先天八卦。 又大禹治水之時(shí),一神龜出現(xiàn),其背上即為洛書之圖。殷商時(shí),洛書傳給了箕子,周武王向箕子詢問治國(guó)之法,箕子便根據(jù)洛書,詳述九種治國(guó)之法,史官記錄,而寫成《尚書·洪范》。 故伏羲得河圖,以畫先天八卦,大禹得洛書,而為洪范九疇(九疇即九種治國(guó)之法)。 《易·系辭傳上》云:“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 [ 詳解 ] 能通天、地、人,三才之理者為圣,“則”為效法之意。故圣人亦效法河圖、洛書,而通天地之理。 《尚書·洪范》云:“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 詳解 ] 這一段話便是對(duì)河圖數(shù)字的五行解釋(如圖001),即一為水在北方(冬),二為火在南方(夏),三為木在東方(春),四為金在西方(秋)。 《尚書正義》云:“易·系辭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此即是五行生成之?dāng)?shù)。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地十成土”。 [ 詳解 ] 一、二、三、四、五為生數(shù),六、七、八、九、十為成數(shù)。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水在天為云,在地而成江河。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火隱地下,見天而成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中草木,得天之雨露,方能成長(zhǎng)。地四生金,天九成之,金雖藏于礦石之中,然非天之水火淬煉而不得。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高山峻嶺,燦爛星河,皆空中塵埃,聚集而成。 ![]() 圖表繪制 青廬學(xué)社 生成之?dāng)?shù),必為一奇數(shù)與一偶數(shù)配合,若生數(shù)為奇數(shù),成數(shù)則為偶數(shù)。若生數(shù)為偶數(shù),成數(shù)則為奇數(shù)。奇數(shù)為陽(yáng),偶數(shù)為陰。如此生數(shù)成數(shù)配合,即為配偶。 此外,1和6相差為5,3和8相差為5,2和7相差為5,4和9相差為5,5和10相差為5。 ![]() 圖表繪制 青廬學(xué)社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 [ 詳解 ] 洛書(如圖002),戴九履一,即上為九,下為一的意思。左邊為三,右邊為七,右上為二,左下為八,左上為四,右下為六。故對(duì)面的兩個(gè)數(shù)字相加都為十,表示八方合于中心之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