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螃蟹 不管影視劇怎么改編,也無法扭曲真實的歷史,那就是長孫皇后是李世民一生至死不曾忘卻的白月光。 長孫皇后是李世民的真愛,是偏愛,是自她死后,親自教養他們的子女,是想將最好的一切,都留給他們的子女。 可是就是傾天下奉養的明珠公主,也逃不過命運。四個女兒,無一例外。 長女長樂公主,歷史上她留下了名字李麗質。當然這不是歷史留下的,而是她的墓志銘記載的。 作為兩個人的第一個女兒,李麗質出生的時候,李世民打下了洛陽,還只是秦王。 6歲之后,李世民登基,李麗質也成了長樂公主。 因為李世民對女兒的偏愛,諫臣魏征有話說,因為李麗質11歲被許給舅舅長孫無忌的嫡長子,所以李世民恨不得把國庫都給她當嫁妝。 魏征說李麗質嫁妝太多,比姑姑的嫁妝都多,長幼有序這不對。 李麗質13歲嫁人,成婚十年后因病去世,死于23歲。 果然,公主又如何? 墓志銘說過李麗質的書畫一絕,可以讓明鏡無光,可以讓花朵失色。只是可惜,歷史只有記載,書畫卻沒有流傳。 二女城陽公主,一婚嫁給了宰相杜如晦的次子杜荷,因為杜荷是次子不能承襲爵位,所以愛女兒的李世民給杜荷加封了襄陽郡公。 可惜杜荷不爭氣,卷進了謀逆中被處死,城陽公主就這么成了寡婦。 李世民怎么可能讓女兒為一個不爭氣的守寡,所以城陽公主二婚嫁給了河東薛氏的薛瓘。 這一次選擇的不是朝臣,而是世家。 甚至李世民還特意占卜,看看女兒的婚姻走向。 城陽公主這次嫁對了,甚至生了三個兒子。 只可惜駙馬老實,城陽公主想作了,所以卷進了巫蠱事件中,最后李治心疼妹妹,反而處罰了無關人員薛瓘流放房州。 城陽公主心疼丈夫,所以一起去了房州,幾年后夫妻病逝。 李治悔恨不已,所以將他們棺槨送回長安,陪葬李世民身邊。 甚至李治多加關照城陽公主的三個兒子,還將自己的愛女太平公主嫁給了外甥薛紹,當然,眾所周知的結局也不好。 三女晉陽公主李明達,長孫皇后去世的時候,李世民心疼女兒,將她親自帶在身邊撫養。 這是李世民對女兒的愛,也是對長孫皇后的愛。 晉陽是唐朝的龍興之地,將他作為封號給公主,是李世民對于女兒的偏愛。 晉陽公主的脾氣好,歷史記載無人見過她發脾氣。 畢竟如果我是公主,我也不想發脾氣。 或許是晉陽公主是李世民親自教養,所以李世民教出來一個長孫皇后的翻版,可以如長孫皇后一般的勸諫李世民。 甚至李世民和晉陽公主的字體相同,這在古代,是多么的信任和偏愛啊? 可是啊,這么好的姑娘,被歷史夸贊,也只是活到12歲,就因病去世了。 幼女新城公主在長孫皇后去世的時候只有兩歲,為了給女兒想一個好的封號,李世民壞了規矩,將名山大川作為女兒的封號,衡山郡公主。 甚至大臣多次和李世民拉鋸戰,還是李治登基后,才改為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的第一次許婚,是李世民定下來的,是魏征的嫡長子魏書玉,這一年她十歲。 可是魏征死后被卷進了謀逆中,李世民悔婚了,第二次許婚是嫁給了舅舅,長孫皇后的堂弟長孫詮。 可是沒等成親,李世民就駕崩了,新城公主開始為父親守孝。 按照15歲成親,此時的新城公主已經16歲,守孝三年后,19歲的新城公主終于成婚。 這段婚姻很美滿,可是因為李治要處理長孫家,所以長孫詮被殺。 26歲的新城公主成了寡婦。 新城公主懷念丈夫,可是李治覺得這樣不好,所以急忙給妹妹定了第二樁婚事,韋正矩。 出于補償的心理,韋正矩開掛連升八級。 可是新的婚姻,也無法遺忘從前的丈夫,所以夫妻關系一直不好。 在這種抑郁之中,新城公主死于30歲。 李治悲傷的大開殺戒,所以韋正矩被殺,全家被流放。 李治最后用皇后的禮儀,厚葬了新城公主。 這么高的待遇,無非是因為虧欠。 四個姐妹,一樣的結局。大明宮墻中,紅顏命薄。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