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分享一幅“臺閣體”的代表人物沈度的小楷作品,《故元氏縣主薄華亭張公墓碣銘》,楊士奇撰文,沈度書丹,金幼孜篆額。圖片來源于百爵齋藏歷代名人法書上冊。  沈度,字民則,號自樂,明代著名書法家,以擅篆、隸、楷、行等書體而著稱,尤其以小楷最為人稱道,被譽為“臺閣體”(清代改稱“館閣體”)的代表人物。他的書法風格端莊秀麗,法度嚴謹,可以說是臺閣體這種新書體的傳播者。《華亭張公墓碣銘》整體布局嚴謹,字距行距勻稱,通篇給人一種和諧統一的美感。沈度的小楷,筆力勁道而不失柔美,氣格超邁而又不失內斂,形貌豐潤淳和,端雅雍容,略帶行書筆意,端正中見秀雅,極為耐看。 沈度的小楷,技法十分醇熟,筆法精絕?!度A亭張公墓碣銘》中的筆法運用極為精到,起筆多尖,轉折多圓,寶蓋右縱,長撇上翹。這些特點使得整篇作品在端莊中不失靈動,在嚴謹中蘊含變化。他巧妙地運用了藏鋒與露鋒、中鋒與側鋒等筆法技巧,使得每一個點畫都飽滿有力。 結字上,沈度采用了中宮收緊的技法,使得字體結構緊湊而不失舒展,如“居”“字”“施”等字,均體現了這一特點。同時,他還善于通過筆畫的穿插避讓、呼應顧盼等手法,使得整篇作品在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形成了和諧統一的整體效果。 章法布局上,《華亭張公墓碣銘》全篇布勢疏朗而不失緊湊,筆意柔媚而不失剛勁,起收之勢皆能筆筆力到,一絲不茍。另外,關于“臺閣體”,有小伙伴認為這種書體基本上千篇一律,同一個字變化極為有限。對于這點,小編認為,作為一種較為正式的筆體,過于追求變化,就失去了這種書體在正式場合的表現形式。 對于較正式的場合,應該更加注重嚴謹和端莊,而“臺閣體”以及后續的“館閣體”都是極為嚴謹的,所謂“上行下效”,皇帝喜歡看這種字體,下面大臣,參加科舉的文人肯定會有所迎合,這種字體的流行也就順理成章了。不可否認的是,沈度的小楷,確實十分的精到、美觀,小編覺得是十分不錯的,不知您意下如何?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小編一直堅持分享古人的優秀書法作品,也一直盡力將作品的美通過文字展現出來,小編的理想是在平臺實現自己的一點價值,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小編的文章目前推流十分有限,如果您覺得小編的文字或分享的作品戳中了您的某條神經的話,期待您分享出去,讓您的喜歡變成更多人的喜歡。也期待您暗戳戳給個大拇指,暗戳戳點個小圓圈。注:圖片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核實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