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殯葬文化中的五大件“引魂幡”靈幡的由來! 這出殯“五大件”不知大家是否有所了解,我簡單的跟大家介紹一下。分別是幡、盆、棍、牌、罐。今天就來講解一下“幡”。 幡就是殯葬中用到的“靈幡”,北方的朋友幾乎都不陌生,可是南方的朋友就不太了解了,可是這“靈幡”的發源地卻是南方。靈幡起源于東周時期,就是現在的河南洛陽。 靈幡分為很多種,有熟靈幡、生靈幡、引魂幡、招魂幡、佛道幡等等,用法也是各不相同。這靈幡的由來,現在北方地區還是流傳著孝子打幡的習俗,由長子長孫為主。這靈幡據說是每個人最多打兩次,也有的說最多打三次,說是打多了會壓運。 靈幡的起源在東周時期,但那個時候他不叫靈幡,而且叫“銘旌”,就像一面旗子。在人去世以后就寫上逝者的名字,插在棺材頭。這當時馬王堆還出土了一面“引魂幡”。可想而知,這引魂幡是必不可少的殯葬用品。 經過數年以后,每當家中有人故去,親人都是悲痛萬分,經常是吃不下喝不下,餓得走路都打晃,站也站不穩。后來人們為了行走方便能支撐住自己的身體,就折了一根比較粗壯的荊棘樹枝來當拐杖使用。這根棍子因為是孝子孝女用的,那家里有人去世自然是要哭,所以這棒子也叫哭喪棒。靈幡下邊那根棍子上用的是白紙纏上的,剪出像倒刺一樣的形狀。這個就是從哭喪棒演變過來的。至于靈幡的制作過程圖案以及上邊的寫法也是有很多禁忌的,不能有任何的差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