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風月史錄”的第128期分享 作者l 黃群 編輯l 尚尚 來源 l 風月史錄(ID:gh_b13fa6666909) 轉載請聯系授權(微信ID:hqlfxx) 點擊下方 更多內容 莫言是因為“諾貝爾文學獎”成名的嗎? 關于莫言,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 2012年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不少人認為莫言是獲諾獎后才揚名海內外的,也就有了后來莫言的文學是迎合西方價值觀這一說法。 但在我的記憶里,莫言早在80年代就已經出名了。最早的記憶是90年代初我家的書架上有一本《紅高粱家族》,破破爛爛沒頭沒尾,應該是出版于80年代末。 后來張藝謀的《紅高粱》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莫言也隨之走紅。 也就是說,莫言的出名和獲不獲諾貝爾文學獎沒有任何關系,早在八十年代初就以《透明的紅蘿卜》嶄露頭角。 王朔曾說:“85年,我記得是莫言出名的時候。” 說莫言是因諾貝爾文學獎出名,基本是不怎么讀書的,更不關注文學,只看新聞熱點。他們以為莫言只得過一個諾獎。 莫言獲得國際認可之前,已在國內獲得認可,1985年莫言在《中國作家》雜志發表《透明的紅蘿卜》,汪曾祺、史鐵生、李陀、馮牧高度認可。 兩年后莫言完成了成名作《紅高粱》,發表在《人民文學》,揚名文壇。 1987年,《紅高粱》獲得第四屆全國中篇小說獎,這是莫言文學生涯的第一個文學獎。 這個獎項是改革開放初期重要的文學獎項,獲得過該獎項的人有:馮驥才、路遙、張抗抗、蔣子龍等。 《紅高粱》也讓張藝謀一舉成名。不過,直到今天這一類題材的電影作品總被人詬病,認為這是把中國貧窮落后的一面給外國人看。 最近引發此謬論的是《隱入塵煙》。 無論是文學還是電影,任何國家都沒有一部偉大的作品是歌功頌德的。 在72屆柏林電影節上擊敗《隱入塵煙》的西班牙電影《阿爾卡拉斯》講述的是歐洲農民被資本驅逐時,捍衛土地的故事,也是在講述他們民族的苦難。 可以說,表現苦難是人類藝術的永恒主題。 脫離這一主題,不可能有偉大的作品。不僅中國作家、導演愿意表現自身的苦難給別人看,別國藝術家也一樣。 托爾斯泰表達俄國的苦難,雨果表達法國的苦難,狄更斯表達英國的苦難,福克納表達美國的苦難。 莫言為什么就不能表達中國的苦難? 好在我們國家環境寬松,創作自由,允許有莫言、陳忠實、余華、賈平凹等優秀的作家訴說苦難。 影視作品也一樣,人類電影史上沒有一部偉大的電影是歌功頌德的,名垂影史的《偷自行車的人》《阿甘正傳》《美麗人生》《泰坦尼克號》都在演繹自己國家沉重的苦難。 好在我們還有《芙蓉鎮》《霸王別姬》《活著》《1942》等優秀的影片。 請那些說“把自己的苦難給外國人看”的人給我推薦幾部歌功頌德的名著、影視讓我開開眼界。 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莫言已經在國內獲得認可,除了“全國中篇小說獎”外,還獲得了: “臺灣聯合報文學獎” “大家·紅河文學獎” “第八屆《小說月報》百花獎” “第二屆馮牧文學獎” “第一屆鼎鈞雙年文學獎”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成就獎” “第五屆人民文學獎” “第一屆蒲松齡短篇小說獎” “第二屆紅樓夢獎” “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特別是“茅盾文學獎”奠定了莫言的文學地位,后來的“諾貝爾文學獎”只是錦上添花。 莫言在國內文學圈的地位高嗎? 從莫言在諾獎之前獲得的榮譽來看,莫言是迎合了中國人的價值觀,用獨特的文學創作手法寫就中國的民族史詩。 所以,說什么迎合西方價值觀是不成立的,在走出國門之前,莫言已經獲得了國內的認可。 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夠在國際上獲得認可,是因為它們具有普遍的人性和情感價值,能夠跨越文化和地域的界限,觸動人心。 同時,莫言在國內的榮譽和認可也證明了他的作品在中國文學界的重要地位和價值。 如果說獎項不能說明問題,那就來看看業內對莫言文學水平的評價。 2007年,“中國作家實力榜”評選活動中,莫言個人得9票得到第一名,力壓余華、史鐵生、阿來、王安憶等作家。 “中國作家實力榜”評委名單: 朱大可(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 張閎 (同濟大學文化批評研究所教授) 謝有順(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葛紅兵(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何三坡(著名詩人、作家、文化批評家) 解璽璋(知名學者,曾任同心出版社副總編) 陳曉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白燁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李建軍(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 唐曉渡(詩歌批評家,北大新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評選結果: 9票(1人):莫言 6票(4人):余華、史鐵生、阿來、王安憶 5票(5人):北村、北島、蘇童、閻連科、賈平凹 4票(3人):格非、多多、鐵凝 3票(7人):韓東、王朔、林白、陳忠實、張煒、韓少功、于堅 2票(7人):殘雪、翟永明、范穩、李銳、張承志、劉亮程、東西 1票(31人):朱文、陳希我、阿城、畢飛宇、葉兆言、都梁、邵燕祥、張萬新、西川、劉震云、朱朱、董立勃、陳染、閻真、張潔、劉恒、曹文軒、鐘鳴、魏微、章詒和、李亞偉、陳東東、孫惠芬、李佩甫、麥家、胡發云、高爾泰、宗璞、楊顯惠、紅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