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里的一縷清新 HELLO SUMMER ![]() ![]() ![]() 你是否有下面的感觸? “書是讀了,但里面的內容很快就忘了” “好不容易看了一遍,但基本上沒留下什么印象!” “內容很好,但過段時間就記不起有什么內容了!” 快來讀一讀樺澤紫苑的《過目不忘的讀書法》。 樺澤紫苑 ![]() 樺澤紫苑是一名精神科醫生,每年大概出3本書,還利用網絡媒體為40萬人提供精神醫學和心理學等專業領域的知識講解。每天發行2500字左右的電子郵件雜志,在YouTube上更新3分鐘左右的視頻,在Facebook上每天發表文章。 他的秘訣是大量地“輸入”,才能大量地“輸出”。作者每個月閱讀20-30本書,堅持了三十多年。 ![]() 汲取“高級營養” ![]() ![]() 1 “輸入”與“輸出” 作者的秘訣是大量地“輸入”,才能大量地“輸出”。作者每個月閱讀20-30本書,堅持了三十多年。 先“輸入”再“輸出”,只有做到“輸入”與“輸出”循環關系地平衡,才能不斷提高你的大腦運轉速度,進一步使你的思維敏捷,達到快速的自我成長。 2 “信息”與“知識” “信息”與“知識”的區別:一年之后就過時的是“信息”,十年也不過時的才是“知識”。從書架上找出10年前買的書來看,很多書會讓你覺得“果然如此,一點沒過時啊!”甚至還能讀出與以前不一樣的感受。 我們從網絡、電視、報紙、雜志等途徑獲得的內容大部分都是“信息”,從系統的書本上得到的才是“知識”。“信息”是一種事實、一種結果、一種現象,“知識”是從這些累積的事實、結果和現象中汲取的精華。 “信息”就相當于便利店的飯團,吃完之后感覺很好。這些碳水化合物可以填飽肚子,給一天的活動提供能量。 而“知識”相當于鈣和鐵等礦物質成分,是組成骨骼和血液的成分。如果我們一天不攝入鈣和鐵成分的話,對身體沒什么影響,但長期缺乏則會引起骨質疏松和貧血等疾病。 3 準備好“料理臺” 為什么你的競爭對手能夠隨時做好準備,而你總是落后一步呢?這是因為在競爭對手的腦海中,總是有一個自己的“料理臺”。在你的腦海中平時就要給自己準備一個“料理臺”。在上面整齊地陳列著與你工作及專業相關的大量知識與信息……而能給你帶來這些知識和信息的載體就是書本。 4 實用高效的“讀書法” 精神科醫生的讀書方法基本原則1: 1.一周輸出3次來強化記憶——“三次讀書法”。 2.加強記憶的4種輸出方法——“輸出記憶法”:一邊讀一邊做筆記;給別人講書中的內容,向別人推薦你讀過的書;將讀書時的感謝、發現、名言名句寫出來與別人分享;寫書評或摘要。 3.打動內心能夠強化記憶——“腦內物質讀書法”:讀書時能有意識地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和內咖肽等強化腦內物質,可以更清晰、更長期地記憶書中的內容。 精神科醫生的讀書方法基本原則2: 高效讀書——“碎片時間讀書法”。讀書方法就是時間管理方法;出門前做出決定,一天能讀一本書。 精神科醫生的讀書方法基本原則3: 深讀而不速度——“深耕讀書法”。 強化記憶讀書法的兩個關鍵詞:“輸出”與“碎片時間”。 實際中怎么閱讀? 1.確定目的地——瀏覽讀書法。目的有三:把握整體;確定讀書的目的;決定是“速讀”還是“精讀”。 2.先讀感興趣的部分——跳讀法。 3.選擇稍有難度的內容——挑戰讀書法。 4.幸福感能夠提高記憶——興奮讀書法。 5.在興奮的時候讀完令你興奮的書——趁熱打鐵讀書法。 6.向作者當面請教——百聞不如一見讀書法。 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自我成長,改變人生。 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以一己之力改變人生的話,會面臨很多的困難,并在遇到挫折時產生悲觀、絕望的情緒。但是,讀書就相當于向前人和偉人們借力,汲取前人多年智慧的結晶,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讀書是最后的王牌,也是你改變自己人生最后、最強的王牌。 ![]() ![]() |
|
來自: 老鷹666 > 《頭腦、記憶、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