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見,何勞向什求玄。 添加伏羲易道微信;chanyuan513 
萬病從寒起!都知道寒的危害性,寒意味著各種痛,寒意味著各種腫瘤,寒意味著沒有生機,沒有生機的身體如同行尸走肉,所以我們一定要遠(yuǎn)離寒涼,讓我們的身體溫暖起來。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寒還是熱,很多時候覺得自己寒,又有些時候覺得自己熱,寒熱錯綜復(fù)雜。其實,這是沒有分清寒到底來自哪里的緣故。慢性病的人,一般都是內(nèi)寒外熱,這表現(xiàn)在容易上火,特別是牙齒會痛,口紅,頭發(fā)白黃,口臭,腳氣,冬天不怕冷,夏天怕熱,四肢無力,特別握拳沒有放射的力量感,給人的感覺就是萎靡不振,這就是中醫(yī)上所謂的陽虛,整個人沒有活力,氣短聲低。我們的五臟都有寒熱之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xué)習(xí)一下這方面的內(nèi)容,看看你到底是心寒、肺寒、脾寒,還是肝寒、腎寒。心是君主之官,心寒了一個國家就沒有未來,心寒了,身體就萎靡不振,做什么事都沒有興趣了。我們身體的陽氣有兩個來源,一個就是心陽,一個就是腎陽。心陽就好比太陽,心寒了就好比太陽失去了光芒,天空一片陰霾,大地一片死寂,萬物將會凋零。如果你心寒,你的面色就會蒼白如雪,因為心,其華在面。如果你心寒,你身上會長很多斑,臉上、舌頭上、手上、腿上都會長斑,因為心主血脈,各種斑斑點點就是血脈不通的表現(xiàn)。當(dāng)然你身上還會有各種莫名其妙的淤青,稍微磕著碰著一大塊淤青。如果你心寒,你的心臟跳動就會緩慢,心臟跳動過緩你就會大氣下陷,總覺得胸悶、氣短,總想深呼吸一口氣。如果你心寒,你的心臟血脈就會瘀滯,瘀滯就會不通,不通就會心痛,遇冷發(fā)作或者冬天發(fā)作的心臟病都是心寒的原因。如果你心寒了,你會出冷汗,因為汗為心之液,心陽不足就無法固攝汗液,汗就容易出來。很多人心臟病發(fā)作之前會出一大身冷汗。如果你心寒,你可能會像出家人一樣,無欲無求,無所事事,碌碌無為,做什么都覺得沒有意思,因為你幾乎沒有什么欲望了,除了吃一點點飯來維持生命外,其他的欲望都沒有了。有時候,甚至連食欲也沒了。所以那些抑郁癥的人一定要從心上治療,強壯他們的心陽,驅(qū)除他們心中的刺骨寒意。建議每天吃一點人參,紅參最好,強壯心陽力道最足,又不峻猛。中成藥可以吃點柏子養(yǎng)心丸。如果心臟有淤血,可以吃點三七粉、丹參粉。平時要多怕打怕打心包經(jīng),按摩按摩膻中穴,走出陰冷的小屋子,擁抱大自然擁抱陽光。肺是相傅之官,肺朝百脈,百脈就是百官,宰相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肺寒了,宰相這座連接君主與百官的橋梁就會垮掉,朝廷就會癱瘓,國家就會癱瘓。肺寒了,全身經(jīng)絡(luò)就會堵塞。如果你肺寒,寒則凝滯,你的鼻子會不通。鼻涕是肺的液,肺寒你就會流清鼻涕,稍微著點涼你的鼻涕像清水一樣流下來。如果你肺寒,沒有陽氣化開肺中的水液,就會凝結(jié)成痰,這樣的痰顏色是白的,你會不停地吐痰,因為肺為貯痰之器。如果你肺寒,你會不停地咳喘,這種咳喘夜間嚴(yán)重,有很多白痰,秋冬容易發(fā)作。如果你肺寒,你會氣虛,身體總覺得沒勁,沒力氣干活,老想躺著,因為肺主一身之氣。如果你肺寒,你特別容易得風(fēng)寒感冒,因為你衛(wèi)氣不足。如果你肺寒,你可能不太容易出汗,因為肺主皮毛,肺的宣發(fā)能力不夠出汗就很少,即使是夏天也很少出汗。如果你肺寒,你還可能會便秘,是那種大便不硬,排便吃力,大便比較細(xì)的便秘,上完廁所感覺要虛脫一般。可以喝點生姜蔥白紅糖水。也可以用黃芪泡茶喝。張仲景的方子麻黃湯也是不錯的選擇。記住,肺寒之人一定不要喝冷飲,形寒飲冷則傷肺。脾得溫則運化,脾寒了就運化不起來,脾胃是五臟六腑的中心,脾胃不運化整個身體都會出問題。很多人都有胃強脾弱的毛病,百思不得其解,為啥我吃這么多還瘦得像電線桿子一樣呢?吃啥拉啥,完谷不化,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脾寒了。脾喜歡溫,不喜歡寒涼。如果你脾寒了,你就會有很多濕氣,因為脾為濕氣之源,脾寒不運化,濕邪就會停留身體,泛濫成災(zāi)。所以祛濕一定要溫脾、健脾。如果你脾寒了,你的面色就會萎黃,都說人老珠黃,說的就是脾不運化了。如果你脾寒,你就會有積食,吃多了或者吃的不多但就是運化不了,堆在身體就會積食,就會發(fā)胖。如果你脾寒了,你可能會有很多口水,總是吐不完,睡覺口水流下來,把枕頭弄濕了都不知道。要么就是口干,但是喝水又不解渴。口水是脾之液,需要脾陽的氣化功能把津液帶上來。脾寒了,氣化功能就不足,要么運不出去要么帶不上來。如果你脾寒了,你可能會腹瀉,吃點生冷寒涼就要拉肚子。如果你脾寒了,你可能會腹脹,下午表現(xiàn)尤為明顯,因為下午的陽氣漸漸衰弱,你無法借助天地的陽氣來幫助你運化食物。如果你脾寒了,你可能會四肢無力,嚴(yán)重的人還會得重癥肌無力,因為脾主四肢。最好的溫脾健脾的方子是張仲景的理中湯,還有千古第一健脾方四君子湯,都可以喝喝。既然不運化,就不要給脾增加負(fù)擔(dān)了,少吃多餐,一頓七八分飽,飲食清淡,多喝點小米山藥粥。肝是將軍之官,肝寒了就會生發(fā)無力,就像被風(fēng)吹雨打過的殘枝敗柳。肝體陰而用陽,肝既然是將軍之官,理應(yīng)陽氣是很足的,所以我們常常說肝火大,很少說肝受寒了。肝一般是不受寒的,一旦受寒,就比較嚴(yán)重。如果你肝寒,你可能會頭痛,這個頭痛的位置在巔頂,就是頭部最中間的那個地方。如果你肝寒,你可能會腹痛,這種腹痛不是腸道的問題,你去檢查,做腸鏡,腸子沒有問題,其實就是肝經(jīng)經(jīng)過的地方堵住了,是一種隱隱作痛。如果你肝寒,你沒有什么脾氣,有脾氣也發(fā)不出來,因為你膽小,路見不平你也不會拔刀相助,你可能還會躲得遠(yuǎn)遠(yuǎn)的,因為你怕事,怕惹禍上身。如果你肝寒,你可能是一個寡淡無味的人,不熱愛生活,也沒有多少激情。如果你肝寒,你可能還會陽痿。因為肝主筋,男性生殖器是最大的一條宗筋。中醫(yī)說,持不持久是腎的問題,起不起得來是肝的問題。如果你肝寒,比較容易出現(xiàn)關(guān)節(jié)冷痛,其實并不是骨頭出了問題,而是維系關(guān)節(jié)間的筋出了問題,因為肝主筋嘛。張仲景有一個方子叫吳茱萸湯,專門對付肝寒的,有需要的可以查一下相關(guān)資料,在當(dāng)?shù)刂嗅t(yī)大夫指導(dǎo)下服用。還有一個食療方,就是每天用小茴香30克煮水喝,也可以改善肝寒。如果說心陽就像天上的太陽,那么腎陽就是潛藏在地殼深處的熱能。腎藏精,這個精化成兩股力量,一股叫腎陰,一股叫腎陽。如果你腎寒,首先表現(xiàn)在你全身怕冷,不僅僅是手腳冰涼,冬天很難過,夏天很舒服,平常穿衣服比一般人要多很多。如果你腎寒,你會經(jīng)常腰痛,是那種冷痛的感覺,腰部特別怕冷風(fēng)吹,用熱水袋捂一下舒服很多,因為腰為腎之府。這種腰痛會在房事后加重。如果你腎寒,你會尿頻,這種尿頻不是那種每次尿很少每次一點點很快又有尿意的那種,而是尿很多,清晰如水,尤其夜尿多。因為腎司二便。同理,如果你腎寒,你還會五更瀉,就是早上五點左右起來腹瀉。如果你腎寒,你會性欲低下,即使有那么一點興趣,也力不從心,這種陽痿與肝寒導(dǎo)致的陽痿有所不同。腎寒導(dǎo)致的陽痿不僅疲軟、起不來,還伴隨著早泄、滑精,肝寒導(dǎo)致的陽痿則沒有這些,肝寒導(dǎo)致的陽痿一旦起來,持久性很長,甚至不泄精,這都是肝寒導(dǎo)致的。就是說,肝的疏泄功能不強。抑郁癥通常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如果你腎寒,你可能比較容易水腫,尤其是腰以下水腫,因為膀胱里面的水液需要腎陽的氣化才能被利用或者排泄。很多慢性腎炎的人都是脾腎陽虛。最好的中成藥就是桂附地黃丸。這個藥也是張仲景的方子,陰陽并補,符合陰中求陽、陽中求陰的道理。
四逆湯去腎寒,附子理中湯去脾寒,小青龍湯去肺寒…… 如何治療,首先去寒,寒去元氣自回,元氣被比喻為龍,龍要回巢是身體自然的現(xiàn)象,去寒當(dāng)用熱, 四逆湯去腎寒, 附子理中湯去脾之寒, 小青龍湯去肺寒, 烏梅丸,當(dāng)歸四逆湯去肝臟之寒, 桂枝干姜湯,白通湯,去心腎之寒, 這些寒氣被熱化,變成什么呢,水,好像冰化為水一樣。 如何去水,剛開始用十棗湯,這個藥比較狠,叫做決堤行水,還有溫柔一點的苓桂術(shù)甘湯,真武湯,小青龍湯都是溫陽化水配合,一邊溫陽,一邊行水,一般都是后期要做的事情。 寒氣一方面化成水,一方面奪路而逃,逃跑的路線是從內(nèi)到外,從腎到脾到肺到胃再到最外太陽,逃到脾用附子理中,逃到肺,用柴胡桂枝干姜湯,逃到陽明胃用葛根湯,逃到太陽,用麻黃湯,桂枝湯。越往外,身體的感覺越明顯,也最難受,這個是身體自然的機理。 但是吃藥的時間反而成反比,去腎寒至少3個月,脾也要1個月,后面就快了,太陽只要幾副藥就夠了。 好了,寒氣去了,水也化干凈了,身體就會有變化了,你會發(fā)現(xiàn),牙齦重新長出來了,口不紅了,舌體靈活了,耳朵靈敏了,眼睛亮了,頭發(fā)黑了,手有力氣了,耐力加強了,聲音洪亮了,喜歡唱歌了,能喝酒了,不暈車了,獲得了速度,力量和耐力。身體機能全面提升。 寒,身體之?dāng)橙耍龤庵摚皻獗厝槐P踞,陰成形,表現(xiàn)為腫瘤,癌變,膨脹,疼痛(正氣沖擊寒氣。 寒氣就是邪氣,可能是外邪盤踞在身體的正氣虛弱之處,也可能是西藥,比如點滴把寒邪之氣從身體的外層太陽壓到太陰肺脾,導(dǎo)致咳嗽,食欲不振,進一步壓到腎經(jīng),導(dǎo)致失眠,尿毒癥,再壓,就會到骨髓,奇經(jīng)八脈,比如白血病就是如此得的,到達于此,已經(jīng)病入膏肓,非重灸不可排除深層寒氣,寒氣如同敵人入侵,到達腎臟,基本上身體國土淪陷,正氣不能對敵,只能往外跑,表現(xiàn)為身體外層的熱,此熱乃易位的正氣,如果再清熱,最后的一點正氣無存,身體如同鬼體,陰寒如同冰窟,將不日而亡。 寒邪出逃大致路線:厥陰->少陰-> 太陰 ->少陽->陽明->太陽寒在厥陰,上熱下寒,精氣血虛,惡夢連連,治也緩之,去寒補血,烏梅丸,當(dāng)歸四逆所屬,治后寒退至太少二陰。寒在少陰,睡眠質(zhì)量不好,想睡睡不著,起來仍疲憊,元氣外散,陰盛格陽,外強中干,治憑脈象,四逆湯,白通湯,回陽飲。治后,寒退太陰。寒在太陰,運化不力,肥胖,腹瀉(因為陽明大腸有寒氣,而陽明太陰相表里,葛根湯所主),咳吐清痰(手太陰肺有寒,小青龍湯之所主),太陰統(tǒng)用附子理中,兼少陽癥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水邪濕邪,上面用苓桂術(shù)甘湯,下面用真武湯(少陰太陰合癥),可見太陰癥變化多端,土火,土水,土金,土木合癥隨意治之。治后,寒邪基本從少陽陽明撤退。寒在少陽,初用柴胡桂枝干姜湯,降少陽火兼治太陰,純熱象不多,治后寒出陽明太陽。寒在陽明,陽明多氣多血,寒邪在此化為熱邪,但是陽明太陰表里,通常不會太熱,多是寒熱交替,表現(xiàn)為大便前硬后軟,嚴(yán)重的經(jīng)年腹瀉,葛根湯之所主,幾付就可,實在爽,陽明太陽合病,多肌肉酸痛,高熱,葛根麻黃湯主之,一副就行,陽明寒不容易退,因為陽明為土,土不容易變遷,陽明寒退,九五之尊,全身寒邪十去八九,只待太陽關(guān)口。寒在太陽,氣化不利,小便不暢,感冒發(fā)燒,溫度越高,寒邪出的越多,桂枝湯,麻黃湯所屬,一付就行,以防亢龍有悔。太陽寒出,痛苦不堪,然而是黎明之黑暗,如果沒有此步,說明體內(nèi)寒邪還沒有排出,行百里半九十,打擊寒邪必要全殲,不能姑息養(yǎng)奸。最后說一下太陽陽明合病必下利,很簡單,少陰太陽表里,陽明太陰表里,如果服用四逆理中之類排少陰太陰寒邪者,必然里寒出表,從少陰到太陽則表被閉住,水不能外排,從太陰到陽明,則陽明寒氣重,陽明乃大腸,這樣,寒氣夾水氣從大便而出,必然下利,治療很簡單,麻黃附子細(xì)辛少陰太陽表里雙解或者桂枝加葛根湯幾付解太陽陽明,下利必除。此過程有可能有反復(fù),循環(huán),總之隨癥而治,三陰基礎(chǔ)打好,三陽就容易多了。紅 塵 萬 丈 繁 華 落 盡 一 念 覺 醒 蔭 護 千 年 光從 來 無 聲, 卻 照 亮 了 心 房 愛 從 來 無音, 卻 點 燃 了 希 望
|